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2284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结构,包括现浇外壳及铺设于现浇外壳内的第一隔震垫层;第二结构,包括安装于现浇外壳内的预制中间体及铺设于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隔震垫层;以及第三结构包括安装于预制中间体内的预制内芯,预制内芯设于第二隔震垫层上;其施工方法:在建筑基础上施工第一结构,包括现浇施工现浇外壳以及于现浇外壳中铺设第一隔震垫层;施工第二结构,包括将预制中间体吊装至第一隔震垫层上以及于预制中间体中铺设第二隔震垫层;施工第三结构,包括将预制内芯吊装至第二隔震垫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隔震基础因每层结构之间间距较小,存在不方便安装和拆除模板、绑扎钢筋、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隔震,就是在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增设厚度不大但具有足够可靠性的隔震结构,以控制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传递,在震动时其能量可反馈到地面或由隔震层吸收,以此大大减小上部结构及构件的震动反应,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安全,使其内部设备避免被破坏或丧失使用功能、室内人员不遭受伤害也不会有强烈震感。基础隔震传统的施工是按照从外向内的施工顺序每层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但是基础隔震每层之间在间距较小时,给施工时的模板安装以及拆除带来较大难度,而模板安装不好则直接影响了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基础隔震的隔震效果。同时,传统做法逐层施工时,每层结构都要等前一层结构拆模后才能继续施工,增加了施工时间和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进而间接增加了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隔震基础因每层结构之间间距较小,存在不方便安装和拆除模板、绑扎钢筋、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包括现浇外壳及铺设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第一隔震垫层;第二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预制中间体及铺设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隔震垫层,所述预制中间体设于所述第一隔震垫层上;以及第三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预制内芯,所述预制内芯设于所述第二隔震垫层上。优选地,所述预制中间体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震垫层顶部,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区域;以及侧壁,围合于所述底板的四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预制内芯的容置空间。优选地,所述预制中间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竖设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限位区域,所述第二隔震垫层铺设于所述限位区域内。优选地,所述隔板为L形。优选地,所述预制内芯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区域相卡合的定位部,所述预制内芯的顶部形成有支撑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震垫层包括铺设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第一干砂缓冲层和铺设于所述第一干砂缓冲层上的第一橡胶减振层;所述第二隔震垫层包括铺设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干砂缓冲层和铺设于所述第二干砂缓冲层上的第二橡胶减振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干砂缓冲层和所述第二干砂缓冲层的厚度为250mm~350mm。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减振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减振层的厚度为8mm~12mm。优选地,所述预制中间体和所述预制内芯上设有吊钩。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在建筑基础上施工第一结构,包括现浇施工现浇外壳以及于现浇完成的所述现浇外壳中铺设第一隔震垫层;施工第二结构,包括将预制中间体吊装至所述现浇外壳内的所述第一隔震垫层上,以及于吊装完成的所述预制中间体中铺设第二隔震垫层;施工第三结构,包括将预制内芯吊装至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所述第二隔震垫层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现场支模浇筑现浇外壳与预制中间体、预制内芯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一方面方便了现浇外壳的模板安装、加固和拆除;而且比传统施工方法依次施工相比大大缩短了隔震基础的施工时间,在保证基础隔震的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中间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中间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内芯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中间体的的仰视图。图8为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中间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中间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内芯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预制中间体的的仰视图;8为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的分解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以及第三结构。该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第一结构设置在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在第一结构的内设置有第二结构,在第二结构内设置有第三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现浇外壳1和第一隔震垫层4。现浇外壳1直接在建筑基础上施工现浇,第一隔震垫层4铺设于硬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的现浇外壳1内部。现浇外壳1为一个上部开口的盒体,盒体内设有容置第二结构的空间。在现浇外壳1的内侧底部铺设有第一隔震垫层4。第一隔震垫层4包括:第一干砂缓冲层41和第一橡胶减振层42。第一干砂缓冲层41为厚度为250mm~350mm的干砂层。较佳的,第一干砂缓冲层41的厚度为300mm。第一橡胶减振层42为厚度为8mm~12mm的隔震橡胶垫。较佳的,第一橡胶减振层42为厚度为10mm的隔震橡胶垫。第一干砂缓冲层41满铺在现浇外壳内1的内侧底部位置,第一橡胶减振层42满铺在第一干砂缓冲层41的上方。第二结构,包括预制中间体2和第二隔震垫层5。预制中间体2安装在在现浇外壳1内,且搁置在第一隔震垫层4上,第二隔震垫层5铺设在预制中间体2内侧底部。预制中间体2为由底板21、侧壁22以及隔板23构成上部开口的盒体。预制中间体2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固结体。预制中间体2为长方体状。底板21的周边在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出侧壁22,侧壁22与底板21形成一个可容置第三结构的容置空间。隔板23竖设在底板21上,隔板23为L形隔板。四块L形的隔板23与侧壁22围合形成四个限位区域。预制中间体2安装在第一橡胶减振层42上。第二隔震垫层5铺设在预制中间体2的限位区域内。第二隔震垫层5包括第二干砂缓冲层51和第二橡胶减振层52。第二干砂缓冲层51为厚度为250mm~350mm干砂层。较佳的,第二干砂缓冲层51的厚度为300mm。第二橡胶减振层52为厚度为8mm~12mm的隔震橡胶垫。较佳的,第二橡胶减振层52为厚度为10mm的隔震橡胶垫。第二干砂缓冲层51满铺在预制中间体2的限位区域内,第二橡胶减振层52满铺在第二干砂缓冲层51上。第三结构,包括预制内芯3。预制内芯3搁置在预制中间体2内,预制内芯3的底部搁置在第三结构的第二橡胶减振层52上。预制内芯3为一个与预制中间体2内部的容置空间相适配的长方体状的钢筋混凝土固结体。预制内芯3的底部形成有与预制中间体2的限位区域相卡合的定位部31。定位部31为在预制内芯3的底部形成的4个凸块,凸块卡合在限位区域中。在安装预制内芯3时,将预制内芯3底部的定位部31卡合在预制中间体2的限位区域中。预制内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包括现浇外壳及铺设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第一隔震垫层;第二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预制中间体及铺设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隔震垫层,所述预制中间体设于所述第一隔震垫层上;以及第三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预制内芯,所述预制内芯设于所述第二隔震垫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包括现浇外壳及铺设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第一隔震垫层;第二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现浇外壳内的预制中间体及铺设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第二隔震垫层,所述预制中间体设于所述第一隔震垫层上;以及第三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内的预制内芯,所述预制内芯设于所述第二隔震垫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中间体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震垫层顶部,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区域;以及侧壁,围合于所述底板的四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预制内芯的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中间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竖设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所述限位区域,所述第二隔震垫层铺设于所述限位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L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内芯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区域相卡合的定位部,所述预制内芯的顶部形成有支撑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育坤赫强孙猛张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