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加磊专利>正文

一种燕尾榫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1505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尾榫箱,属于燕尾榫卯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一底板、两第一侧板和两第二侧板,两第一侧板和两第二侧板均与底板之间卯合,两第一侧板与两第二侧板之间卯合,底板上设有卯合结构,两第一侧板的底部和两第二侧板的底部均设有与卯合结构相配合的侧板卯合结构,两第一侧板的侧边上与两第二侧板的侧边上设有相互配合侧边卯合结构,卯合结构、侧板卯合结构和侧边卯合结构均由卯台、卯槽及设置在卯台上的防滑卯合结构组成,防滑卯合结构呈锯齿状,具有单向固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要螺钉或胶水以及其他工具辅助,使用者可以自己组装,在卯结构的表面设有防滑卯合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强力卯合,保证箱体结构稳定。

Dovetail box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vetail joint dovetail tenon structure box,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comprising a base plate, a first side plate two and two side plates second, two and two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base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are second, two between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two side plate of second bases, the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enon structure, the first two the bottom plate and two side plates second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side and mortise structure sockets matched with the structure, the side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two and two on the second s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ir interaction structure, their structure, structure and side plate and structure by Mao Mao Taiwan, Taiwan and arranged in the groove and bases of antiskid structure composed of slip mortise sockets, serrated structure, with one-way fixed.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without screws or glue and other auxiliary tools, users can assemble their own, on the surface of Mao tenon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nti-skid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ensure the bod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尾榫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燕尾榫箱,属于燕尾榫卯结构

技术介绍
燕尾榫是一种平板木材的直角连接节点,梯台形的榫可以使工件的角部高强度接合,避免在受力时脱开,因为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燕尾榫在木制家具中十分常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板材连接结构中榫头、楔子、铁钉、铰链、螺钉或者胶水的使用较为频繁,连接结构结实耐用性较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节约环保型经济的板式连接装置,现有的板式连接装置,通常连接结构复杂,无法重复拆卸,不便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燕尾榫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燕尾榫箱,包括一底板、两第一侧板和两第二侧板,两所述第一侧板和两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底板之间卯合,两所述第一侧板与两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卯合,所述底板上设有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和两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卯合结构相配合的侧板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的侧边上与两所述第二侧板的侧边上设有相互配合侧边卯合结构,所述卯合结构、所述侧板卯合结构和所述侧边卯合结构均由卯台、卯槽及设置在卯台上的防滑卯合结构组成,所述防滑卯合结构呈锯齿状,具有单向固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由底板主体组成,所述底板主体的边缘设有多个底板卯台,所述底板卯台与所述底板卯台之间形成底板卯槽,所述底板卯槽靠近所述底板主体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底板主体一侧的宽度,所述底板卯台靠近所述底板卯槽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底板防滑卯合结构,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呈锯齿状,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在所述底板卯槽内具有朝向所述底板主体的单向固定性,用于将两所述第一侧板和两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卯台和所述底板卯槽等距离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的边缘,所述底板卯台与所述底板主体之间一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的锯齿朝向所述底板卯槽的底部,并朝向所述底板主体。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主体为方形板,所述底板主体的四个边的边缘均设有多个底板卯台,四个边的边缘上设置的底板卯台的个数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由第一侧板主体组成,所述第一侧板主体的两个边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侧板上卯台,另一个边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侧板下卯台,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与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之间形成第一侧板上卯槽,所述第一侧板下卯台与所述第一侧板下卯台之间形成第一侧板下卯槽,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上卯槽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下卯台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下卯槽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和所述第一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均呈锯齿状,所述第一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在所述第一侧板上卯槽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主体的单向固定性,所述第一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在所述第一侧板下卯槽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主体的单向固定性,所述第一侧板下卯台与所述底板卯槽相配合,所述第一侧板下卯槽与所述底板卯台相配合,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所述第一侧板下卯台均与所述第一侧板主体一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由第二侧板主体组成,所述第二侧板主体的两个边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二侧板上卯台,另一个边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二侧板下卯台,所述第二侧板上卯台与所述第二侧板上卯台之间形成第二侧板上卯槽,所述第二侧板下卯台与所述第二侧板下卯台之间形成第二侧板下卯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卯台靠近所述第二侧板上卯槽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下卯台靠近所述第二侧板下卯槽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和所述第二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均呈锯齿状,所述第二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在所述第二侧板上卯槽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主体的单向固定性,所述第二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在所述第二侧板下卯槽内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主体的单向固定性,所述第二侧板下卯台与所述底板卯槽相配合,所述第二侧板下卯槽与所述底板卯台相配合,所述第二侧板上卯台、所述第二侧板下卯台均与所述第二侧板主体一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上卯台与所述第一侧板上卯槽相配合,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与所述第二侧板上卯槽相配合,所述第二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与所述第一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配合,所述第一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均与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燕尾榫箱,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特定的燕尾榫卯结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采用纯板材结构,且不需要螺钉或胶水以及其他工具辅助,同时组装成本低,使用者可以自己组装,在卯结构的表面设有防滑卯合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强力卯合,保证箱体结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燕尾榫箱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板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侧板平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侧板平面图;图5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图中:1-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11-底板主体,12-底板卯台,13-底板卯槽,14-底板防滑卯合结构,21-第一侧板主体,22-第一侧板上卯台,23-第一侧板下卯台,24-第一侧板上卯槽,25-第一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26-第一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27-第一侧板下卯槽,31-第二侧板主体,32-第二侧板上卯台,33-第二侧板下卯台,34-第二侧板上卯槽,35-第二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36-第二侧板下防滑卯合结构,37-第二侧板下卯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燕尾榫箱,包括一底板1、两第一侧板2和两第二侧板3,两所述第一侧板2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均与所述底板1之间卯合,两所述第一侧板2与两所述第二侧板3之间卯合,所述底板1上设有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2的底部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卯合结构相配合的侧板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2的侧边上与两所述第二侧板3的侧边上设有相互配合侧边卯合结构,所述卯合结构、所述侧板卯合结构和所述侧边卯合结构均由卯台、卯槽及设置在卯台上的防滑卯合结构组成,所述防滑卯合结构呈锯齿状,具有单向固定性。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板1由底板主体11组成,所述底板主体11的边缘设有多个底板卯台12,所述底板卯台12与所述底板卯台12之间形成底板卯槽13,所述底板卯槽13靠近所述底板主体11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底板主体11一侧的宽度,所述底板卯台12靠近所述底板卯槽13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呈锯齿状,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在所述底板卯槽13内具有朝向所述底板主体11的单向固定性,用于将两所述第一侧板2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底板卯台12和所述底板卯槽13等距离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11的边缘,所述底板卯台12与所述底板主体11之间一体连接,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的锯齿朝向所述底板卯槽13的底部,并朝向所述底板主体11,所述底板主体11为方形板,所述底板主体11的四个边的边缘均设有多个底板卯台12,四个边的边缘上设置的底板卯台12的个数相同。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板2由第一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燕尾榫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燕尾榫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1)、两第一侧板(2)和两第二侧板(3),两所述第一侧板(2)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均与所述底板(1)之间卯合,两所述第一侧板(2)与两所述第二侧板(3)之间卯合,所述底板(1)上设有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2)的底部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卯合结构相配合的侧板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2)的侧边上与两所述第二侧板(3)的侧边上设有相互配合侧边卯合结构,所述卯合结构、所述侧板卯合结构和所述侧边卯合结构均由卯台、卯槽及设置在卯台上的防滑卯合结构组成,所述防滑卯合结构呈锯齿状,具有单向固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尾榫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1)、两第一侧板(2)和两第二侧板(3),两所述第一侧板(2)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均与所述底板(1)之间卯合,两所述第一侧板(2)与两所述第二侧板(3)之间卯合,所述底板(1)上设有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2)的底部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卯合结构相配合的侧板卯合结构,两所述第一侧板(2)的侧边上与两所述第二侧板(3)的侧边上设有相互配合侧边卯合结构,所述卯合结构、所述侧板卯合结构和所述侧边卯合结构均由卯台、卯槽及设置在卯台上的防滑卯合结构组成,所述防滑卯合结构呈锯齿状,具有单向固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燕尾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由底板主体(11)组成,所述底板主体(11)的边缘设有多个底板卯台(12),所述底板卯台(12)与所述底板卯台(12)之间形成底板卯槽(13),所述底板卯槽(13)靠近所述底板主体(11)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底板主体(11)一侧的宽度,所述底板卯台(12)靠近所述底板卯槽(13)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呈锯齿状,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在所述底板卯槽(13)内具有朝向所述底板主体(11)的单向固定性,用于将两所述第一侧板(2)和两所述第二侧板(3)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燕尾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卯台(12)和所述底板卯槽(13)等距离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11)的边缘,所述底板卯台(12)与所述底板主体(11)之间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燕尾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防滑卯合结构(14)的锯齿朝向所述底板卯槽(13)的底部,并朝向所述底板主体(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燕尾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主体(11)为方形板,所述底板主体(11)的四个边的边缘均设有多个底板卯台(12),四个边的边缘上设置的底板卯台(12)的个数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燕尾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由第一侧板主体(21)组成,所述第一侧板主体(21)的两个边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侧板上卯台(22),另一个边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侧板下卯台(23),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22)与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22)之间形成第一侧板上卯槽(24),所述第一侧板下卯台(23)与所述第一侧板下卯台(23)之间形成第一侧板下卯槽(27),所述第一侧板上卯台(22)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上卯槽(24)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侧板上防滑卯合结构(2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加磊
申请(专利权)人:孙加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