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0364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9月底~11月初从滇牡丹根部采挖从侧根发出的芽苗,芽苗要求5cm以上,需保留根部8~15cm,使用剪刀平整伤口,清洗、消毒,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阴凉处放置使伤口风干后,种植到苗圃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田环境中育苗,生根、发新芽快,生根率和发芽率都较高,大幅度降低了滇牡丹的培育成本。

Method for fast breeding peony tree peon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the rapid breeding of peony, the end of September to early November from the peony root digging from root sprout seedling, seedling root to keep at least 5cm, 8 ~ 15cm, using scissors flat wound, cleaning, disinfection, removal of all leaves and buds, the shade placed the wound dry after planting to the nursery.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operation, is suitable for seedling raising in the field environ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rooting and sprouting, high rooting rate and germination rate,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cultivation cost of the peo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促进滇牡丹繁育
,尤其涉及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
技术介绍
滇牡丹(Paeoniadelavayi)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是芍药属分布最南的一个牡丹类群,在芍药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和地理分布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因其所独有的黄色花基因而成为牡丹育种的重要材料。种子繁殖是牡丹最常见的繁殖方式,播种获得的实生苗具较大的变异、根系较发达、抗逆性强,实生苗是进行新品种选育的最佳材料,因其能够提供丰富的多样性以供选择;亦可作为嫁接砧木。然而滇牡丹种子在自然条件下易感病虫害,且目前人工栽培的滇牡丹尚不能提供规模化育苗的种子量;同时由于滇牡丹种子自身所具有的种皮坚硬,存在生理后熟及上、下胚芽休眠等特性,在自然条件下其发芽需要很长时间,及较为严格的气候条件,滇牡丹种子的出苗率较低。滇牡丹的蓇葖果荚中约有10粒种子,位于蓇葖果荚中间的种子颗粒较为饱满,而两端的种子较小,通常播种后果荚两端的种子一年内不发芽,再加上滇牡丹种子中有虫害,如果不进行严格筛选,滇牡丹种子第一年的发芽率约为30%,第二年发芽率升至40~50%。而如果只采用滇牡丹种夹中的中间种子,发芽率可以提高到70%左右,但是筛选困难,同时造成成本大幅升高。刘秀贤等人在“滇牡丹种子休眠解除效应研究”中一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及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解除和不同根长、温度及GA3浓度对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滇牡丹种子用400mg/L的GA3溶液浸泡24h后在15℃温度下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较好;根长大于3cm的生根种子用200mg/L的GA3溶液浸泡2h后在20℃温度下最有利于滇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解除。低温处理虽可解除上胚轴休眠,但所需时间较长,效果较差,由于该方法须先刺激滇牡丹发根,待根长到一定长度后才能进行发芽刺激,故该方法只适用于实验室环境,难以应用到数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育苗圃环境中,且只采用滇牡丹蓇葖果荚中部的种子,需经过重重筛选,而每吨普通滇牡丹种子超过20万,如果经过重重筛选,则大大增高了种植成本,故不适用于大田种植。采用种子种植牡丹成本过高,周期长,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不需要依赖滇牡丹种子的繁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侧根发出的芽苗进行繁育能够大大缩短滇牡丹生根和发芽时间,且显著提高了发根率和发芽率,节省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9月底~11月初从滇牡丹根部采挖从侧根发出的芽苗,需保留根部8~15cm,使用剪刀平整伤口,清洗、消毒,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阴凉处放置使伤口风干后,种植到苗圃中。由于侧根发出的芽苗较小,且距离地表近,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会受到抑制,逐渐会萎缩,很少有芽苗超过15cm的。作为优选,所述芽苗采挖时要求5cm以上(长度包括地下部分的肉质茎和地上部分的芽)。所述芽苗的消毒方法如下:采用1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400倍液体浸泡15~20min消毒后,阴凉处晾干备用。进一步地,所述芽苗消毒后采用草木灰和生土为1:3~5作为基质,与40mg/L的IBA或生根粉溶液混合后,包裹消毒后的芽苗根部(需要全部裹住),移栽到苗圃。所述芽苗种植到苗圃后间隔30~35天用0.3%~0.5%的腐殖酸灌根,之后每隔12~18天灌根1次,需灌根3~5次。作为优选,所述滇牡丹为3年生及以上的植株。本专利技术的机理如下:滇牡丹属于牡丹组肉质花盘亚组植物,其花瓣肉质,根亦为肉质根。在滇牡丹生长过程中,侧根相对较多,而且侧根位置比较靠近地表;其茎被埋于地下可长出较饱满的根部,其侧根在生长过程中也会萌发芽苗,但是由于芽苗过小,营养和光照竞争不过主枝滇牡丹叶,因此侧根发出的芽苗在生长过程中很少有存活超过一年的(见图1),栽培者不会想到采用根部和埋于地下的茎萌发芽苗进行培育牡丹植株,忽略了地表萌发芽苗的重要性。其他牡丹品种或白芍是从主根中发出新的芽苗,侧根由于比较深,基本没有从侧根长出的芽苗,故其他品种牡丹或白芍通常是采用分株或嫁接的方式进行扩繁。但是分株会严重影响牡丹母株的生长,嫁接成活率较低,故这两种方法不适合滇牡丹。本专利技术采用在9月底~11月初从三年生以上的滇牡丹侧根上采集芽苗,采集芽苗过程中需要保留8~15cm的侧根,使用剪刀平整伤口,清洗、消毒,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叶子和顶芽全部去除后只保留肉质茎,阴凉处放置使伤口风干后,采用基质包裹后种植到苗圃中,经过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方法参考滇牡丹的现有办法。由于牡丹是冬天生根,芽苗种植1个月左右开始长出须根,存活率高达90%以上。该方法简单,大幅降低了种植成本,存活率高,尤其适用于在高海拔地区生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田环境中育苗,生根快,而且生根率都较高,大幅度降低了滇牡丹的培育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滇牡丹侧根发芽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根,2-侧根,3-芽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19月底从3年生以上的滇牡丹根部采挖从侧根发出的芽苗,芽苗长度为5~10cm,需保留根部8~15cm,使用剪刀平整伤口,清洗后,采用1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倍液体浸泡15~20min消毒,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阴凉处晾干备用,以草木灰和生土1:4作为基质,与40mg/L的IBA或生根粉溶液混合后,包裹消毒后的芽苗根部,移栽到苗圃中。芽苗种植到苗圃后间隔30天用0.4%的腐殖酸灌根,之后每隔12d灌根1次,需灌根3次。种植1000株,一个月左右开始生根,生根率为93%。实施例210月底从3年生以上的滇牡丹根部采挖从侧根发出的芽苗,芽苗长度为5~10cm,需保留根部8~15cm,使用剪刀平整伤口,清洗后,采用1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400倍液体浸泡15~20min消毒,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阴凉处晾干备用,以草木灰和生土1:4作为基质,与40mg/L的IBA或生根粉溶液混合后,包裹消毒后的芽苗根部,移栽到苗圃中。芽苗种植到苗圃后间隔35天用0.5%的腐殖酸灌根,之后每隔15天灌根1次,需灌根3次。种植5000株,一个月左右开始生根,生根率为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9月底~11月初从滇牡丹根部采挖从侧根发出的芽苗,需保留根部8~15cm,使用剪刀平整伤口,清洗、消毒,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阴凉处放置使伤口风干后,种植到苗圃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9月底~11月初从滇牡丹根部采挖从侧根发出的芽苗,需保留根部8~15cm,使用剪刀平整伤口,清洗、消毒,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阴凉处放置使伤口风干后,种植到苗圃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根发出的芽苗采挖时长度为5cm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苗的消毒方法如下:采用1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300~400倍液体浸泡15~20min消毒后,去除全部叶子和顶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忠白云飞廖昆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滇香国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