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CAM机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55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3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CAM机构结构,涉及自动化模具技术领域。包括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心设置有板件,所述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分别设置在板件四周。减少了模具数量,节约了模具结构制造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CAM机构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在竞争环境下,成本将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现行模具市场来看,在多工序结构时,市场大多数采用多个模具,单序模具结构大,占用了较多空间,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多CAM机构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CAM机构结构,包括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心设置有板件,所述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分别设置在板件四周;所述CAM1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左右两侧;所述CAM2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顶部左右两侧;所述CAM3设置在板件顶部中间;所述顶料气缸和定位钢料均分别设置在板件底部两侧,所述退料气缸设置在板件底部中间;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人机界面,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连接,用于供电;所述人机界面分别通过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人机交互控制;所述PLC控制器还通过输出接口连接有顶料气缸和退料气缸,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到顶料气缸和退料气缸。优选的,所述人机界面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优选的,所述顶料气缸至少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定位钢料至少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下模座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下模座四个顶角。本技术公开一种多CAM机构结构,减少了模具数量,节约了模具结构制造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程框图。图中1CAM1、2CAM2、3CAM3、4顶料气缸、5定位钢料、6退料气缸、7下模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多CAM机构结构,包括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心设置有板件,所述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分别设置在板件四周;所述CAM1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左右两侧;所述CAM2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顶部左右两侧;所述CAM3设置在板件顶部中间;所述顶料气缸和定位钢料均分别设置在板件底部两侧,所述退料气缸设置在板件底部中间;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人机界面,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连接,用于供电;所述人机界面分别通过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人机交互控制;所述PLC控制器还通过输出接口连接有顶料气缸和退料气缸,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到顶料气缸和退料气缸。所述人机界面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顶料气缸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钢料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下模座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下模座四个顶角。工作流程如下,放料:机械手臂运送板件置于指定位置,通过定位钢料定住前序板件;CAM动作:板件定位好后各CAM机构开始动作,完成CAM动作;退料拿料:当CAM动作完成后,CAM1开始退料动作,CAM1退回后顶料气缸先把板件后端顶起,之后退料气缸再把板件向前推送完成退料动作,最后机械手臂完成拿料动作。采用此种结构动作有以下几点好处,减少整副模具工序数量(3侧CAM在一序完成);减小单序模具结构大小(前端CAM为固定CAM);增加板件生产稳定性(有定位钢料);方便自动化拿料与取料(有足够拿取料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一种多CAM机构结构,减少了模具数量,节约了模具结构制造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CAM机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CAM机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心设置有板件,所述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分别设置在板件四周;所述CAM1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左右两侧;所述CAM2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顶部左右两侧;所述CAM3设置在板件顶部中间;所述顶料气缸和定位钢料均分别设置在板件底部两侧,所述退料气缸设置在板件底部中间;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人机界面,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连接,用于供电;所述人机界面分别通过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人机交互控制;所述PLC控制器还通过输出接口连接有顶料气缸和退料气缸,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到顶料气缸和退料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CAM机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心设置有板件,所述CAM1、CAM2、CAM3、顶料气缸、定位钢料、退料气缸分别设置在板件四周;所述CAM1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左右两侧;所述CAM2包括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板件顶部左右两侧;所述CAM3设置在板件顶部中间;所述顶料气缸和定位钢料均分别设置在板件底部两侧,所述退料气缸设置在板件底部中间;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人机界面,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CPU和输出接口依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平
申请(专利权)人: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