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226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包括左主体和右主体,左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一排针连接孔,右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二排针连接孔,第一排针连接孔与第二排针连接孔通过排针组件连接,排针组件包括排针定位板,排针定位板上排列安装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排针,排针定位板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排针组件连接第一排针连接孔与第二排针连接孔,实现左主体和右主体的电性连接,通过排针组件连接左主体和右主体,不仅连接效率高,而且二次组装时也不会造成连接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器,特别涉及一种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连接方式采用线连接,这种线连接的方式不仅连接困难,并且在两个主体拆分开来时,容易将接线扯断,导致主体与主体之间电性连接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包括左主体和右主体,所述左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一排针连接孔,所述右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二排针连接孔,所述第一排针连接孔与第二排针连接孔通过排针组件连接,所述排针组件包括排针定位板,所述排针定位板上排列安装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排针,所述排针定位板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作为本技术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右主体包括左板块、右板块和中间板块,所述左板块的上端设有第一中间突起部,所述右板块的上端设有第二中间突起部,所述中间板块的上端设有第三中间突起部,所述第一中间突起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水平伸出第一U形母扣,所述第三中间突起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公扣凹槽和第二U形母扣,所述第一公扣凹槽内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公扣,所述第二中间突起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公扣凹槽,所述第二公扣凹槽内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公扣,所述第二U形母扣扣在所述第二公扣上。作为本技术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左板块的下端设有两个左支撑脚,其中一个所述左支撑脚的一侧设有左安装槽,所述左安装槽的侧壁中部与另一个所述左支撑脚的一侧均设有左插接块。作为本技术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板块的下端设有两个中间支撑脚,其中一个所述中间支撑脚的两侧分别设有中间安装槽,其中一侧的所述中间安装槽的侧壁中部和另一个所述中间支撑脚的一侧均设有中间插接块。作为本技术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右板块的下端设有两个右支撑脚,两个所述右支撑脚的一侧均设有右安装槽。作为本技术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左安装槽与其中一侧的所述中间安装槽通过第一锁紧件连接,另一侧的所述中间安装槽通过第二锁紧件连接所述右安装槽,所述左插接块插入所述中间支撑脚内,所述中间插接块插入所述右支撑脚内。作为本技术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左主体包括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的上端通过U形母扣和公扣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的下端均设有锁紧件插接槽,所述锁紧件插接槽内插接有第三锁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采用排针组件连接第一排针连接孔与第二排针连接孔,实现左主体和右主体的电性连接,传统连接方式采用线连接,这种线连接的方式不仅连接困难,并且在两个主体拆分开来时,容易将接线扯断,导致主体与主体之间电性连接失效。通过排针组件连接左主体和右主体,不仅连接效率高,而且二次组装时也不会造成连接失效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左主体和右主体拆分图。图3是本技术右主体拆分结构图。附图标记名称:1、左板块2、右板块3、中间板块4、第一中间突起部5、第二中间突起部6、第三中间突起部7、凹槽8、第一U形母扣9、第一公扣凹槽10、第二U形母扣11、第一公扣12、第二公扣凹槽13、第二公扣14、左支撑脚15、左安装槽16、左插接块17、中间支撑脚18、中间安装槽19、中间插接块20、右支撑脚21、右安装槽22、第一锁紧件23、第二锁紧件24、卡紧件31、左主体32、右主体33、第一排针连接孔34、第二排针连接孔35、排针组件36、排针定位板37、排针38、U形槽311、第一板块312、第二板块313、U形母扣314、公扣315、锁紧件插接槽316、第三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包括左主体31和右主体32,左主体31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一排针连接孔33,右主体32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二排针连接孔34,第一排针连接孔33与第二排针连接孔34通过排针组件35连接,排针组件35包括排针定位板36,排针定位板36上排列安装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排针37,排针定位板36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38。优选的,右主体32包括左板块1、右板块2和中间板块3,左板块1的上端设有第一中间突起部4,右板块2的上端设有第二中间突起部5,中间板块3的上端设有第三中间突起部6,第一中间突起部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凹槽7,凹槽7的一端水平伸出第一U形母扣8,第三中间突起部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公扣凹槽9和第二U形母扣10,第一公扣凹槽9内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公扣11,第二中间突起部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公扣凹槽12,第二公扣凹槽12内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公扣13,第二U形母扣10扣在第二公扣13上。左板块1上设有多个第一U形母扣8,右板块2上设有多个第二公扣13,中间板块3上设有多个第二U形母扣10和第一公扣11。优选的,左板块1的下端设有两个左支撑脚14,其中一个左支撑脚14的一侧设有左安装槽15,左安装槽15的侧壁中部与另一个左支撑脚14的一侧均设有左插接块16。优选的,中间板块3的下端设有两个中间支撑脚17,其中一个中间支撑脚17的两侧分别设有中间安装槽18,其中一侧的中间安装槽18的侧壁中部和另一个中间支撑脚17的一侧均设有中间插接块19。优选的,右板块2的下端设有两个右支撑脚20,两个右支撑脚20的一侧均设有右安装槽21。优选的,左安装槽15与其中一侧的中间安装槽18通过第一锁紧件22连接,另一侧的中间安装槽18通过第二锁紧件23连接右安装槽21,左插接块16插入中间支撑脚17内,中间插接块19插入右支撑脚20内。第一锁紧件22和第二锁紧件23的两侧均设有具有弹性的卡紧件24。当第一锁紧件22插入左安装槽15与其中一侧的中间安装槽18时,卡紧件24卡住左安装槽15和中间安装槽18的侧壁上,第二锁紧件23插入中间安装槽18和右安装槽21时,第二锁紧件23卡住中间安装槽18和右安装槽21的侧壁。优选的,左主体31包括第一板块311和第二板块312,第一板块311和第二板块312的上端通过U形母扣313和公扣314连接固定,第一板块311和第二板块312的下端均设有锁紧件插接槽315,锁紧件插接槽315内插接有第三锁紧件316。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采用排针组件连接第一排针连接孔与第二排针连接孔,实现左主体和右主体的电性连接,传统连接方式采用线连接,这种线连接的方式不仅连接困难,并且在两个主体拆分开来时,容易将接线扯断,导致主体与主体之间电性连接失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包括左主体和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一排针连接孔,所述右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二排针连接孔,所述第一排针连接孔与第二排针连接孔通过排针组件连接,所述排针组件包括排针定位板,所述排针定位板上排列安装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排针,所述排针定位板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包括左主体和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一排针连接孔,所述右主体的上端中部设有第二排针连接孔,所述第一排针连接孔与第二排针连接孔通过排针组件连接,所述排针组件包括排针定位板,所述排针定位板上排列安装有多根长度相同的排针,所述排针定位板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主体包括左板块、右板块和中间板块,所述左板块的上端设有第一中间突起部,所述右板块的上端设有第二中间突起部,所述中间板块的上端设有第三中间突起部,所述第一中间突起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水平伸出第一U形母扣,所述第三中间突起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公扣凹槽和第二U形母扣,所述第一公扣凹槽内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一公扣,所述第二中间突起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公扣凹槽,所述第二公扣凹槽内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第二公扣,所述第二U形母扣扣在所述第二公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排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块的下端设有两个左支撑脚,其中一个所述左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西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