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具,特指一种可设置于载具的双轴杆伞具结构。
技术介绍
按,现今轮椅在外出或移动时,往往因为室外的阳光或下雨等天候因素,致使得乘坐者或推轮椅者皆感到极为不适及不便,以致于常见到乘载者或推轮椅者以一手另持一支伞具来达到遮阳、避雨的效果,但其效果往往因为伞面过小而无法发挥最大遮阳或挡雨的效果。再者,倘若推轮椅者一手持伞具另手推轮椅也较容易在突发状发生时无法实时处理而容易发生憾事。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并经长期努力、研发与试作,终于研发出一种伞具结构,已可大幅改善习用技术的缺弊,此即为本技术的设计宗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伞具,特指一种可设置于载具的双轴杆伞具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伞具结构,其主要由二伞具组相邻结合形成,其中各伞具组包括:一轴杆,其为一长杆体,并设有一第一伞巢、一第二伞巢以及一第三伞巢,其轴杆上设有一卡抵件与该第二伞巢可拆卸地结合,且其相互间隔设置;二第一伞骨组,其二第一伞骨伞组分别对应设置,并分别包含有一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具结构,其由二伞具组相邻结合形成,其特征在于,主要使二伞具组的轴杆呈并联设置,并藉由至少一连接伞骨组于其间枢接且呈可拆合式地结合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具结构,其由二伞具组相邻结合形成,其特征在于,主要使二伞具组的轴杆呈并联设置,并藉由至少一连接伞骨组于其间枢接且呈可拆合式地结合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二伞具组结合形成,其中各伞具组包括:一轴杆,其为一长杆体,并设有一第一伞巢、一第二伞巢以及一第三伞巢,其轴杆上设有一卡抵件与该第二伞巢可拆卸地结合,且其相互间隔设置;二第一伞骨组,其二第一伞骨伞组分别对应设置,并分别包含有一第一伞骨、一第二伞骨以及一支撑伞骨,该第一伞骨置于该第一伞巢上,该第二伞骨一端设于该第二伞巢上,相对另端接设一中碟,并藉该中碟枢设于该第一伞骨上,该支撑伞骨一端设于该第三伞巢上,相对另端接设一中碟,并藉该中碟枢设于该第二伞骨上;二第二伞骨组,其二第二伞骨组间隔设置,并包含有一第三伞骨以及一第四伞骨,该第三伞骨设置于该第一伞巢上,该第四伞骨一端设置于该第三伞巢上,相对另端接设一中碟,并藉该中碟枢设于该第三伞骨上;一连接伞骨组,其包含一第五伞骨、一第六伞骨、一支撑伞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凯,张佑铭,
申请(专利权)人:张博凯,张佑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