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5482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的植物墙结构形式单一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水循环系统、墙体支架、固定在墙体支架上的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和将上述模块相连通的水流回路。水循环系统依次包括水泵、流向鱼类养殖模块和植物种植模块的进水管及对应的向外流出的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墙体支架包括立梁和横梁,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活动固定于横梁上,立梁为中空管,管内安装进水管或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形成区块式的模块管理,解放了对于各个模块的安装位置的限制;植物墙整体完全利用水培;便于随时根据设计调节位置,增加整个设计的灵动性和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
技术介绍
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自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及审美需求,设计出了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环境、景观相和谐的墙体造型,经过精心设计及培植,采用散植、丛植等自然式种植,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和高低错落的立体群落层次结构,促进了植物墙生态系统自维机制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植物墙,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植物,设置在墙体上,往往为静态景观,没有动态的景致效果,有技术人员提出将植物种植与观赏鱼培养相结合,以形成动态的观赏效果,但是该技术组合要求高,往往是鱼缸在下方,上方布置植物墙,无法进一步提升设计整体的灵动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植物墙形式单一问题。研究人员发现,现有技术中鱼缸的位置是固定的,原因在于养鱼的装置也就是鱼缸,与植物种植盒相比,其质量要大出许多,在组合使用时,如果不放置在整体的最下方,整个机构容易不稳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种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包括水循环系统、墙体支架、固定在所述墙体支架上的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所述水循环系统依次包括相连接的水源、水泵、流向鱼类养殖模块和植物种植模块的进水管、和自各培养模块向外流出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墙体支架包括立梁和横梁,所述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活动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立梁为中空管,管内安装所述进水管或出水管。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定数量的用以固定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的定位孔或定位架。优选的,所述定位架包括三角形支架,在该三角形支架的至少一边设有与所述横梁相配合的挂钩。优选的,所述进水管或出水管上设有一定数量的分支水管,所述分支水管上安装有开关。或者,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水箱,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自该水箱内引出,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进水管,所述出水管末端处于该水箱内,所述水箱内设有过滤装置。优选的,在所述植物墙的背面安装有配重。优选的,所述植物种植模块包括储水室,安装在所述储水室底部的溢流排水管;在所述植物盒底部或侧部设有伸入储水室的虹吸管。优选的,在所述墙体支架上还设有日光灯管。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将养鱼的装置和养植物的装置做出区分,形成区块式的模块管理结构,利用稳固的定位方式,使各个模块的固定更为牢固,也解放了对于各个模块的安装位置的限制;(2)加入的整体式的水循环系统,使该植物墙整体完全利用水培,免去了土壤栽培的许多不便,还能进一步防止蝇虫的滋生;(3)整体式的水循环系统中,加入了易调节的开关,方便对其中各个进水孔、出水孔位置的选择,进一步方便各个培养模块位置的确定;(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装补光装置,以克服室内温度不足的缺点,促进植物的良性生长;(5)在水循环系统中添加了过滤装置,进一步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时间,水流在依次流经各个养殖模块后、完成整个循环后进入过滤装置开始新的循环;(6)增加了长条型的配重,该配重首先不与各个养殖模块的固定位置发生冲突,其次,安装在墙体背面,有效的防止了墙体在鱼缸的压力下发生倾斜;(7)鱼缸的固定采用底部支撑固定,即采用两块三角形办对应支撑于鱼缸底部,同时三角形板挂接与整个墙体支架上,便于随时根据设计调节位置,增加整个设计的灵动性和美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测方向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方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俯视方向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轴测方向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右视方向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方向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水循环系统管路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名称:1.植物种植模块;2.鱼类养殖模块;3.水泵;4.进水管;5.出水管;6.储水室;7.过滤装置;8.立梁;9.横梁;10.进/出水孔;11.挂钩;12.配重;13.三角形支架;14.滚轮;15.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参见图1至图4,包括水循环系统、墙体支架、固定在墙体支架上的鱼类养殖模块2、植物种植模块1;水循环系统依次包括相连接的水源、水泵3、流向各培养模块的进水管4、和自各培养模块向外流出的出水管5,出水管5的末端与水泵3的进水端相连通,也就是说水循环系统包括有将上述模块相连通的水流回路;墙体支架包括立梁8和横梁9,鱼类养殖模块2、植物种植模块1活动固定于横梁9上,立梁8为中空管,管内安装进水管4或出水管5。墙体支架上设有一定数量的用以固定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的定位孔或定位架。定位架包括三角形支架13,在该三角形支架13的至少一边设有与横梁9相配合的挂钩11。进水管4或出水管5上设有一定数量的分支水管,分支水管上安装有开关15。在植物墙的背面安装有配重12。可以防止重力不稳带来的倾斜。植物种植模块包括储水室,安装在储水室底部的溢流排水管;在植物盒底部或侧部设有伸入储水室的虹吸管。在墙体支架上还设有日光灯管。以便在室内阴暗的条件下及时补光。具体使用过程中,溢流排水管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通。根据不同的安装情况选取不同的进/出水孔接入水循环系统。本实施例中,为表达清晰,只画出了一组鱼类养殖模块和植物种植模块。在具体使用中,可以根据设计添加多组鱼类养殖模块和植物种植模块。同样,每组鱼类养殖模块和植物种植模块都配置有相应的连通水循环系统的接入口。实施例2: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5至图9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水箱,水泵的进水端自该水箱内引出,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进水管,出水管末端处于该水箱内,水箱内设有过滤装置。图9中所示,水循环系统自各模块的上端进入,实现浇水,各模块内安装有自动出水的装置,以流向下一个模块或出口。该自动出水的装置可以为溢流式的出水管。最后需说明的是,以上者仅系本技术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依据本技术的结构及特征,稍加变化修饰而成者,亦应包括在本技术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环系统、墙体支架、固定在所述墙体支架上的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所述水循环系统依次包括水泵、流向鱼类养殖模块和植物种植模块的进水管及对应的向外流出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墙体支架包括立梁和横梁,所述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活动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立梁为中空管,管内安装所述进水管或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环系统、墙体支架、固定在所述墙体支架上的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所述水循环系统依次包括水泵、流向鱼类养殖模块和植物种植模块的进水管及对应的向外流出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墙体支架包括立梁和横梁,所述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活动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立梁为中空管,管内安装所述进水管或出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定数量的用以固定鱼类养殖模块、植物种植模块的定位孔或定位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鱼草共生水培式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三角形支架,在该三角形支架的至少一边设有与所述横梁相配合的挂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涛黄幸历刘艳红马芳芳王洋洋孟浩明魏颖超樊玉青王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