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洋洋专利>正文

一种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5391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20:32
一种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在手柄A(2)内设有孔A(1),在手柄B(6)内设有孔B(5),所述内减震簧(3)的两端分别连接孔A(1)的一端和孔B(5)的一端,所述外减震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柄A(2)的一端和手柄B(6)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有蛙式打夯机上设有的手柄上设置内外减震簧,起到了减轻蛙式打夯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冲击振动,从而减轻蛙式打夯机操作者不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
技术介绍
蛙式打夯机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蛙式打夯机一般都是手动操作的,蛙式打夯机操作者通过用手握住蛙式打夯机的手柄来控制蛙式打夯机工作,蛙式打夯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震动,长时间的剧烈震动会使蛙式打夯机操作者的手臂产生很大的负载,从而造成蛙式打夯机操作者的不适,经常性的操作蛙式打夯机的操作者因很容易由此引起身体上的病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通过将原有蛙式打夯机上设有的手柄上设置内外减震簧,起到了减轻蛙式打夯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冲击振动,从而减轻蛙式打夯机操作者不适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包括手柄A、内减震簧、外减震簧和手柄B,在手柄A内设有孔A,在手柄B内设有孔B,所述内减震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孔A的一端和孔B的一端,所述外减震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柄A的一端和手柄B的一端。所述的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在手柄B的另一端套接有护套。所述的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所述护套的材质为弹性橡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通过将原有蛙式打夯机上设有的手柄上设置内外减震簧,起到了减轻蛙式打夯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冲击振动,从而减轻蛙式打夯机操作者不适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孔A;2、手柄A;3、内减震簧;4、外减震簧;5、孔B;6、手柄B;7、护套。【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所述的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包括手柄A2、内减震簧3、外减震簧4和手柄B6,在手柄A2内设有孔A1,在手柄B6内设有孔B5,所述内减震簧3的两端分别连接孔A1的一端和孔B5的一端,所述外减震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柄A2的一端和手柄B6的一端,在手柄B6的另一端套接有护套7,所述护套7的材质为弹性橡胶。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将原有蛙式打夯机上设有的手柄A2及手柄A2内部设有的孔A1上分别连接外减震簧4的一端和内减震簧3的一端,将外减震簧4的另一端和内减震簧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柄B6及手柄B6设有的孔B5,使用时操作者用手握住手柄B6上套接的护套7,外减震簧4和内减震簧3有效的将蛙式打夯机工作时引起的剧烈冲击及振动减弱,从而减轻给蛙式打夯机操作者带来的不适。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其特征是:包括手柄A(2)、内减震簧(3)、外减震簧(4)和手柄B(6),在手柄A(2)内设有孔A(1),在手柄B(6)内设有孔B(5),所述内减震簧(3)的两端分别连接孔A(1)的一端和孔B(5)的一端,所述外减震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柄A(2)的一端和手柄B(6)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蛙式打夯机减震手柄,其特征是:包括手柄A(2)、内
减震簧(3)、外减震簧(4)和手柄B(6),在手柄A(2)内设有孔A(1),
在手柄B(6)内设有孔B(5),所述内减震簧(3)的两端分别连接孔A
(1)的一端和孔B(5)的一端,所述外减震簧(4)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江黄记张凯军李芬蔡直言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刘洋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