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铎专利>正文

能说会唱的绣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354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2:02
一种能说会唱的绣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工艺品领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我国壮族特有的民间工艺品绣球只能用做摆设缺少娱乐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将已经是很成熟的电子产品收音机或MP3、MP4等电子播放器安装在壮族绣球形状的装置中,用壮族绣球形状的圆型装置作为电子产品收音机或MP3、MP4等电子播放器的外壳,壳体表面有与电子播放器连接的外接耳机插孔、操控按钮、显示屏、外接电源插孔、USB插口、MIC(话筒)、电池仓盖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绣球可以发出歌声、乐曲或言语,增加了壮族绣球的娱乐用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工艺品,尤其一种能说会唱的绣球
技术介绍
这种绣球是我国壮族民间特有的吉祥物和定情物并且外观靓丽别致,传统的壮族绣球是由12个或多个叶瓣连接构成一只完整的绣球,目前绣球只是做为摆设,缺乏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绣球型能说会唱的绣球。本技术所采用的新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主要包括壮族民间工艺品绣球形状的壳体、设在其内部的电子播放器、位于所述壳体表面与电子播放器连接的外接耳机插孔、操控按钮、显示屏、外接电源插孔、USB插口、MIC(话筒)、电池仓盖。其特征是:将已经是很成熟的电子产品收音机或MP3、MP4等电子播放器安装在壮族绣球形状的装置内,用壮族绣球形状的装置作为电子产品收音机或MP3、MP4等电子播放器的外壳。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具有发声效果的绣球增加了的娱乐性,扩展了绣球的用途。附图说明图1、为由12个叶瓣连接成的壮族传统绣球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半球刨开示意图,其中:1为电子播放器;2为外接耳机插孔;3为操控按钮;4显示屏;5外接电源插孔;6、USB插口;7MIC(话筒);8电池仓盖。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说会唱的绣球,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壮族民间工艺品绣球形状的壳体、设在其内部的电子播放器、位于所述壳体表面与电子播放器相连接的外接耳机插孔、操控按钮、显示屏、外接电源插孔、USB插口、MIC(话筒)、电池仓盖,其特征是:将已经是很成熟的电子产品收音机或MP3、MP4等电子播放器安装在壮族绣球形状的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说会唱的绣球,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壮族民间工艺品绣球形状的壳体、设在其内部的电子播放器、位于所述壳体表面与电子播放器相连接的外接耳机插孔、操控按钮、显示屏、外接电源插孔、USB插口、MIC(话筒)、电池仓盖,其特征是:将已经是很成熟的电子产品收音机或MP3、MP4等电子播放器安装在壮族绣球形状的装置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说会唱的绣球,特征是绣球形状外壳可以用金属、木材、陶瓷、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铎
申请(专利权)人:袁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