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13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袜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课题是,获得即使是抓袜子的开口部的力量较弱的幼儿等,也可以手指不滑动而顺利地拉上来的袜子。在被形成于袜子(1)的开口部上的弹性编织部(2)中,且在用于以手指抓的弹性编织部的两侧中央部形成了加厚部(3),由此,可以使手指卡在其上、并顺利地将袜子拉上来。上述加厚部预先采用了与其附近的部分不同的颜色,由此,可以使儿童容易知道要抓的位置,并且不会弄错袜子的方向而顺利地穿袜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袜子,具体地说,是涉及用手指抓袜子的力量较弱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和成年人或手指的力量已衰退的人容易穿的袜子。
技术介绍
在儿童特别是幼儿、以及其他用手指抓袜子的力量较弱的人要穿袜子时,因为手指的力量较弱,所以,有时因手指滑动而不能把袜子顺利地拉上来。另外,时常会出现儿童把袜子的方向弄错而要穿的情况。但是,在以往的袜子结构中,并没有考虑到上述那样问题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即,在被形成于袜子开口部上的弹性编织部中,形成用手指可抓住的加厚部,此加厚部被形成在弹性编织部的两侧中央部,用手指卡在加厚部的下边缘,就可以顺利地将袜子拉上来。上述加厚部采用了与其附近部分不同的颜色,由此,使儿童能够容易知道自己应抓的位置,不会弄错袜子的方向,顺利地穿袜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袜子结构,由于将用手指抓的部位做成了加厚部,所以,在穿袜子时,加厚部的下端边缘作为用手指抓住时的卡止部而发挥作用。这样,即使是抓的力量较弱的幼儿,也可以顺利地将袜子拉上来穿而不会出现手指滑动。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袜子结构,由于使加厚部采用了与其附近部分不同的颜色,所以,可以较容易地知道抓袜子的哪个部位合适,通过抓住正确的位置即可将袜子穿在正确的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在袜子1的开口部,形成了带状的弹性编织部分2,在此弹性编织部分2的左右两侧的中央部,即,在穿袜子时在用手指抓的位置,形成了加厚部3。上述加厚部3是通过以立体的形式进行编织而形成的,此加厚部3与除此之外的弹性编织部分2之间的厚度差,大约为0.1~0.2毫米。另外,上述加厚部3采用了与其附近部分不同的颜色,加厚部3的位置处于看一眼即可理解的位置。另外,最好将对置的加厚部3的颜色做成不同的颜色。上述袜子1的脚跟部4和脚尖部两侧5,被做成了Y字状的缝合部6,使其宽松易穿。另外,为了防滑,在脚尖部下侧使硅材料7粘附成分散的点状。在幼儿或儿童由自己穿上述实施方式的袜子时,因为加厚部3为与其附近不同的颜色,所以,通过父母对儿童进行指导“请抓什么颜色(说具体的颜色)的部位”,儿童即可较容易地知道穿袜子时的正确的位置,从而可以用手指抓。这样,当儿童抓住正确的位置时,该处已经是壁部较厚的部位,其厚度差就比较大。所以,加厚部3的下边缘就作为卡止部而发挥作用,这样,即使是较小的力也不会出现滑动现象。因此,可以顺利地将袜子拉上来。其结果,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即可正确地穿袜子。本专利技术的袜子,对儿童尤其是幼儿、或者即使是成年人因肌力衰退而用手指抓的力量也较弱的人来说,是容易穿并且是可以促进穿衣自立的,因而是可以在产业上加以利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袜子,其特征在于,在被形成于袜子开口部上的弹性编织部中,形成用手指可抓住的加厚部,此加厚部被形成在弹性编织部的两侧中央部,用手指卡在加厚部的下边缘,就可以顺利地将袜子拉上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8-15 293683/20031.一种袜子,其特征在于,在被形成于袜子开口部上的弹性编织部中,形成用手指可抓住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丝藤友子曾根原千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贝乐思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