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注浆灌注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807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注浆灌注桩结构,包括灌注桩本体(1),位于灌注桩本体外围的竖直后注桩(2)和位于灌注桩本体下部的水平后注桩(3);灌注桩本体设置有由纵向主筋(1‑1)、横向箍筋(1‑2)和螺旋箍筋(1‑3)相互焊接固定的钢筋笼,钢筋笼上还设置有纵向后注浆管(1‑5)以及横向后注浆管(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利于推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后注浆技术的灌注桩中,有效改善了土层以及沉渣影响,提高了单桩承载能力,降低了单桩承载力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注浆灌注桩结构
技术介绍
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国内外学者对多种灌注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灌注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后注浆技术于1961年在国外首次得到应用,国内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后注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浇筑完成后,在桩端再注入水泥浆,提高桩体承载能力。该技术操作简便、附加费用低。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桩体结构的承载力、结构稳定性仍然是所属
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灌注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后注浆灌注桩结构。本技术的后注浆灌注桩结构具备承载力强,结构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的灌注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注浆灌注桩结构,包括灌注桩本体1,位于灌注桩本体1外围的竖直后注桩2和位于灌注桩本体1下部的水平后注桩3;所述的灌注桩本体1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纵向主筋1-1,横向箍筋1-2,以及螺旋箍筋1-3;其中,纵向主筋1-1、横向箍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注浆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本体(1),位于灌注桩本体外围的竖直后注桩(2)和位于灌注桩本体下部的水平后注桩(3);所述的灌注桩本体(1)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纵向主筋(1‑1),横向箍筋(1‑2),以及螺旋箍筋(1‑3);其中,纵向主筋(1‑1)、横向箍筋(1‑2)和螺旋箍筋(1‑3)相互焊接固定;所述的纵向主筋(1‑1)外围焊接有多组保护环(1‑4),每一组保护环沿钢筋笼同一圆周均匀布置2‑6个,相邻的两组保护环交错布置;所述的保护环为把手状;所述的钢筋笼的纵向主筋(1‑1)还连接有纵向后注浆管(1‑5),所述的钢筋笼底部设置有横向后注浆管(1‑6);所述的纵向后注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注浆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桩本体(1),位于灌注桩本体外围的竖直后注桩(2)和位于灌注桩本体下部的水平后注桩(3);所述的灌注桩本体(1)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纵向主筋(1-1),横向箍筋(1-2),以及螺旋箍筋(1-3);其中,纵向主筋(1-1)、横向箍筋(1-2)和螺旋箍筋(1-3)相互焊接固定;所述的纵向主筋(1-1)外围焊接有多组保护环(1-4),每一组保护环沿钢筋笼同一圆周均匀布置2-6个,相邻的两组保护环交错布置;所述的保护环为把手状;所述的钢筋笼的纵向主筋(1-1)还连接有纵向后注浆管(1-5),所述的钢筋笼底部设置有横向后注浆管(1-6);所述的纵向后注浆管(1-5)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孔,低端为封闭端;所述的横向后注浆管(1-6)为倒T型结构,其底部设置有闭合盘管,所述的闭合盘管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孔;所述的纵向后注浆管(1-5)的孔以及横向后注浆管(1-6)的孔均设置有防水胶带包裹,防止孔堵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希彦王春雨韩云飞刘进军徐家锦张汉勇岳彦峰陈万清陈磊谷正标赵志豪刘斌谭春兵吕培华刘寿开宁希泉戴花军陈伟陆文坤赵国成刘自强王鹏飞王玮刘博余思林汪根平刘少锋陈斌宋少伟张皓洲周旭超叶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重型机械化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