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保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果小檗种子长期保存的方法。
技术介绍
黑果小檗(学名:Berberisatrocarpa)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云南、四川、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800米的地区。黑果小檗是干旱区浅山带分布的优势树种,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黑果小檗是很好的野生植物药,在民族医药方面已得到普遍应用和重视,黑果小檗的茎皮及根都含有小檗碱,入药可解毒泻火,果实入药,可健胃,清热解毒。用于肠胃炎、痢疾、消化不良及维生素C缺乏症等。因其分布广泛、且具有上述医疗保健功效,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目前由于受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干扰,黑果小檗群落不断退化,年净生产力降低,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减弱,天然更能能力弱。制约干旱区黑果小檗种群更新的原因之一为种子保存时间短,发芽能力弱。在自然条件下黑果小檗种子的寿命为25~40天。在传统的更新过程中,果实成熟后,将种子在常温下存放,如不及时播种,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种子的发芽能力,限制了天然更新。现代种子保存,实际上及时采用冷冻空调技术,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果小檗种子长期保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杀菌消毒:将健康饱满的黑果小檗种子在多菌灵浸泡液中浸泡45~60分钟后,用蒸馏水冲洗3~5遍;然后将种子平铺在带木架的网筛上,平铺的厚度为1~1.5cm;在硫磺熏蒸器中加入硫磺粉末,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对网筛上平铺的种子进行熏蒸1~1.5h;每5~7天熏蒸一次,连续熏蒸2~3次;S2、种子晾晒:将杀菌消毒后的黑果小檗种子放置在种子晾晒盒上晾晒3~5天,每1~2h翻动一次;严禁直接将种子直接接触土地或是水泥地晾晒,否则接触地面的种子会因高温而影响影响种子内的酶活性;S3、冷冻保护处理的预冷冻:将干燥后的黑果小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果小檗种子长期保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杀菌消毒:将健康饱满的黑果小檗种子在多菌灵浸泡液中浸泡45~60分钟后,用蒸馏水冲洗3~5遍;然后将种子平铺在带木架的网筛上,平铺的厚度为1~1.5cm;在硫磺熏蒸器中加入硫磺粉末,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对网筛上平铺的种子进行熏蒸1~1.5h;每5~7天熏蒸一次,连续熏蒸2~3次;S2、种子晾晒:将杀菌消毒后的黑果小檗种子放置在种子晾晒盒上晾晒3~5天,每1~2h翻动一次;严禁直接将种子直接接触土地或是水泥地晾晒,否则接触地面的种子会因高温而影响影响种子内的酶活性;S3、冷冻保护处理的预冷冻:将干燥后的黑果小檗种子置于-2~5℃条件下,在乙二醇15%+二甲基亚砜(DMSO)(10%)+蔗糖10%的混合液中浸泡45~60分钟;S4、干燥:将预冷冻处理好的黑果小檗种子置于脱脂纱布袋中,连同纱布放在下层为硅胶的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毓涛,李吉玫,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