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骞孜专利>正文

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4883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包括双层筒体、顶端塞体、底端塞体、环状活塞和活塞驱动杆,双层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内具有生命吸管,内筒与外筒间形成环状空间,环状活塞滑动装配于环状空间内,顶端塞体和底端塞体上分别设有与生命吸管相连通的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两通道内均具有单向阀,活塞驱动杆驱动连接环状活塞。通过活塞驱动杆可对活塞的进行驱动,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进水、净水和取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饮水装置,能辅助生命吸管,实现非吮吸式的出水,便于导出洁净的清水对婴儿及无意识群体喂食;通过气压的变化实现进取水和净化功能,方便快捷;结构简易巧妙,便于生产;扶手可收容,体积小,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生命吸管(Lifestraw)它可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生命吸管实际上就是一根塑料管子,里面装有7种过滤器,包括网眼直径6微米的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首先两层丝制滤器先过滤掉脏东西,再来含碘的树脂可杀死99.3%的细菌和病毒;最后活性碳可捕捉到漏网的细菌和病毒,以确保水的纯净(达lg7~lg8),比很多先进国家的自来水还干净。因此很多种脏的水都可过滤消毒成可饮用的水质;进而预防饮水引发的疾病,如霍乱、伤寒及痢疾等。生命吸管还可以过滤污水中99.99%的寄生虫和细菌,防止痢疾的发生。该装置也能为飓风、地震或其它灾难的受害者提供安全的饮用水,还可以成为人们周末外出旅游随身携带的秘密武器。而现有技术中生命吸管的饮水方式为直接吸食,无法将干净的水导出,需要一定的肺活量及吮吸力,因此限制了使用人群,例如婴儿、及失去意识的灾难受害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包括双层筒体、顶端塞体、底端塞体、环状活塞和活塞驱动杆,其中所述双层筒体包括相对固定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内腔装载生命吸管,所述内筒外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相成与所述环状活塞相匹配的环状空间,所述环状活塞滑动装配于所述环状空间内,所述顶端塞体封堵内筒、外筒的顶端,顶端塞体具有一贯通的出水通道及一贯通的通气孔,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内筒内生命吸管相连通,并且出水通道内具有一出水单向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环状空间相连通,所述底端塞体封堵内筒、外筒的底端,底端塞体具有一贯通的进水通道及一旁路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内筒内生命吸管相连通,并且进水通道内具有一进水单向阀,所述旁路通道连通所述环状空间与内筒内生命吸管,所述出水单向阀与所述进水单向阀同向,所述活塞驱动杆的杆体穿过所述顶端塞体并延伸至环状空间内与所述环状活塞相连。优选的,所述顶端塞体的外围与所述外筒的内壁相螺纹配接,并且所述顶端塞体具有与所述内筒的内壁相过盈配合的软质凸起,所述软质凸起与生命吸管的顶端相抵接。优选的,所述底端塞体的外围与所述外筒的内壁相螺纹配接,并且所述底端塞体具有与所述内筒的内壁相过盈配合的软质凸起,所述软质凸起与生命吸管的底端相抵接。优选的,所述出水单向阀的顶部具有一过滤网。优选的,所述进水单向阀的底部具有一过滤网。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的顶部具有一过滤网,所述旁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并且其位于所述进水单向阀与所述过滤网之间。优选的,所述出水单向阀和进水单向阀分别由锥形容腔和圆锥塞体组成。优选的,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水管的螺纹管口。优选的,所述活塞驱动杆具有一位于所述双层筒体外部的扶手。优选的,所述扶手为一枢轴式弯折扶手,顶端塞体的端面具有收容所述扶手的收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能辅助生命吸管,实现非吮吸式的出水,便于导出洁净的清水对婴儿及无意识群体喂食;2.导出的水可供给众人饮用,防止单支生命吸管的交叉使用;3.通过活塞运动改变气压的变化实现进取水及净化功能,方便快捷;4.可实现生命吸管的替换;5.结构简易巧妙,便于生产;6.扶手可收容,体积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结构巧妙,实现非吮吸式出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双层筒体、顶端塞体1、底端塞体2、环状活塞3和活塞驱动杆4,其中双层筒体包括相对固定的内筒5和外筒6,内筒5的内腔装载生命吸管7,内筒5外壁与外筒6的内壁之间相成与环状活塞3相匹配的环状空间8,环状活塞3滑动装配于环状空间8内,顶端塞体1封堵内筒、外筒的顶端,顶端塞体1具有一贯通的出水通道9及一贯通的通气孔10,出水通道9与内筒5内生命吸管7相连通,并且出水通道9内具有一出水单向阀11,通气孔10与环状空间8相连通,底端塞体2封堵内筒、外筒的底端,底端塞体2具有一贯通的进水通道12及一旁路通道13,进水通道12与内筒内生命吸管7相连通,并且进水通道12内具有一进水单向阀14,旁路通道13连通环状空间8与内筒5内生命吸管7,出水单向阀11与进水单向阀14同向,活塞驱动杆4的杆体穿过顶端塞体1并延伸至环状空间8内与环状活塞3相连。具体工作原理及过程:首先进水通道12连接一水管,水管的自由端浸入水源中,初始位置为环状活塞3处于环状空间8的底部,通过活塞驱动杆4驱动环状活塞3向顶部移动,其间由于气压的作用,出水单向阀关闭、进水单向阀开启,水源沿进水通道12、进水单向阀14、旁路通道13进入环状空间内,起到蓄水的作用;然后通过活塞驱动杆4驱动环状活塞3相底部移动,此时由于液压进水单向阀14关闭而出水单向阀11开启,环状空间内所蓄的水沿旁路通道13进入生命吸管内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沿出水单向阀11、出水通道9至外部。需要说明的是,通气孔用于活塞运动中的进出气。细化的描述,顶端塞体1的外围与外筒6的内壁相螺纹配接,并且顶端塞体1具有与内筒的内壁相过盈配合的软质凸起,软质凸起与生命吸管的顶端相抵接。底端塞体2的外围与所述外筒6的内壁相螺纹配接,并且底端塞体2具有与内筒的内壁相过盈配合的软质凸起,软质凸起与生命吸管的底端相抵接。增加了密封性能,同时能夹固生命吸管。为增加净化效果,出水单向阀11的顶部具有过滤网。进水单向阀14的底部具有过滤网。进水通道12的顶部具有过滤网,旁路通道13的一端与进水通道12相连通,并且其位于进水单向阀14与过滤网之间。更细化地,出水单向阀11和进水单向阀14分别由锥形容腔和圆锥塞体组成,环状活塞3的活塞运动造成气压或液压变化时,圆锥塞体与锥形容腔相密封贴合或分离。另外,进水通道12和出水通道9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水管的螺纹管口,通过该螺纹管口方便快速装配水管。最后,活塞驱动杆4具有一位于双层筒体外部的扶手15。该扶手15为一枢轴式弯折扶手,顶端塞体的端面具有收容扶手15的收容槽。非使用状态时,扶手收容于收容槽内,缩小了辅助饮水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能辅助生命吸管,实现非吮吸式的出水,便于导出洁净的清水对婴儿及无意识群体喂食;通过气压的变化实现取水和净化功能,方便快捷;结构简易巧妙,便于生产;扶手可收容,体积小,便于携带。以上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筒体、顶端塞体、底端塞体、环状活塞和活塞驱动杆,其中所述双层筒体包括相对固定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内腔装载生命吸管,所述内筒外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与所述环状活塞相匹配的环状空间,所述环状活塞滑动装配于所述环状空间内,所述顶端塞体封堵内筒、外筒的顶端,顶端塞体具有一贯通的出水通道及一贯通的通气孔,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内筒内生命吸管相连通,并且出水通道内具有一出水单向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环状空间相连通,所述底端塞体封堵内筒、外筒的底端,底端塞体具有一贯通的进水通道及一旁路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内筒内生命吸管相连通,并且进水通道内具有一进水单向阀,所述旁路通道连通所述环状空间与内筒内生命吸管,所述出水单向阀与所述进水单向阀同向,所述活塞驱动杆的杆体穿过所述顶端塞体并延伸至环状空间内与所述环状活塞相连,水源沿进水通道、进水单向阀、旁路通道进入环状空间内,或环状空间内所蓄的水沿旁路通道进入生命吸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筒体、顶端塞体、底端塞体、环状活塞和活塞驱动杆,其中所述双层筒体包括相对固定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内腔装载生命吸管,所述内筒外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与所述环状活塞相匹配的环状空间,所述环状活塞滑动装配于所述环状空间内,所述顶端塞体封堵内筒、外筒的顶端,顶端塞体具有一贯通的出水通道及一贯通的通气孔,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内筒内生命吸管相连通,并且出水通道内具有一出水单向阀,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环状空间相连通,所述底端塞体封堵内筒、外筒的底端,底端塞体具有一贯通的进水通道及一旁路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内筒内生命吸管相连通,并且进水通道内具有一进水单向阀,所述旁路通道连通所述环状空间与内筒内生命吸管,所述出水单向阀与所述进水单向阀同向,所述活塞驱动杆的杆体穿过所述顶端塞体并延伸至环状空间内与所述环状活塞相连,水源沿进水通道、进水单向阀、旁路通道进入环状空间内,或环状空间内所蓄的水沿旁路通道进入生命吸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命吸管的辅助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塞体的外围与所述外筒的内壁相螺纹配接,并且所述顶端塞体具有与所述内筒的内壁相过盈配合的软质凸起,所述软质凸起与生命吸管的顶端相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骞孜
申请(专利权)人:李骞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