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义专利>正文

蓄墨型毛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758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墨型毛笔,包括笔头和笔杆,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笔杆中空,笔杆设有蓄墨筒,该蓄墨筒下端连接一出墨管,上端设有活塞,出墨管顶端伸入笔头内,推动活塞的推杆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伸出蓄墨筒至笔杆的空腔内,推杆顶端固定一拨块,拨块两端伸出笔杆外,笔杆两侧设有拨动拨块的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拨块带动活塞运动实现给笔头加墨,不需要经常蘸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书写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墨型毛笔
技术介绍
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书写工具,但传统毛笔在书写时,需要经常蘸墨,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蓄墨型毛笔。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墨型毛笔,包括笔头和笔杆,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笔杆中空,笔杆设有蓄墨筒,该蓄墨筒下端连接一出墨管,上端设有活塞,出墨管顶端伸入笔头内,推动活塞的推杆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伸出蓄墨筒至笔杆的空腔内,推杆顶端固定一拨块,拨块两端伸出笔杆外,笔杆两侧设有拨动拨块的滑槽。本专利技术的蓄墨型毛笔,所述笔杆下端设有固定蓄墨筒的卡扣。本专利技术的蓄墨型毛笔,滑槽一侧标有指示蓄墨量的刻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拨块带动活塞运动实现给笔头加墨,不需要经常蘸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图1是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笔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笔头,2笔杆,3蓄墨筒,4出墨管,5活塞,6推杆,7拨块,8滑槽,9卡扣,10刻度。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包括笔头1和笔杆2,所述笔杆2中空,笔杆2设有蓄墨筒3,该蓄墨筒3下端连接一出墨管4,上端设有活塞5,出墨管4顶端伸入笔头1内,推动活塞5的推杆6一端与活塞5相连,另一端伸出蓄墨筒3至笔杆2的空腔内,推杆6顶端固定一拨块7,拨块7两端伸出笔杆2外,笔杆2两侧设有拨动拨块7的滑槽8。笔头1变干需要加墨时,沿滑槽8向下拨动拨块7,活塞6向下运动将蓄墨筒3内的墨水从出墨管4压出加到笔头1上,滑槽8一侧标有指示蓄墨量的刻度10,加墨时可根据拨块7移动的刻度确定加墨量。当蓄墨筒3内墨水用完时,可多次加墨使用,笔杆2下端设有固定蓄墨筒3的卡扣9,往蓄墨筒3加墨前,打开卡扣9,蓄墨筒3落至笔杆2空腔的底部,出墨管4伸出笔头1,将出墨管4浸入墨水中,拉动活塞5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墨型毛笔,包括笔头(1)和笔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2)中空,笔杆(2)设有蓄墨筒(3),该蓄墨筒(3)下端连接一出墨管(4),上端设有活塞(5),出墨管(4)顶端伸入笔头(1)内,推动活塞(5)的推杆(6)一端与活塞(5)相连,另一端伸出蓄墨筒(3)至笔杆(2)的空腔内,推杆(6)顶端固定一拨块(7),拨块(7)两端伸出笔杆(2)外,笔杆(2)两侧设有拨动拨块(7)的滑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墨型毛笔,包括笔头(1)和笔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2)中空,笔杆(2)设有蓄墨筒(3),该蓄墨筒(3)下端连接一出墨管(4),上端设有活塞(5),出墨管(4)顶端伸入笔头(1)内,推动活塞(5)的推杆(6)一端与活塞(5)相连,另一端伸出蓄墨筒(3)至笔杆(2)的空腔内,推杆(6)顶端固定一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义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