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4639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包括进风口、高压泵、室内换热器、机体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第一风机设置在机体的左侧,所述高压泵与机体之间通过密封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分别设置在机体的内腔和外侧,所述机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围保温夹层,所述底座设置在机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机体的右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第二风机的右侧,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感温包的输出端与主控板的输入端通过电性连接,且主控板的输出端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能保持高精密恒温恒湿环境,并且性能较为稳定和节能,提高了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系统领域,关于实验室室内环境的要求一般非常严格,特别是温度精度要求和相对湿度精度要求,如果按照常规空调系统环境来设置建造,在外界环境温湿度变化较大时,实验室室内环境一定会受到影响而波动,无法满足测量试验要求,造成实验误差。对于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机对温度、湿度的控制有更高的精度要求,现在的解决方案一般采用制冷空调配大的电加热模块、加湿器组成,电加热模块带有调功器以对电加热进行无极调节,使输出的制冷量能够精确控制,从而与室内换热量平衡,达到精确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然而,在没有大的发热量的实验室环境下,当室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所需制冷量输出很小,在压缩机制冷量不变时,电加热的功率要接近压缩机的制冷量,电加热器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这极大的增加了空调机的能耗。在其他有除湿要求的场所,在温度达到设定值而湿度大于设定值时,需要压缩机继续开启,这时在除湿的同时,室内温度也会同时降低,这样为平衡室内温度,达到除湿不降温的目的,也会开启电加热进行热补偿。但是,这种方案虽然实现了精确控温的目的,但由于压缩机开启时同时开启电加热器,不利于能耗和费用的降低,从而影响能源效率,也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包括进风口、高压泵、室内换热器、机体、底座、第二风机、出风口、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感温包,所述进风口和第一风机设置在机体的左侧,且第一风机与过滤器之间通过进风管道密封连接,所述高压泵与机体之间通过密封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分别设置在机体的内腔和外侧,且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通过空气管道密封连接,所述机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围保温夹层,且机体的内侧设置为工作腔,所述底座设置在机体的底部,且底座设置有隔层,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机体的右侧,且第二风机与机体之间通过排风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第二风机的右侧,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感温包的输出端与主控板的输入端通过电性连接,且主控板的输出端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输出端与制冷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且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工作指示灯和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排风管道与机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能保持高精密恒温恒湿环境,并且性能较为稳定和节能,提高了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原图。图中:1、进风口;2、第一风机;3、进风管道;4、过滤器;5、工作指示灯;6、高压泵;7、外围保温夹层;8、室内换热器;9、工作腔;10、空气管道;11、压缩机;12、室外换热器;13、控制阀;14、机体;15、底座;16、隔层;17、密封圈;18、第二风机;19、排风管道;20、出风口;21、温度传感器;22、湿度传感器;23、感温包;24、主控板;25、制冷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包括进风口1、高压泵6、室内换热器8、机体14、底座15、第二风机18、出风口20、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和感温包23,进风口1和第一风机2设置在机体14的左侧,且第一风机2与过滤器4之间通过进风管道3密封连接,高压泵6与机体14之间通过密封管道密封连接,室内换热器8和室外换热器12分别设置在机体14的内腔和外侧,且室外换热器12与压缩机11之间通过空气管道10密封连接,机体14的外侧设置有外围保温夹层7,且机体14的内侧设置为工作腔9,底座15设置在机体14的底部,且底座15设置有隔层16,第二风机18设置在机体14的右侧,且第二风机18与机体14之间通过排风管道19密封连接,出风口20设置在第二风机18的右侧,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和感温包23的输出端与主控板24的输入端通过电性连接,且主控板24的输出端与室内换热器8和室外换热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室内换热器8和室外换热器12的输出端与制冷系统2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机体14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5,且机体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工作指示灯5和控制阀13,排风管道19与机体1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工作原理:由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分别进入室内换热器8和室外换热器12,其中,进入室外换热器12内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后冷凝成高压冷媒液体,这部分高压冷媒液体依次流经高压储液罐、干燥器、过滤器4、视液镜、膨胀阀膨胀降温后进入到室内换热器8,然后进入室内再加热换热器内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后变为高压冷媒液体,这部分高压冷媒液体依次流入经过干燥过滤器4和膨胀阀膨胀降温后再次进入到室内换热器8,经过与室内空气换热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回到压缩机11中。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包括进风口(1)、高压泵(6)、室内换热器(8)、机体(14)、底座(15)、第二风机(18)、出风口(20)、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和感温包(2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和第一风机(2)设置在机体(14)的左侧,且第一风机(2)与过滤器(4)之间通过进风管道(3)密封连接,所述高压泵(6)与机体(14)之间通过密封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8)和室外换热器(12)分别设置在机体(14)的内腔和外侧,且室外换热器(12)与压缩机(11)之间通过空气管道(10)密封连接,所述机体(14)的外侧设置有外围保温夹层(7),且机体(14)的内侧设置为工作腔(9),所述底座(15)设置在机体(14)的底部,且底座(15)设置有隔层(16),所述第二风机(18)设置在机体(14)的右侧,且第二风机(18)与机体(14)之间通过排风管道(19)密封连接,所述出风口(20)设置在第二风机(18)的右侧,所述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和感温包(23)的输出端与主控板(24)的输入端通过电性连接,且主控板(24)的输出端与室内换热器(8)和室外换热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环境系统,包括进风口(1)、高压泵(6)、室内换热器(8)、机体(14)、底座(15)、第二风机(18)、出风口(20)、温度传感器(21)、湿度传感器(22)和感温包(2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和第一风机(2)设置在机体(14)的左侧,且第一风机(2)与过滤器(4)之间通过进风管道(3)密封连接,所述高压泵(6)与机体(14)之间通过密封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8)和室外换热器(12)分别设置在机体(14)的内腔和外侧,且室外换热器(12)与压缩机(11)之间通过空气管道(10)密封连接,所述机体(14)的外侧设置有外围保温夹层(7),且机体(14)的内侧设置为工作腔(9),所述底座(15)设置在机体(14)的底部,且底座(15)设置有隔层(16),所述第二风机(18)设置在机体(14)的右侧,且第二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静悦丁兆虎钱晓琴吴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克林络姆空调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