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叶叶专利>正文

一种能轻松滤除茶叶渣的功夫茶泡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73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轻松滤除茶叶渣的功夫茶泡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外沿的下端设有圆环,圆环的外径小于杯体杯口的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凹槽内的底端设有圆凹孔和相通的圆通孔,带头部的圆柱向下插入圆凹孔内并从圆通孔的下端伸出;圆凹孔的上端设有挡圈,挡圈下方的圆柱的外径端设有限位圈,限位圈下方的圆柱的外径端上套设压缩弹簧;圆柱伸出圆通孔的外径周圈设有均布的3-5条辐条,辐条的末端与带环形滤网的环形滤网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便于控制茶水流量,还能轻松滤除茶叶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夫茶泡杯
,尤其是一种能轻松滤除茶叶渣的功夫茶泡杯
技术介绍
功夫茶泡杯通常由杯体和杯盖组成,杯体底端的中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底座,杯盖顶端的中部设有与食指适配的凹槽,杯盖的外径小于杯体杯口的外径。泡茶时,将采用放入杯体内,冲入适量的开水,浸泡片刻即可倒出饮用。倒茶时,食指摁压在杯盖顶端中部的凹槽内,拇指和其余手指分别捏住杯体的两侧,将杯体倾斜,通过调节杯盖与杯口之间缝隙的大小控制茶水流量,同时对茶叶渣进行过滤。由于杯体和杯盖非常烫手,一般人难以熟练掌握倒茶的动作要领,常常导致茶叶渣滤除不彻底,茶水还会由于流量过大而洒出茶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夫茶泡杯,不仅便于控制茶水流量,还能轻松滤除茶叶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能轻松滤除茶叶渣的功夫茶泡杯,包括材质为陶瓷或玻璃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底端的中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底座,所述杯盖顶端的中部设有与食指适配的凹槽,杯盖外沿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环,所述圆环的外径小于杯体杯口的外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所述凹槽内的底端设有圆凹孔,所述圆凹孔的下端设有相通的圆通孔,所述圆通孔的内径与挡圈的内径相同但小于圆凹孔的内径,带头部的圆柱向下插入圆凹孔内并从圆通孔的下端伸出。所述的圆凹孔的上端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下方的圆柱的外径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外径大于挡圈和圆通孔的内径但小于圆凹孔的内径,限位圈下方的圆柱的外径端上套设压缩弹簧。所述的圆柱伸出圆通孔的外径周圈设有均布的3-5条辐条,所述辐条的弧形与杯盖下端的弧形一致,辐条的末端与带环形滤网的环形滤网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滤网的目数为80-150目。所述的环形滤网框的高度尺寸与圆环的高度尺寸相同,环形滤网框的外径小于圆环的内径1-3mm。所述的圆柱、辐条、环形滤网和环形滤网框的材质均为不锈钢。食指摁压圆柱的头部时,环形滤网框向下突出于圆环的下方,滤除茶叶渣的茶水通过环形滤网流入茶杯;松开手指,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环形滤网框向上退回至圆环内,有利于杯盖保持泡杯内茶水的水温。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不仅便于控制茶水流量,还能轻松滤除茶叶渣。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环,2-圆凹孔,3-限位圈,4-圆柱,5-头部,6-凹槽,7-挡圈,8-压缩弹簧,9-圆通孔,10-杯盖,11-辐条,12-环形滤网,13-环形滤网框,14-杯体,15-环形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设计制造一种能轻松滤除茶叶渣的功夫茶泡杯,包括材质为陶瓷的杯体14和杯盖10,杯体14底端的中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底座15,杯盖10顶端的中部设有与食指适配的凹槽6,杯盖10外沿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环1,圆环1的外径小于杯体14杯口的外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凹槽6内的底端设有圆凹孔2,圆凹孔2的下端设有相通的圆通孔9,圆通孔9的内径与挡圈7的内径相同但小于圆凹孔2的内径,带头部5的圆柱4向下插入圆凹孔2内并从圆通孔9的下端伸出。圆凹孔2的上端设有挡圈7,挡圈7下方的圆柱4的外径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限位圈3,限位圈3的外径大于挡圈7和圆通孔9的内径但小于圆凹孔2的内径,限位圈3下方的圆柱4的外径端上套设压缩弹簧8。圆柱4伸出圆通孔9的外径周圈设有均布的4条辐条11,辐条11的弧形与杯盖10下端的弧形一致,辐条11的末端与带环形滤网12的环形滤网框13的上端固定连接,环形滤网12的目数为100目。环形滤网框13的高度尺寸与圆环1的高度尺寸相同,环形滤网框13的外径小于圆环1的内径2mm。圆柱4、辐条11、环形滤网12和环形滤网框1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轻松滤除茶叶渣的功夫茶泡杯,包括材质为陶瓷或玻璃的杯体(14)和杯盖(10),所述杯体(14)底端的中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底座(15),所述杯盖(10)顶端的中部设有与食指适配的凹槽(6),杯盖(10)外沿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环(1),所述圆环(1)的外径小于杯体(14)杯口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内的底端设有圆凹孔(2),所述圆凹孔(2)的下端设有相通的圆通孔(9),所述圆通孔(9)的内径与挡圈(7)的内径相同但小于圆凹孔(2)的内径,带头部(5)的圆柱(4)向下插入圆凹孔(2)内并从圆通孔(9)的下端伸出;所述的圆凹孔(2)的上端设有挡圈(7),所述挡圈(7)下方的圆柱(4)的外径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限位圈(3),所述限位圈(3)的外径大于挡圈(7)和圆通孔(9)的内径但小于圆凹孔(2)的内径,限位圈(3)下方的圆柱(4)的外径端上套设压缩弹簧(8);所述的圆柱(4)伸出圆通孔(9)的外径周圈设有均布的3‑5条辐条(11),所述辐条(11)的弧形与杯盖(10)下端的弧形一致,辐条(11)的末端与带环形滤网(12)的环形滤网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滤网(12)的目数为80‑150目;所述的环形滤网框(13)的高度尺寸与圆环(1)的高度尺寸相同,环形滤网框(13)的外径小于圆环(1)的内径1‑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轻松滤除茶叶渣的功夫茶泡杯,包括材质为陶瓷或玻璃的杯体(14)和杯盖(10),所述杯体(14)底端的中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环形底座(15),所述杯盖(10)顶端的中部设有与食指适配的凹槽(6),杯盖(10)外沿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环(1),所述圆环(1)的外径小于杯体(14)杯口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内的底端设有圆凹孔(2),所述圆凹孔(2)的下端设有相通的圆通孔(9),所述圆通孔(9)的内径与挡圈(7)的内径相同但小于圆凹孔(2)的内径,带头部(5)的圆柱(4)向下插入圆凹孔(2)内并从圆通孔(9)的下端伸出;
所述的圆凹孔(2)的上端设有挡圈(7),所述挡圈(7)下方的圆柱(4)的外径端设有一体成型的限位圈(3),所述限位圈(3)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叶叶
申请(专利权)人:罗叶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