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区域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337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放区域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目前聚酯纤维板的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毛边,且压制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平整的现象,故多用于嵌入式的装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开放区域装饰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由至少二层聚酯纤维板层叠式压制而成,所述聚酯纤维板的一外表面为糙面,另一外表面为光面;位于本体的最上层及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的光面朝外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聚酯纤维板的光面朝外,糙面朝内,光面使本体的外表面平整光亮、粗糙度小,糙面被压制后加剧其内部微小空间的形成,提升了材料的隔音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使纤维板之间的受力均匀,装饰板板面平整、光亮,制得的装饰板无毛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板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开放区域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应用于开放区域的装饰板,例如桌面隔板、桌底遮蔽板、办公区域与公共区域之间的间隔装饰板、休闲区域与公共区域的间隔装饰板等,主要由金属、塑料、木材、玻璃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不环保,成型慢,加工工艺复杂、流程多,加工成本高。聚酯纤维板是一种以聚酯纤维为原料经热压成型制成的兼具吸音功能的纤维板,其吸音阻燃性能优异,是一种优秀的室内墙面装饰材料,但其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毛边,且压制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平整的现象,故多用于嵌入式的装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作为面板使用的开放区域装饰板。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开放区域装饰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由至少二层聚酯纤维板层叠式压制而成,所述聚酯纤维板的一外表面为糙面,另一外表面为光面;位于本体的最上层及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的光面朝外设置。本专利技术将聚酯纤维板的一外表面制成糙面,另一外表面制成光面,光面使本体的外表面平整光亮,粗糙度小;糙面被压制后加剧其内部微小空间的形成,从而提升材料的隔音效果。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本体优选由二层层叠设置的聚酯纤维板组成,一聚酯纤维板的糙面与另一聚酯纤维板的糙面压制成一体。压制中聚酯纤维板的糙面对糙面,压制后可以明显加剧其内部微小空间的形成,提升材料的隔音效果明显。位于本体的最上层或/和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外包裹外装饰层,外装饰层为与聚酯纤维板熔点接近的纤维板,其纤维细度在3-5旦。外装饰层被压制后形成类似绒毛表面的效果。所述外装饰层中的纤维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酯纤维或聚-2,6-萘二酸乙二酯纤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开放区域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1)加热阶段:加热聚酯纤维板进行软化处理,加热温度在160-250℃;2)压制成型阶段:将软化处理后的聚酯纤维板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处理,所述的压制采用多层层叠式压制,即将多层聚酯纤维板层叠放置后进行压制;所述的压制成型阶段包括加压阶段和压力维持阶段,加压阶段的时间压力上升速度为0.4-2.5吨/秒,压力上限为20-80吨;压力维持阶段的时间在30-120秒。加热温度低于160度,聚酯纤维板软化不足,装饰板压制成型的效果较差;温度高于250度,纤维板软化程度太高,压制成型的凝固时间太长,影响加工效率。单层聚酯纤维板在压制过程中两表面受力较不均匀,容易使压制出的装饰板厚度不一,造成装饰板板面不平,影响整体外观,随着纤维板尺寸的增大,这种板面不平的情况会逐渐加重,采用层叠式压制后,在模具与纤维板间的受力上增加了纤维板与纤维板之间的受力,由于纤维板均已进行软化处理,纤维板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可以提升压制成型效果。压力上升速度过快,容易造成纤维板内部以及纤维板之间应力分布不均,容易导致装饰板内部纤维分配不均匀,影响成型装饰板的强度和外观,压力上升速度过慢影响加工效率。进一步,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在180-200℃,进一步提升聚酯纤维板软化程度;步骤2)中的压力上限为40-60吨,压力维持阶段的时间在40-60秒。时间过短,纤维板未完全成型,时间过长会造成能源浪费。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压制采用两层压制,即所述的本体由二层层叠设置的聚酯纤维板组成,将一聚酯纤维板的糙面与另一聚酯纤维板的糙面压制成一体。压制中,聚酯纤维板的糙面对糙面,压制后明显加剧内部微小空洞的形成,从而显著提升材料的隔音效果。进一步,所述的主体与外装饰层一同在模具中压制成型,因外装饰层的熔点与主体的熔点接近,方便一同成型。进一步,它还包括修边阶段,所述的修边阶段包括粗修和精修,所述的粗修指对装饰板进行边沿切割;所述的精修指在粗修后,对一些残留的纤维进行修整,使结合面更加光滑。进一步,所述的粗修有两种,第一种为模具上直接设置切割刀在压制过程中直接进行边沿切割,第二种为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对压制成型的装饰板进行边沿切割,当然直接刀片人工切割或者机械切边也都是可行的。第一种方式效率高,在压制成型同时进行切割;第二种方式相比刀片切割,切口平整度更佳。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将聚酯纤维板的光面朝外,糙面朝内,光面使本体的外表面平整光亮、粗糙度小,糙面被压制后加剧其内部微小空间的形成,提升了材料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使纤维板之间的受力均匀,装饰板板面平整、光亮,制得的装饰板无毛边。附图说明图1、4为本专利技术开放区域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开放区域装饰板糙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放区域装饰板光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2-聚酯纤维板,3-外装饰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的开放区域装饰板,其本体由二层聚酯纤维板层叠式压制而成,聚酯纤维板的一外表面为糙面,另一外表面为光面;位于本体的最上层及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的光面朝外设置。一聚酯纤维板1的糙面与另一聚酯纤维板2的糙面压制成一体。如图4所示的开放区域装饰板,位于本体的最上层和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外包裹外装饰层3,外装饰层3为与聚酯纤维板熔点接近的纤维板,其纤维细度在3-5旦。外装饰层中的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酯纤维或聚-2,6-萘二酸乙二酯纤维。开放区域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1)加热阶段:加热聚酯纤维板进行软化处理,加热温度在160-250℃,本实施例优选180-200℃;2)压制成型阶段:将软化处理后的聚酯纤维板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处理,所述的压制采用两层层叠式压制,即所述的本体由二层层叠设置的聚酯纤维板组成,将一聚酯纤维板的糙面与另一聚酯纤维板的糙面压制成一体。如主体外包裹外装饰层,则主体与外装饰层一同在模具中压制成型。所述的压制成型阶段包括加压阶段和压力维持阶段,加压阶段的时间压力上升速度为0.4-2.5吨/秒,压力上限为20-80吨,本实施例优选40-60吨;压力维持阶段的时间在30-120秒,本实施例优选40-60秒。3)修边阶段,所述的修边阶段包括粗修和精修,所述的粗修指对装饰板进行边沿切割;所述的粗修有两种,第一种为模具上直接设置切割刀在压制过程中直接进行边沿切割,第二种为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对压制成型的装饰板进行边沿切割,当然直接刀片人工切割或者机械切边也都是可行的。所述的精修指在粗修后,对一些残留的纤维进行修整。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放区域装饰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由至少二层聚酯纤维板层叠式压制而成,所述聚酯纤维板的一外表面为糙面,另一外表面为光面;位于本体的最上层及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的光面朝外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区域装饰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由至少二层聚酯纤维板层叠式压制而成,所述聚酯纤维板的一外表面为糙面,另一外表面为光面;位于本体的最上层及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的光面朝外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区域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由二层层叠设置的聚酯纤维板(1、2)组成,一聚酯纤维板(1)的糙面与另一聚酯纤维板(2)的糙面压制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放区域装饰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本体的最上层或/和最下层的聚酯纤维板外包裹外装饰层(3),外装饰层(3)为与聚酯纤维板熔点接近的纤维板,其纤维细度在3-5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区域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层中的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酯纤维或聚-2,6-萘二酸乙二酯纤维。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开放区域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加热阶段:加热聚酯纤维板进行软化处理,加热温度在160-250℃;
2)压制成型阶段:将软化处理后的聚酯纤维板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处理,所述的压制采用多层层叠式压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良正单军毛立俞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