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2371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物加热装置,属于食物加热技术领域的方案,其包括底座、顶盖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安装有内胆;所述顶盖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控制电路设于底座内;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第一发热体设于内胆底部的下方,第二发热体包围在内胆的侧壁外;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第三发热体,第三发热体置于内胆上方;所述控制电路与第一发热体、第二发热体和第三发热体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发热体、第二发热体和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本技术方案能够进行全方位加热,彻底解决现有技术加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食物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厨房众多的烹调用具中,食物加热装置可以说是必备用具,而食物加热装置可以是电饭锅、压力锅、炒锅、电磁炉等等;但无论是上述的哪种食物加热装置,均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这是因为这些食物加热装置均只对食物局部进行加热,从而导致食物可能出现局部被烤焦,但其余部位依然未熟的情况,所以寻找一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方案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顶盖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座顶部往下凹陷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安装有能够拆卸的内胆;所述顶盖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设于所述内胆底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发热体包围在所述内胆的侧壁外;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第三发热体,所述第三发热体置于所述内胆上方;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热传导层,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形状与所述内胆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热传导层套于所述内胆外;所述第一发热体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外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发热体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外壁面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套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外;所述第一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与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两者底面之间;所述第二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与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两者侧壁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下方;和/或所述散热装置围绕在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侧壁外。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下底面为第二热传导层,所述第三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发热体与所述第二热传导层相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所述第二保温隔热层设于所述第三发热体的上方。优选的,所述顶盖的盖边上设有第一电性联接件,所述第一电性联接件与所述第三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二电性联接件,所述第二电性联接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顶盖承托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发热体在所述第一电性联接件与所述第二电性联接件相互抵接时与所述控制电路接通。优选的,所述食物加热装置还包括转轴联接器,所述转轴联接器分别与所述顶盖的盖边、所述底座侧壁的上部联接,所述转轴联接器用于使所述顶盖能够翻离和翻向所述底座。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加热管理电路、中央处理器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加热管理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管理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电性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设于所述底座外,所述电源接口用于将获取的电力送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为所述食物加热装置分配电力供应。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电源管理电路电性连接;在所述电源接口未获取供电时,所述蓄电池用于对所述食物加热装置供电;在所述电源接口获取供电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对所述蓄电池充电。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发热温度,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热管理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发热体进行发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发热温度,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热管理电路驱动所述第二发热体进行发热;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发热体的发热温度,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热管理电路驱动所述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加热管理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有通信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通讯电路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所述通讯电路将所述远程控制信号送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远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加热管理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优选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内胆联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外。优选的,所述内胆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内胆内部分隔为多个食物放置腔。优选的,所述第一发热体由石墨烯、合金、碳纤维、陶瓷、云母片或电磁线圈制成;所述第二发热体由石墨烯、合金、碳纤维、陶瓷、云母片或电磁线圈制成;所述第三发热体由石墨烯、合金、碳纤维、陶瓷或云母片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使用过程中,食物将放入内胆内进行加热烹调,由于第一发热体设于内胆的下方,所以第一发热体可以从内胆下方对食物进行加热;同理,由于第二发热体设于内胆的侧壁外,所以第二发热体可以从内胆的侧面对食物进行加热;理所当然的,由于第三发热体设于内胆的上方,所以第三发热体可以从内胆的上方对食物进行加热;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从内胆的上下及四周对食物进行加热,从而确保了食物可以进行全方位加热,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可能导致食物部分烤焦而其余部分未熟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加热装置的示意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食物加热装置的示意框图。附图标记如下:1、底座;11、第一容纳腔;2、顶盖;21、第二容纳腔;31、第一发热体;32、第二发热体;33、第三发热体;41、第一温度传感器;42、第二温度传感器;43、第三温度传感器;51、第一热传导层;52、第二热传导层;61、第一保温隔热层;62、第二保温隔热层;71、第一电性联接件;72、第二电性联接件;8、控制电路;81、中央处理器;82、电源管理电路;83、加热管理电路;84、控制面板;85、通讯电路;86、电源接口;9、内胆;91、手柄;101、蓄电池;102、转轴联接器;103、散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食物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顶盖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座顶部往下凹陷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安装有能够拆卸的内胆;所述顶盖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底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设于所述内胆底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发热体包围在所述内胆的侧壁外;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第三发热体,所述第三发热体置于所述内胆上方;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顶盖和控制电路;所述底座顶部往下凹陷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安装有能够拆卸的内胆;所述顶盖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底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发热体和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设于所述内胆底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发热体包围在所述内胆的侧壁外;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第三发热体,所述第三发热体置于所述内胆上方;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发热体和所述第三发热体进行发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热传导层,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形状与所述内胆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热传导层套于所述内胆外;所述第一发热体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外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发热体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外壁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套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外;所述第一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与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两者底面之间;所述第二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与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两者侧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热传导层下方;和/或所述散热装置围绕在所述第一热传导层的侧壁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内部中空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下底面为第二热传导层,所述第三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发热体与所述第二热传导层相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所述第二保温隔热层设于所述第三发热体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盖边上设有第一电性联接件,所述第一电性联接件与所述第三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侧壁上部设有第二电性联接件,所述第二电性联接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顶盖承托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发热体在所述第一电性联接件与所述第二电性联接件相互抵接时与所述控制电路接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加热装置还包括转轴联接器,所述转轴联接器分别与所述顶盖的盖边、所述底座侧壁的上部联接,所述转轴联接器用于使所述顶盖能够翻离和翻向所述底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加热管理电路、中央处理器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加热管理电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纳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