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包括壳体A和壳体B,所述壳体A和壳体B之间设有转轴,所述壳体A一侧设有车轮A,所述壳体B一侧设有车轮B,所述壳体A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车轮A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壳体B内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车轮B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一侧设有中央控制器、蓄电池和重力感应陀螺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重力感应陀螺仪的设置,能够精确判断车身姿势状态,并将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能够及时计算控制信息并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该平衡车保持平衡状态,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车,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汽车的使用也在逐渐普及,但是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较大,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提升,较为环保的电动车的使用也在逐渐普及,然而,这些电动车虽然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但有着体积较大,放置使用麻烦等存诸多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体积较小,放置使用简单,通过重力感应陀螺仪的设置,能够精确判断车身姿势状态,并将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能够及时计算控制信息并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该平衡车保持平衡状态,使用非常方便,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电动车的使用延伸,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包括壳体A和壳体B,所述壳体A和壳体B之间设有转轴,所述壳体A一侧设有车轮A,所述壳体B一侧设有车轮B,所述壳体A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车轮A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壳体B内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车轮B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一侧设有中央控制器、蓄电池和重力感应陀螺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用电线路均与蓄电池连接,所述壳体A底部设有保护盖以及保护盖内部设有充电插口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A和壳体B表层均设有防护罩以及防护罩表层设有防滑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轮A顶部设有车轮护罩,所述车轮B顶部设有车轮护罩,所述车轮护罩与防护罩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力感应陀螺仪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用电线路与蓄电池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B底部设有LED照明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工作控制线路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充电线路与充电插口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该平衡车体积较小,结构新颖,放置使用非常简单,通过重力感应陀螺仪的设置,能够自动精确判断车身姿势状态,并将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能够及时计算控制信息并自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得该平衡车保持平衡状态,使用非常方便,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电动车的使用延伸,通过防滑带的设置,使得人们在使用时,脚部不易踩滑,由于设置了防护罩,使得该平衡车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环境影响内部设备的正常工作,通过LED照明灯的设置,使得该平衡车能够适合在夜间使用,由于设置了保护盖,能够有效保护平衡车的控制部位,避免遭受损坏,保证平衡车的正常使用,有效提升该平衡车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车轮护罩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内部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驱动电机;2、第二驱动电机;3、车轮A;4、车轮B;5、中央控制器;6、防护罩;7、车轮护罩;8、重力感应陀螺仪;9、防滑带;10、转轴;11、LED照明灯;12、蓄电池;13、控制面板;14、保护盖;15、充电插口;16、壳体A;17、壳体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包括壳体A16和壳体B17,所述壳体A16和壳体B17之间设有转轴10,所述壳体A16一侧设有车轮A3,所述壳体B17一侧设有车轮B4,所述壳体A16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所述车轮A3与第一驱动电机1输出轴连接,所述壳体B17内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所述车轮B4与第二驱动电机2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一侧设有中央控制器5、蓄电池12和重力感应陀螺仪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和第二驱动电机2用电线路均与蓄电池12连接,所述壳体A16底部设有保护盖14以及保护盖14内部设有充电插口15和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与中央控制器5连接,所述壳体A16和壳体B17表层均设有防护罩6以及防护罩6表层设有防滑带。所述车轮A3顶部设有车轮护罩7,所述车轮B4顶部设有车轮护罩7,所述车轮护罩7与防护罩6一体成型,所述重力感应陀螺仪8与中央控制器5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5用电线路与蓄电池12连接,所述壳体B17底部设有LED照明灯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和第二驱动电机2工作控制线路均与中央控制器5连接,所述蓄电池12充电线路与充电插口15连接,LED照明灯11的设置,使得该平衡车能够适合在夜间使用,重力感应陀螺仪8的设置,能够自动精确判断车身姿势状态,并将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5,中央控制器5能够及时计算控制信息并自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和第二驱动电机2工作,使得该平衡车保持平衡状态,保证该平衡车的正常使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工作时,可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中央控制器5开始工作,重力感应陀螺仪8开始工作,能够自动精确判断车身姿势状态,并将数据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5,中央控制器5能够及时计算控制信息并自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和第二驱动电机2开始工作,保持车身平衡状态,由于设置了防滑带9,使得人们在使用时,脚部不易踩滑,由于设置了LED照明灯11,使得该平衡车能够适合在夜间使用,有效提升该平衡车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包括壳体A(16)和壳体B(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16)和壳体B(17)之间设有转轴(10),所述壳体A(16)一侧设有车轮A(3),所述壳体B(17)一侧设有车轮B(4),所述壳体A(16)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所述车轮A(3)与第一驱动电机(1)输出轴连接,所述壳体B(17)内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所述车轮B(4)与第二驱动电机(2)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一侧设有中央控制器(5)、蓄电池(12)和重力感应陀螺仪(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和第二驱动电机(2)用电线路均与蓄电池(12)连接,所述壳体A(16)底部设有保护盖(14)以及保护盖(14)内部设有充电插口(15)和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与中央控制器(5)连接,所述壳体A(16)和壳体B(17)表层均设有防护罩(6)以及防护罩(6)表层设有防滑带(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平衡车,包括壳体A(16)和壳体B(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A(16)和壳体B(17)之间设有转轴(10),所述壳体A(16)一侧设有车轮A(3),所述壳体B(17)一侧设有车轮B(4),所述壳体A(16)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所述车轮A(3)与第一驱动电机(1)输出轴连接,所述壳体B(17)内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所述车轮B(4)与第二驱动电机(2)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一侧设有中央控制器(5)、蓄电池(12)和重力感应陀螺仪(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和第二驱动电机(2)用电线路均与蓄电池(12)连接,所述壳体A(16)底部设有保护盖(14)以及保护盖(14)内部设有充电插口(15)和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与中央控制器(5)连接,所述壳体A(16)和壳体B(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昶安,
申请(专利权)人:朱昶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