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7672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其包括基座、带轮传送装置、挤压装置及卷筒膜固定装置;基座包括侧护板及第一支撑架,带轮传送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带轮及传送带;带轮及传送带设于两根平行的侧护板之间,减速箱分别与电机及带轮传动连接;挤压装置包括间距调节装置、挤压轮及弹性垫,间距调节装置固定于侧护板的顶面;挤压轮与间距调节装置套接;弹性垫贴于挤压轮上;卷筒膜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支撑轴、固定挡板、活动挡板及锁定挡圈;第二支撑架的底部与侧护板连接,该第二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支撑轴;固定挡板及活动挡板套接于支撑轴上,锁定挡圈与支撑轴为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自动为产品表面粘贴并压平保护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贴膜
,尤其涉及一种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产品在生产出来后,为了保证该产品的表面在使用前无刮擦等痕迹,往往都需要贴上保护膜。而保护膜的粘贴,普遍采用人工来完成,不仅耗时又耗力,工作效率低,而且粘贴的保护膜往往不够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为产品粘贴平整保护膜的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其包括基座、带轮传送装置、挤压装置及卷筒膜固定装置;基座包括一体连接的侧护板及第一支撑架,带轮传送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带轮及传送带;带轮及传送带设置于两根平行的侧护板之间,减速箱分别与电机及带轮相匹配传动连接;挤压装置包括间距调节装置、挤压轮及弹性垫,间距调节装置固定连接于侧护板的顶面上;挤压轮置于传送带的上面,该挤压轮的轴心线与传送带的上表面平行并与之传输方向垂直;挤压轮的两端设有与之一体连接的连接轴,连接轴与间距调节装置相匹配套接;弹性垫均匀粘贴于挤压轮的外表面;卷筒膜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支撑轴、固定挡板、活动挡板及锁定挡圈;第二支撑架垂直布置,第二支撑架的底部与侧护板相固定连接,该第二支撑架架的顶端连接着位于传送带正上方的支撑轴,该支撑轴的轴心线与挤压轮的轴心线平行;固定挡板固定套接于支撑轴上,活动挡板滑动套接于支撑轴上,锁定挡圈与支撑轴为螺纹连接。其中,间距调节装置包括n形固定板、调节板、第一轴承及调节螺杆;n形固定板的底端与侧护板固定连接;调节板于n形固定板内垂直滑动连接;第一轴承与调节板固定连接,该第一轴承与挤压轮的连接轴相匹配套接;调节螺杆垂直穿过n形固定板的顶部后与调节板的顶端旋转卡接,该调节螺杆与n形固定板的底部为螺纹连接。其中,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锁定螺母,该锁定螺母位于n形固定板之上并与调节螺杆相匹配螺纹连接。其中,挤压装置共有三个,该三个挤压装置依次均匀分布于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上。其中,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还包括保护膜定位装置,该保护膜定位装置包括侧固定板、第二轴承、旋转轴、固定挡圈及活动挡圈;侧固定板共有两个,该侧固定板与靠近传输开始处的间距调节装置侧面相固定连接;第二轴承与侧固定板相匹配固定套接;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固定板内的第二轴承相匹配固定套接;固定挡圈固定套接于旋转轴上;活动挡圈滑动套接于旋转轴上,该活动挡圈的侧边设置有贯穿其内孔的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与活动挡圈为螺纹连接。其中,弹性垫是由泡沫塑料橡胶材料制成的。其中,两个侧护板之间设置有与之一体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挤压轮的正下方,该支撑板与传送带上水平带的底面相贴布置。其中,卷筒膜固定装置还包括弹簧及弹簧挡板,弹簧挡板与支撑轴滑动套接,该弹簧挡板位于固定挡板及活动挡板之间;弹簧穿过支撑轴并位于活动挡板及弹簧挡板之间。其中,减速箱由变速箱替代,该变速箱与变速控制开关相匹配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自动为门窗框装饰板的表面粘贴并压平保护膜,既节省人力,提高贴膜效率,又可保证所贴的膜平整;间距调节装置可以用于调节挤压轮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保证门窗框装饰板在一定的弹性挤压力下通过,既机构简单又操作方便;而增设的锁定螺母,可以锁定间距调节装置,防止使用中挤压轮与传送带之间的间距变动,进而保证贴膜的平整稳定性;其中,设置的保护膜定位装置,可以防止保护膜在贴膜过程中滑动,保证贴膜的稳定;而由泡沫塑料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垫,可以保证门窗框装饰板通过时的弹性挤压力,防止门窗框装饰板在挤压过程中损坏;增设的支撑板,可以防止门窗框装饰板挤压过程中传送带下沉导致挤压力不均匀造成贴膜不平整;另外,在卷筒膜固定装置的支撑轴上增设弹簧及弹簧挡板,既可以防止卷筒膜轴向移动,又保证其在转动过程中需要恒定的拉扯力,进而保证贴膜的稳定性;而由变速箱替代减速箱,并设与变速箱匹配连接的变速控制开关,可以根据实现情况用于调节带轮传送装置的传送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间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带轮传送装置;3、挤压装置;4、卷筒膜固定装置;5、保护膜定位装置;11、侧护板;12、第一支撑架;21、电机;22、减速箱;23、带轮;24、传送带;31、间距调节装置;32、挤压轮;33、弹性垫;41、第二支撑架;42、支撑轴;43、固定挡板;44、活动挡板;45、锁定挡圈;46、弹簧;47、弹簧挡板;51、侧固定板;52、第二轴承;53、旋转轴;54、固定挡圈;55、活动挡圈;111、支撑板;311、n形固定板;312、调节板;313、第一轴承;314、调节螺杆;315、锁定螺母;321、连接轴;551、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体现了本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是由基座1、带轮传送装置2、挤压装置3及卷筒膜固定装置4组成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连接,并着重反映了保护膜定位装置5、支撑板111、弹簧46及弹簧挡板47等结构;图3是本技术间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了间距调节装置31的结构组成。本技术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该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包括基座1、带轮传送装置2、挤压装置3及卷筒膜固定装置4;基座1包括一体连接的侧护板11及第一支撑架12,带轮传送装置2包括电机21、减速箱22、带轮23及传送带24;带轮23及传送带24设置于两根平行的侧护板11之间,减速箱22分别与电机21及带轮23相匹配传动连接;挤压装置3包括间距调节装置31、挤压轮32及弹性垫33,间距调节装置31固定连接于侧护板11的顶面上;挤压轮32置于传送带24的上面,该挤压轮32的轴心线与传送带24的上表面平行并与之传输方向垂直;挤压轮32的两端设有与之一体连接的连接轴321,连接轴321与间距调节装置31相匹配套接;弹性垫33均匀粘贴于挤压轮32的外表面;卷筒膜固定装置4包括第二支撑架41、支撑轴42、固定挡板43、活动挡板44及锁定挡圈45;第二支撑架41垂直布置,第二支撑架41的底部与侧护板11相固定连接,该第二支撑架41的顶端连接着位于传送带24正上方的支撑轴42,该支撑轴42的轴心线与挤压轮32的轴心线平行;固定挡板43固定套接于支撑轴42上,活动挡板44滑动套接于支撑轴42上,锁定挡圈45与支撑轴42为螺纹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把卷筒膜套接于支撑轴上,并置于固定挡板及活动挡板之间后用锁定挡圈固定;然后把门窗框装饰板放于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包括基座(1)、带轮传送装置(2)、挤压装置(3)及卷筒膜固定装置(4);所述基座(1)包括一体连接的侧护板(11)及第一支撑架(12),所述带轮传送装置(2)包括电机(21)、减速箱(22)、带轮(23)及传送带(24);所述带轮(23)及传送带(24)设置于两根平行的侧护板(11)之间,所述减速箱(22)分别与电机(21)及带轮(23)相匹配传动连接;所述挤压装置(3)包括间距调节装置(31)、挤压轮(32)及弹性垫(33),所述间距调节装置(31)固定连接于侧护板(11)的顶面上;所述挤压轮(32)置于传送带(24)的上面,该挤压轮(32)的轴心线与传送带(24)的上表面平行并与之传输方向垂直;挤压轮(32)的两端设有与之一体连接的连接轴(321),所述连接轴(321)与间距调节装置(31)相匹配套接;所述弹性垫(33)均匀粘贴于挤压轮(32)的外表面;所述卷筒膜固定装置(4)包括第二支撑架(41)、支撑轴(42)、固定挡板(43)、活动挡板(44)及锁定挡圈(45);所述第二支撑架(41)垂直布置,第二支撑架(41)的底部与侧护板(11)相固定连接,该第二支撑架(41)的顶端连接着位于传送带(24)正上方的支撑轴(42),该支撑轴(42)的轴心线与挤压轮(32)的轴心线平行;所述固定挡板(43)固定套接于支撑轴(42)上,所述活动挡板(44)滑动套接于支撑轴(42)上,所述锁定挡圈(45)与支撑轴(42)为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包括基座(1)、带轮传送装置(2)、挤压装置(3)及卷筒膜固定装置(4);所述基座(1)包括一体连接的侧护板(11)及第一支撑架(12),所述带轮传送装置(2)包括电机(21)、减速箱(22)、带轮(23)及传送带(24);所述带轮(23)及传送带(24)设置于两根平行的侧护板(11)之间,所述减速箱(22)分别与电机(21)及带轮(23)相匹配传动连接;所述挤压装置(3)包括间距调节装置(31)、挤压轮(32)及弹性垫(33),所述间距调节装置(31)固定连接于侧护板(11)的顶面上;所述挤压轮(32)置于传送带(24)的上面,该挤压轮(32)的轴心线与传送带(24)的上表面平行并与之传输方向垂直;挤压轮(32)的两端设有与之一体连接的连接轴(321),所述连接轴(321)与间距调节装置(31)相匹配套接;所述弹性垫(33)均匀粘贴于挤压轮(32)的外表面;所述卷筒膜固定装置(4)包括第二支撑架(41)、支撑轴(42)、固定挡板(43)、活动挡板(44)及锁定挡圈(45);所述第二支撑架(41)垂直布置,第二支撑架(41)的底部与侧护板(11)相固定连接,该第二支撑架(41)的顶端连接着位于传送带(24)正上方的支撑轴(42),该支撑轴(42)的轴心线与挤压轮(32)的轴心线平行;所述固定挡板(43)固定套接于支撑轴(42)上,所述活动挡板(44)滑动套接于支撑轴(42)上,所述锁定挡圈(45)与支撑轴(42)为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框装饰板的传送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31)包括n形固定板(311)、调节板(312)、第一轴承(313)及调节螺杆(314);所述n形固定板(311)的底端与侧护板(1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312)于n形固定板(311)内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313)与调节板(312)固定连接,该第一轴承(313)与挤压轮(32)的连接轴(321)相匹配套接;所述调节螺杆(314)垂直穿过n形固定板(311)的顶部后与调节板(312)的顶端旋转卡接,该调节螺杆(314)与n形固定板(311)的底部为螺纹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