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7474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鱼粉20-30份、蚂蚱粉8-15份,鱿鱼粉4-10份,小球藻粉6-12份,小根蒜3-7份,螺旋藻粉3-8份,马齿苋2-6份,香椿3-7份,芦笋2-5份,鱼腥草2-6份,桔梗1-5份,乌贼骨1-4份,紫苏2-6份,蒲公英1-4份,橄榄油1-4份,复合多维1-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根据云南盘鮈能量代谢模式和营养需求提供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喂食云南盘鮈后饲料系数低、特定生长率高,抗烂尾病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饲料,特别涉及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云南盘鮈体延长,尾部侧扁,腹部在腹鳍之前稍平,头部腹而较平,眼后头长小于吻长。吻端圆钝,且较肥厚。口下位。略呈弧形。吻皮向腹而延伸,其边缘具小缺刻呈流苏状。吻皮与上唇相连,下唇特化成一椭圆形小吸盘,后缘游离,中央有一小内垫,表面光滑,紧靠肉垫前部及两侧面有一稍隆起的皮褶呈马蹄形。两侧肉垫与皮褶之间由一深沟隔开,但其后缘与肉质垫之间界线不明显。目前云南盘鮈在培育过程中,由于不断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破坏水质,这就常引起云南盘鮈产生烂尾病,人们在处理鱼类疾病时,常根据病情采用杀菌消毒剂泼洒的方法,但是药物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副作用或毒性,虽然能杀死云南盘鮈体表和水中的病原菌,但是也常常引起水体的污染,并且长期使用会使药物产生积累,影响机体健康,进而影响云南盘鮈的生长率。云南盘鮈在生长过程中也常因为营养不足引起抵抗力不足,也引起体表烂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鱼粉20‑30份、蚂蚱粉8‑15份,鱿鱼粉4‑10份,小球藻粉6‑12份,小根蒜3‑7份,螺旋藻粉3‑8份,马齿苋2‑6份,香椿3‑7份,芦笋2‑5份,鱼腥草2‑6份,桔梗1‑5份,乌贼骨1‑4份,紫苏2‑6份,蒲公英1‑4份,橄榄油1‑4份,复合多维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鱼粉20-30份、蚂蚱粉8-15份,鱿鱼粉4-10份,小球藻粉6-12份,小根蒜3-7
份,螺旋藻粉3-8份,马齿苋2-6份,香椿3-7份,芦笋2-5份,鱼腥草2-6
份,桔梗1-5份,乌贼骨1-4份,紫苏2-6份,蒲公英1-4份,橄榄油1-4份,
复合多维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
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鱼粉24-27份、蚂蚱粉10-13份,鱿鱼粉5-8份,小球
藻粉7-11份,小根蒜4-6份,螺旋藻粉4-7份,马齿苋3-5份,香椿4-6份,
芦笋3-4份,鱼腥草3-5份,桔梗2-4份,乌贼骨2-3份,紫苏3-5份,蒲公
英2-3份,橄榄油2-3份,复合多维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
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鱼粉26份、蚂蚱粉12份,鱿鱼粉7份,小球藻粉10份,
小根蒜5份,螺旋藻粉6份,马齿苋4份,香椿5份,芦笋3份,鱼腥草4份,
桔梗3份,乌贼骨3份,紫苏4份,蒲公英3份,橄榄油3份,复合多维3份。
4.一种预防云南盘鮈烂尾病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鱼粉23份、蚂蚱粉12份,鱿鱼粉5份,小球藻粉8份,小根蒜6份,螺旋藻
粉4份,马齿苋5份,香椿5份,芦笋3份,鱼腥草4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防张伟唐佳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