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俊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835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包括轿厢、驱动装置、轴承、悬挂系统、微机系统和循环式轨道,所述悬挂系统一侧安装有轿厢,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抗侧滚装置、横向减震器、竖向减震器、高度调节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抗侧滚装置位于轿厢的四个顶角,所述横向减震器位于轿厢与循环式轨道交接处,所述轿厢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竖向减震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轿厢底部,所述配重装置安装于轿厢底部,所述驱动装置与轿厢通过轴承相连,驱动装置位于循环式轨道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绳轮牵引式改变为循环轨道式,可提高运力、缩短等待时间,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有附属轨道及收纳室,便于及时将故障轿厢暂时收纳等待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设施
,具体为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绳轮牵引井道式电梯,每个井道内只能有一个轿厢运行。这种结构的电梯在低层建筑中比较实用,而对于现代城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存在轿厢数量少、运送能力低、待梯时间长等问题,一旦电梯出现问题,整个井道将无法使用。解决上述问题的一般做法是通过优化电梯调度机制,合理的完成电梯的调度运行,这一方案被广泛实施,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中,在人流量突增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调度电梯,都难以满足乘客对电梯的需求。所以仅仅从软件上着手提升电梯的服务效率已经是困难重重。因此,从硬件出发的能提升电梯的服务效率的循环电梯的概念应运而生。循环电梯的概念提出已有十余年,期间产生了多种方案,但是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基本没有。其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方案中使用的技术现阶段还无法达到,例如某方案中提到的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电梯等;二是与现有的电梯技术跨度太大,无法将现有的电梯资源直接利用起来,例如对井道的要求使当前建筑物中的井道无法使用,对电梯轿厢的改造量太多致使目前市面上的电梯轿厢无法直接应用等。这些原因最后导致的问题就是改造费用高,没有商业价值。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增加电梯井道的数量安装更多单轿厢电梯,以及利用传统绳轮牵引技术的双层轿厢电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送能力,缩短了侯梯时间,但数量众多的电梯井道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建筑空间和建筑成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人员多、负载大的高层、超高层建筑,需要高水准的交通输送处理能力,而传统电梯占用大量建筑空间和输送能力低则是一个严重问题。多轿厢电梯在一个井筒内可独立运行多个轿厢,可有效节约和利用城市高层建筑的空间,提高运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包括轿厢、驱动装置、轴承、悬挂系统、微机系统和循环式轨道,所述悬挂系统一侧安装有轿厢,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抗侧滚装置、横向减震器、竖向减震器、高度调节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抗侧滚装置位于轿厢的四个顶角,所述横向减震器位于轿厢与循环式轨道交接处,所述轿厢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竖向减震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轿厢底部,所述配重装置安装于轿厢底部,所述驱动装置与轿厢通过轴承相连,驱动装置位于循环式轨道一侧。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底部安装有直线电机。优选的,所述直线电机一侧底部安装有驱动轮。优选的,所述循环式轨道底部连接有附属轨道,所述附属轨道安装在收纳室内。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一侧安装有微机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传统的绳轮牵引式改变为循环轨道式,更安全、快速,而且轨道可根据需求设置,该循环式轨道能够使电梯将垂直、水平或斜向运行方式综合起来,该循环式轨道可靠墙设置,结构稳定、造价低廉,每个循环轨道及其所有轿厢为一个单元,单元所需数量由楼层数量与高度按设计要求决定,该电梯的驱动装置靠轴承与轿厢相连,驱动装置在轨道弯道处可绕轴承旋转,而轿厢由于配重装置及抗侧滚装置的控制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该电梯为多轿厢电梯,可提高运力、缩短等待时间、提高利用率,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有附属轨道及收纳室,便于及时将故障轿厢暂时收纳等待维修,而其余轿厢可继续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透视图;图2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正视图;图3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顶视图;图4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侧视图;图5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单体放大图;图6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电梯调度原理图;图7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故障轿厢处理工作原理图;图8是该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的故障轿厢收纳完成图;图中:1-轿厢,2-驱动装置,3-直线电机,4-驱动轮,5-轴承,6-悬挂系统,7-抗侧滚装置,8-横向减震器,9-竖向减震器,10-高度调节装置,11-配重装置,12-微机系统,13-循环式轨道,14-附属轨道,15-收纳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包括轿厢1、驱动装置2、轴承5、悬挂系统6、微机系统12和循环式轨道13,所述悬挂系统6一侧安装有轿厢1,所述悬挂系统6包括抗侧滚装置7、横向减震器8、竖向减震器9、高度调节装置10和配重装置11,所述抗侧滚装置7位于轿厢1的四个顶角,所述横向减震器8位于轿厢1与循环式轨道13交接处,所述轿厢1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竖向减震器9,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0安装在轿厢1底部,所述配重装置11安装于轿厢1底部,所述驱动装置2与轿厢1通过轴承5相连,驱动装置2位于循环式轨道13一侧,轿厢1在通过循环式轨道13弯道时,驱动装置2可在轴承5的控制下绕弯道转动,轿厢1在配重装置11和抗侧滚装置7的控制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当轿厢1将要到达指定楼层时逐渐减速至静止状态,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0可根据信号检测上下微调,保证轿厢1的地面与梯外地面平行对接,所述横向减震器8和竖向减震器9可减弱轿厢1由于运行带来的震动与噪音,所述驱动装置2底部安装有直线电机3,所述直线电机3一侧底部安装有驱动轮4,所述循环式轨道13底部连接有附属轨道14,所述附属轨道14安装在收纳室15内,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启动收纳室15内附属轨道14上升与循环式轨道13对接,由后一部正常轿厢1推动故障轿厢1移动到收纳室15内等待维修人员维修,所述驱动装置2一侧安装有微机系统12,当乘客按下楼层按钮,微机系统12收到信号后进行计算与比较,调动最近的轿厢1到达乘客面前,当循环式轨道13上有多部轿厢1同时运转时,微机系统12可根据轿厢1所去楼层的不同来调控不同轿厢1的速度与间距,确保轿厢1间不会相撞。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包括轿厢、驱动装置、轴承、悬挂系统、微机系统和循环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系统一侧安装有轿厢,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抗侧滚装置、横向减震器、竖向减震器、高度调节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抗侧滚装置位于轿厢的四个顶角,所述横向减震器位于轿厢与循环式轨道交接处,所述轿厢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竖向减震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轿厢底部,所述配重装置安装于轿厢底部,所述驱动装置与轿厢通过轴承相连,驱动装置位于循环式轨道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轨道式多轿厢电梯,包括轿厢、驱动装置、轴承、悬挂系统、微机系统
和循环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系统一侧安装有轿厢,所述悬挂系统包括抗侧滚装
置、横向减震器、竖向减震器、高度调节装置和配重装置,所述抗侧滚装置位于轿厢的四
个顶角,所述横向减震器位于轿厢与循环式轨道交接处,所述轿厢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竖
向减震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轿厢底部,所述配重装置安装于轿厢底部,所述驱动
装置与轿厢通过轴承相连,驱动装置位于循环式轨道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方正黄成侯俊祺叶凡张旭赵小勇刘昌坤
申请(专利权)人:彭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