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成才专利>正文

全元肥料和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72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元肥料即全元植物营养素,包括植物所需的常量营养元素六种和微量营养元素十一种,经配比共混、搅拌、粉碎、活化等,分装成商品肥。配制时需精心选材,以防在被选用的各元素间产生拮抗作用,破坏肥效,甚至伤害作物。全元肥料中各元素所占比例的多少应随土质,pH值、施肥状况、作物种类和生长期,以及气候等诸因素作适当调整。全元肥料施用方便,用量少,肥效高、见效快,能保证作物优质高产,是新一代的肥源。(*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全元肥料和其制法。全元肥料即全元植物营养素,是把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化学元素均包括在内的一种肥料,它既包括常量营养元素肥,例如氮、磷、钾、钙、镁、硫等,又包括微量营养元素肥,例如氯、硼、铁、锰、锌、铜、钼、钴、锗、钠、硅等,所以,它不同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单质化肥、复合化肥及单质微肥和多元微肥,后者只是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欲使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得到平衡,从而获得作物的优质、高产,仍需配合使用一定量的其他植物营养元素,这样,势必费工、费时、若掌握不好各种元素的配比,还会破坏肥效,甚至有可能使作物诱发病害,造成损害。我国广大农村长期来习惯于大量施用氮、磷、钾等常量元素肥料,尤其习惯于使用氯肥。近几年来,虽有不少地区已开始使用单质微肥和多元微肥,但推广普及仍有不小困难,因作物的增产效果不很明显。从发展农业的长远观点看,如果在施肥问题上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定会导致土质养份严重失调,结果使作物的缺素症日趋严重,造成投入增加,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都会带来障碍和不利。针对上述施肥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获得作物的优质、高产,增加经济效益,在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实践,终于试制成了一种新型的肥源-多元肥料,它的推广与应用无疑为农业经济和发展射入了新的活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依据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原则,即营养元素应是植物正常生育、生殖所必需的;对营养元素的那种必需是独一无二的,就是说是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的,以及它应在植物体内产生直接效应,当今世界公认的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计有16、17种,其中除氮、碳、氧一般不被看作是矿物质外,其余的均称为矿物质元素。本专利技术介绍的全元肥料正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科学试验而试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肥料,它呈颗粒状或粉状,包括常量营养元素N、P、K及Mg、S、Ca六种和微量营养元素Cl、B、Fe、Mn、Zn、Cu、Mo及Co、Ge、Na、Si+-种,它们相应的化合物总量在全元肥料中所占的比例,例如,相应的N、P、K、等化合物在全元肥料中所占的比例为90~99%;相应的Cl、B、Fe、Mn、Zn、Cu、Mo等化合物在全元肥料中所占的比例为1~10%。经反复试验证明,常量营养元素N、P、K及Ca、Mg、S的总量在常量营养元素中所占的有效比例应大于15%;微量营养元素Cl、B、Fe、Mn、Zn、Cu、Mo及Co、Ge、Na、Si的总量在微量营养元素中所占的有效比例应大于10%,否则不但会使肥料失效,造成浪费,而且还有可能损害作物的生长和收获。采用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能使作物对土壤中所需的各种养份得以平衡,从而避免了因不合理施用肥料所带来的浪费,造成的损失。通过多年的科学试验和实践,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显示出明显的优点和生命力,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新型肥料。例如,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在该地区所属的遂平县大石桥、索店两地对施用本专利技术的全元肥料试验田进行了测产,结果,在试验田上种植的西瓜增产幅度为215~441公斤,平均每亩增产为338公斤,增产率为14.2%。按每亩投入费5元计算,收获的西瓜按每公斤0.24元计算,则每亩试验田的西瓜纯收入为76.12元,产出与投入之比为16.2∶1。又如,广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本专利技术的全元肥料在水稻田进行了试验,结果水稻的白穗率较对比田下降了1.4%,而千粒重却增加了0.52克。经测算,试验田水稻的亩产量增加了49.1公斤,较对比田的增产率为12.3%。-->有关小麦专家曾把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在试验田上测得的小麦增产量扩大推算,结果得到了如下一些令人振奋的数字:按小麦试验田亩产较对比田平均增产25公斤计算,每公斤小麦又按0.25元计算,假如全国可播种小麦的耕田仅十分之一施用本专利技术的全元肥料,则小麦的增量就可达37.5亿公斤,其价值为人民币18.7亿元。除去投入费(以每亩5元计算),纯利仍可达11.2亿元。同时,还可节约几十万吨常量肥料,价值也有数亿元。可进一步设想,因我国幅员广阔,东西南北中气候各异,如果再把一些地区播种小麦的季数考虑进去,又把潜在的播种面积包括进去,仅小麦一项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岂非大得惊人?推而广之,把本专利技术的全元肥料使用于各类经济作用、农作物以及果树、蔬菜中去,则所创造的实际效益将会是难以估算的。况且,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人民居住条件的逐步提高,我国人口众多与可耕地少的矛盾定将日趋尖锐,出路在哪里?无疑,依靠科技进步是根本的出路,而积极推广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全元肥料的恰好是为我们向土地要粮,要经济效益开辟了新的途径,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这就是开发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的现实意义。根据反复的科学实践、测定与核实,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所包括的17种营养元素,它们之间的理想配比是:N占8~40%,P占0.05~10%,K占0.2~10%,B占0.05~1%,Mn占0.1~2%,Zn占0.05~3%,Fe占0.02~1%,Cu占0.01~1%,Cl占0~1%,Na占0.01~1%。在制备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时,还应该适量加入Ca、Mg、S、Co、Ge和Si等元素,这样,经搅拌、粉碎、活化后,就可分装成商品肥了。值得指出的是,从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告诫我们,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时,其所包括的各种元素的比例应随各地土质养份、PH值、施肥状况,作物种类和生长期,以及当地的气候特征等作一些适当的调整,以使全元肥料的使用更科学、更合理,从而保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可喜的情况,即只要把构成全元肥料诸元素的配比作些调整,就可把全元肥料用于畜牧业当饲料。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的工艺步骤中,采用了一般的粉碎机、搅拌机、活化装置和分装机作为主要设备。制作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的工艺流程图最后,还需强调指出的是,在制备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时,需要对所选用的原料经过严格的挑选,以避免本专利技术所包括的17种元素在活化装置中产生拮抗作用,破坏肥效及对作物造成损害。综上所述,大力宣传、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全元肥料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必将丰富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绿色革命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元肥料和其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所需的常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并将它们按一定的要求进行配比、共混、搅拌、粉碎和活化,然后分装成商品肥。

【技术特征摘要】
1、全元肥料和其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所需的常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并将它们按一定的要求进行配比、共混、搅拌、粉碎和活化,然后分装成商品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全元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常量营养元素总量应占全元肥料的90~99%,微量营养元素总量应占全元肥料的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全元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常量营养元素肥为氮、磷、钾及钙、镁、硫(N、P、K及Ca、Mg、S)等的化合物,而构成这些化合物的诸元素的总量在常量元素肥中所占的比例应大于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全元肥料,其特征在于微量营养元素肥为氯、钡、铁、锰、锌、铜、钼及钴、锗、钠、硅(Cl、B、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才
申请(专利权)人:刘成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