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良专利>正文

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6564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事故车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对事故车的运输成本、操作方便的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包括有车体、后车板、固定板、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第一电机、丝杆、螺母、第一卷扬机、第一拉绳、移动板等;车体的左部设有后车板,后车板的顶部右侧竖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和第一电机,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连接有丝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第二卷扬机先通过第二拉绳拉动事故车到移动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事故车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事故车:由非自然损耗的事故,造成车辆伤损,导致机械性能、经济价值下降的车辆为事故车。现有的事故车运输车结构复杂、对事故车的运输成本较高、在对事故车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操作繁琐,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对事故车的运输成本、操作方便的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事故车运输车结构复杂、对事故车的运输成本较高、在对事故车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操作繁琐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对事故车的运输成本、操作方便的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包括有车体、后车板、固定板、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第一电机、丝杆、螺母、第一卷扬机、第一拉绳、移动板、滚轴、导向轮、第二卷扬机、第二拉绳和挂钩,车体的左部设有后车板,后车板的顶部右侧竖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和第一电机,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下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体(1)、后车板(2)、固定板(3)、上轴承座(4)、下轴承座(5)、第一电机(6)、丝杆(7)、螺母(8)、第一卷扬机(9)、第一拉绳(10)、移动板(12)、滚轴(14)、导向轮(15)、第二卷扬机(16)、第二拉绳(17)和挂钩(18),车体(1)的左部设有后车板(2),后车板(2)的顶部右侧竖直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左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轴承座(4)、下轴承座(5)和第一电机(6),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5)之间连接有丝杆(7),丝杆(7)的下端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丝杆(7)上设有螺母(8),螺母(8)与丝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体(1)、后车板(2)、固定板(3)、上轴承座(4)、下轴承座(5)、第一电机(6)、丝杆(7)、螺母(8)、第一卷扬机(9)、第一拉绳(10)、移动板(12)、滚轴(14)、导向轮(15)、第二卷扬机(16)、第二拉绳(17)和挂钩(18),车体(1)的左部设有后车板(2),后车板(2)的顶部右侧竖直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左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轴承座(4)、下轴承座(5)和第一电机(6),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5)之间连接有丝杆(7),丝杆(7)的下端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丝杆(7)上设有螺母(8),螺母(8)与丝杆(7)配合,螺母(8)的左侧面设有第一卷扬机(9),第一卷扬机(9)上缠绕有第一拉绳(10),后车板(2)的顶部开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上方水平设有移动板(12),第一拉绳(10)的末端与移动板(12)的右上端连接,移动板(12)的底部右端设有滚轴(14),滚轴(14)位于第一凹槽(11)内,滚轴(14)与第一凹槽(11)配合,移动板(12)的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13),后车板(2)的左侧顶部设有导向轮(15),导向轮(15)位于滑槽(13)内,导向轮(15)与滑槽(13)配合,移动板(12)的顶部右侧设有第二卷扬机(16),第二卷扬机(16)上缠绕第二拉绳(17),第二拉绳(17)的末端连接有挂钩(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斜板(19),移动板(12)的左端面设有斜板(19),斜板(19)的右端面与移动板(12)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斜板(19)前侧面的形状为三角形,斜板(19)上端面的形状为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事故车修理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弹簧(21)、活塞板(22)和电动滚筒(23),后车板(2)的左侧上部开有第二凹槽(20),第二凹槽(20)与第一凹槽(11)连通,第二凹槽(20)内滑动式地设有活塞板(22),活塞板(22)底部与第二凹槽(20)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