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考成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17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属疏浚工程中使用的有关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法兰盘,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管体是由一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在内层钢管的外侧包覆有一外层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高金属排泥管内壁的耐磨性能,全面提高捆绑式托浮金属排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疏浚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疏浚工程中使用的有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

技术介绍
河道、航道、港池浚深、海港浅滩、码头基槽等机械疏浚工程都需要排泥管连接而成的排泥管线来实现输送。作为排泥管线中的排泥管,至今大部分一直使用各种不同的自浮式金属排泥管,由于自浮式金属排泥管一旦破损,将导致整根管线报废,费用较高。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捆绑式的托浮金属排泥管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而捆绑式托浮金属排泥管的核心是排泥管浮体,随着中密度聚乙烯浮体,橡胶制品浮体相继投入市场,较好地解决了自浮式排泥管的技术缺陷,但也存在易老化、破损,不耐碰撞的技术缺陷。为进一步改进排泥管浮体所存在的技术缺陷,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8月26日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820172143.0的技术方案和2009年11月18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200820233371.4的技术方案都不仅较好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且在耐老化、抗碰撞、抗冲击、耐磨损、耐撕裂等方面达到了特别显著的技术效果,因而促使捆绑式托浮金属排泥管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一是现有捆绑式托浮金属排泥管内壁耐磨性能差,每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排泥管损坏进行返修,造成不必要的停工损失:其二是由于金属排泥管内壁耐磨性能差,致使与现有的排泥管浮体不配套;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高金属排泥管内壁的耐磨性能,全面提高捆绑式托浮金属排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疏浚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金属排泥管内壁的耐磨性能,全面提高捆绑式托浮金属排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疏浚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法兰盘,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管体是由一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在内层钢管的外侧包覆有一用碳素钢板经配料、压型、焊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外层钢管。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法兰盘,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管体是由一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在内层钢管的外侧包覆有一用碳素钢板经配料、压型、焊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外层钢管;所述的管体的外侧中间处紧固有一排泥管浮体。上述所述的碳素钢板为一整块、二块板块拼接、二块以上板块拼接的任一种。上述所述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5㎜。上述所述管体的内经为219-1820㎜,其内层钢管平均壁厚为5-10㎜,外层钢管的壁厚为8-12㎜。上述所述的法兰盘为焊接在管体两端的连接接头,该法兰盘的内径与外层钢管的外径相匹配,其法兰盘与外层钢管的纵向相接处均布的设有2个以上加强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积极的进步:其一是由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单层钢管的基础上采取管体是由耐磨高铬铸铁材料旋转铸造而成的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在内层钢管的外侧包覆有一用碳素钢板经配料、压型、焊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外层钢管的技术方案,此方案不仅提高排泥管的耐磨性能,适应输送各种物料可能给内层钢管带来的摩擦磨损、冲击磨损和切削磨损,提高其排泥管内壁的耐磨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全面提高复合金属排泥管的使用寿命;而且采取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的技术方案,使本技术所述的排泥管能够做到在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无须使用期内先后调整排泥管180°后再调整90°停机调整管线的办法来提高排泥管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因停机而浪费时间的损失,既延长排泥管产品使用寿命,降低疏浚工程的生产成本,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本技术所述的排泥管产品经天津航道局在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试验证明: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和条件,使用寿命比现有技术产品提高两倍以上,这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二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单层钢管的基础上采取在内层钢管的外侧包覆有一用碳素钢板经配料、压型、焊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外层钢管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不仅利用紧固焊接所产生的应力,使外层钢管与内层钢管之间构成紧固捆绑式的包覆结构的技术方案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而且使本技术所述的排泥管管体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同时也为排泥管的现场安装和运输过程中提供诸多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与现有技术相比,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和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到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管口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管体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3的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排泥管底部2-排泥管管体3-法兰盘4-内层钢管4.1-内层钢管管外壁4.2-内层钢管管内壁4.3-内层钢管上部4.4-内层钢管底部4.5-内层钢管两侧边5-外层钢管6-管体外端部7-加强筋8-排泥管浮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安装使用过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参见图1、图2、图3),它包括排泥管管体2和其两端外端部6各设有一法兰盘3。所述的排泥管管体2是由材料旋转铸造而成的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4,内层钢管4的管外壁4.1圆心与管内壁4.2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4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底部1,在内层钢管4的外侧包覆有一用碳素钢板经配料、压型、焊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外层钢管5;所述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法兰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是由一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在内层钢管的外侧包覆有一用碳素钢板经配料、压型、焊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外层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法兰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
是由一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心为非同一圆心,非同一
圆心的内层钢管之偏厚一侧为排泥管的底部,在内层钢管的外侧包覆有一用碳素钢板经配
料、压型、焊接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外层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法兰盘为焊接在管
体两端的连接接头,该法兰盘的内径与外层钢管的外径相匹配,其法兰盘与外层钢管的纵
向相接处均布的设有2个以上加强筋。
3.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排泥管,包括管体和管体两端的法兰盘,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
是由一铸钢管作为内层钢管,内层钢管的管外壁圆心与管内壁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考成唐永胜陈宏礼
申请(专利权)人:姜考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