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554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1:04
一种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的药物,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它主要由龙胆草、柴胡、黄芩、板蓝根、玄参等9种原料药构成,用制药设备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肝火,除湿热,凉血解毒的功能,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效果好,服用方便,安全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是缠腰火丹的一种。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不超过中线,如腰胁,胸腹,颜面等处。皮疹出现前患处常有带状皮肤刺痛,也有疼痛与水泡并现。患处皮肤出现红斑、炎性丘疹,簇集成群,发展成水泡,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疱疹初透明,5-6天转混浊。病程约2-4周。现代医学对此证的治疗目前尚未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的药物。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效果好。能达到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龙胆草、柴胡、生地黄、栀子、黄芩、板蓝根、玄参、赤芍药、黄柏9种原料药构成。本专利技术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制。本专利技术中的龙胆草,性味苦,寒。含龙胆草甙,龙胆苦素,龙胆素,龙胆碱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主治目赤,咽痛,黄疸,惊痫,阴部瘙痒。本专利技术中的柴胡,性味苦,微寒。含柴胡皂甙,木蜡酸,挥发油等。发表和里,升阳解郁。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呕吐,头眩耳聋,疟疾,中气下陷,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坠。本专利技术中的生地黄,性味甘,寒。含甘露醇,葡萄糖,生物碱,脂肪酸,地黄素等。滋阴降火,生血凉血。主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斑疹,消渴,血热妄行。本专利技术中的栀子,性味苦,寒。含栀子甙,黄色素,苦味质,精油,甘露醇,果胶等。清热,利尿,凉血。主治热病心烦不眠,口渴,咽痛,目赤,黄疸,五淋,吐血,衄血,血痢便血。外治跌打,挫伤,肿痛。本专利技术中的黄芩,性味苦,寒。含黄芩甙,汉黄芩甙,黄芩新素,葡萄糖醛酸,酶等。清湿热,泻肺火,安胎解毒。主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疽疮疡,胎动不安。本专利技术中的板蓝根,性味苦,寒。含氨基酸,靛甙,介子甙,靛红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主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吐血,衄血。本专利技术中的玄参,性味苦,微寒。含生物碱,玄参素,挥发油,植物甾醇,氨基酸等。养阴生津,清火解毒。主治热病烦渴,发斑,咽喉肿痛,瘰疬,便秘。本专利技术中的赤芍药,性味酸,苦,微寒。含苯甲酸,芍药甙,淀粉,树脂,鞣质,糖类,色素等。散瘀止血,止痛,泻肝火。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经闭,症瘕,痈疽疮毒,胸胁痛,目赤。本专利技术中的黄柏,性味苦,寒。含黄柏碱,棕榈酸,脂肪油,黄柏酮,粘液质,甾醇等。泻相火,除湿热。主治口舌生疮,目赤耳鸣,熱痢泄泻,骨蒸潮热,黄疸,淋浊,便血,赤白带下,湿毒疮疡。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的病因病机为肝火瘀滞,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清肝火,利湿热,凉血解毒的功效,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1.配方及重量比例:龙胆草15份、柴胡12份、生地黄18份、栀子16份、黄芩15份、板蓝根20份、玄参15份、赤芍药15份、黄柏12份。2.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的药物,其特征是配方及重量比例是龙胆草15份、柴胡12份、生地黄18份、栀子16份、黄芩15份、板蓝根20份、玄参15份、赤芍药15份、黄柏12份;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火湿热型缠腰火丹的药物,其特征是配方及重量比例是龙胆草15份、柴
胡12份、生地黄18份、栀子16份、黄芩15份、板蓝根20份、玄参15份、赤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卿王芳陈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登封市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