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516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的一种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它由矿物活化黄腐酸、矿物凝集剂氧化铝、矿石粉及长效缓释的脲甲醛合成的混合料;在上述混合料中,活性矿石粉料占组成物总量的30~40%,矿物活化黄腐酸占物料总量的25~45%,长效缓释脲甲醛站组成物总量的24~30%,矿物凝集剂粘物料总量的1~5%。在其应用时可与传统农家肥的以1∶3的配比进行混合使用。在制成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后,按照不同土壤自然特性、不同作物对肥力的要求,制成不同配比、大小不同颗粒或采用包被技术,制成一系列各种缓释性合成有机肥料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及其应用,属于有机合成肥料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类。
技术介绍
在世界农业植物栽培技术发展史中,农作物的肥料经历了从使用传统农家肥、化肥,直至目前十来年在全球普遍兴起的有机肥料这么几个阶段。从使用传统农家肥到使用无机化学肥料是一场变革,在这变革的数十年中他给人类带来了五谷丰登,也带来了深重的、长远的负面效应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乃至土壤的最终坏死以及农作物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也由此而受到其中的污染,不仅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而且也对全球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近十几年以来,随着世界各国正在兴起的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热潮的到来,放弃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重新回归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及其它的使用方法,希望由于这种有机肥料的推广使用,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生长养分,还能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通过不断地为日益贫瘠的、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增补多种有机养分,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功能;直至让其恢复到原始自然土壤的良好状态。这种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其特征在于a、它是由矿物活化黄腐酸、矿物凝集剂氧化铝、活性矿石粉及长效缓释的脲甲醛合成的混合料; b、在上述混合料中,矿物活化黄腐酸占物料总量的25~45%,活性矿石粉料占组成物总量的30~40%,长效缓释脲甲醛站组成物总量的24~30%,矿物凝集剂粘物料总量的1~5%。所述矿物活化黄腐酸(MFA),是将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过渡态有机废矿物质和尾矿物质的煤矿边缘残留物,经加工后形成的一种黑色粉末状物体。所述的活性矿石粉料是由来自于自然界中的蒙皂石、高岭石类粘土、海泡石粘土、以及沸石、石灰石、白云石、基性或超基性岩石的自然风化成的颗粒料,其粒径范围在0.01-0.002mm之间。所述的脲甲醛是利用化学合成的原理,将尿素和微量甲醛及其他树脂合成,经过发泡技术得到的长效、缓释的有机肥料。所述的矿物凝集剂是氧化钙或氧化铝。这种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在其应用时与传统农家肥以1∶3的配比进行混合使用。在制成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后,按照不同土壤自然特性、不同作物对肥力的要求,制成不同配比、大小不同颗粒或采用包被技术,制成一系列各种缓释性合成有机肥料产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以重量百分比计)矿物活化黄腐酸(MFA) 25%活性矿石粉料(高岭土类粘土)40%长效缓释脲甲醛(脲醛泡沫) 30%矿物凝集剂(氧化铝)5%配方中的活性矿石粉料,也可以采用其粒径范围在0.01-0.002mm之间蒙皂石、海泡石粘土、以及沸石、石灰石、白云石、基性或超基性岩石的自然风化成的颗粒料。实施例2(以重量百分比计)矿物活化黄腐酸(MFA) 35%活性矿石粉料(蒙皂石土) 35%长效缓释脲甲醛(脲醛泡沫)27%矿物凝集剂(氧化钙) 3%配方中的活性矿石粉料,也可以采用其粒径范围在0.01-0.002mm之间高岭石类粘土、海泡石粘土、以及沸石、石灰石、白云石、基性或超基性岩石的自然风化成的颗粒料。实施例3(以重量百分比计)矿物活化黄腐酸(MFA) 45%活性矿石粉料(沸石型土)30%长效缓释脲甲醛(脲醛泡沫) 24%矿物凝集剂(氧化铝氧化钙的混合物) 1%配方中的活性矿石粉料,也可以采用其粒径范围在0.01-0.002mm之间的蒙皂石、高岭石类粘土、海泡石粘土、以及石灰石、白云石、基性或超基性岩石的自然风化成的颗粒料。关于上述技术的机理分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我们采用的有机矿物活化黄腐酸(简称MFA),这种矿物活化黄腐酸(简称MFA),是近些年问世的、取之于煤矿煤层开采中边缘残留物,经过粉碎后通过氨水或者生物活化处理后,形成富含有机质的一种活性添加剂。据有关资料的介绍,MFA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其游离态分子的含量在40%以上),并含有较高比例的活性基团(在其所含有的50多个功能基团中,活性基团占三分之一)。因此它与金属离子相互交换能力比较强。研究表明MFA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离子交换、络合(或鳌合)和表面吸附作用等,其中尤以离子交换、络合(或鳌合)两种形式为主。1、关于它的离子交换作用离子交换从广义上讲,离子交换是指当一种电解质溶液与不溶性固体相接触时,而该固体基质上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取代基结合着可以移动的离子时,离子交换的作用就可以发生。对于MFA来说,这种离子交换过程的进行是通过金属阳离子和MFA所形成的大分子阳离子原子团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在水溶液中,MFA的离子交换功能团(如-COOH),可以发生电离FA-COOH=========FA-COO-+H+HA-COOH=========HA-COO-+H+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可以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这一离子交换过程可以简单地以以下形式表示nFA-COOH+Mn+======(FA-COO)nM+nH+nHA-COOH+Mn+======(HA-COO)nM+nH+其中Mn+表示n价金属阳离子。一般情况下,离子交换后生成的“结合体”如上式中的(FA-COO)nM或(HA-COO)nM均是可以发生电离的离子型基团。目前学术界认为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的MFA具有基型离子交换剂样的行为,在碱性环境中氢离子和苯酚羟基能够参加离子交换作用。2、关于它的整合(或鳌合络合)作用经典化学理论认为络合是指由电子供体(配位体,以L表示)的弧电子对,给予电子受体(金属离子,以M表示),形成带有共价键性质的配位键。在金属络合物中,一个金属原子结合了比简单化合价概念所预料的更多的离子或分子。由于各种配位体中所含的配位原子数不同,如果配位体中只含有一个可供电子对的配位原子,如H2O、NH3、2CN-、F-等,称为单齿配位体;如果配位体中含有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如二乙胺(H2N-CH2-CH2-NH2)、氨基三乙酸〔N(CH·COOH)3〕等,称为多齿配位体。单齿配位体以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结合时,只有一个结合点,若金属离子的配位数是n,则一个金属离子可以与n个配位体结合,形成ML型络合物,如Ag(CN)-等。单齿配位络合物ML是逐级形成的,络合物多数不稳定,相邻两级的稳定常数相差较小。多齿配位体以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结合时,每个配位体与金属离子将有两个以上的结合点,这样就形成了环状结构,配位体好似蟹钳一样抓住金属离子,这类络合物称为鳌合物(五元环体)。由于形成了环状结构,络合物的稳定性增高。鳌合物的稳定性与成环数目相关,当配位原子相同时,环越多鳌合物越稳定(如MFA和重金属离子铅、砷、镉、汞等的鳌合均为多环鳌合物);鳌合物的稳定还与大小有关,一般五元环或六元环最为稳定(如MFA的铅鳌合物)。在MFA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时,通常认为对一价金属离子可能是离子交换,而对于多价金属离子则可能既有离子交换又有鳌合(或络合)作用。同离子交换作用一样,MFA分子中的羧基和酚羟基也是金属离子进行鳌合(或络合)的主要部位。特别是邻苯二甲酸型的邻为羧基和水杨酸型的邻位羧基与酚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元素高养分合成有机肥料制品,其特征在于:a、它由矿物活化黄腐酸、矿物凝集剂氧化铝、矿石粉及长效缓释的脲甲醛合成的混合料;b、在上述混合料中,活性矿石粉料占组成物总量的30~40%,矿物活化黄腐酸占物料总量的25~45%,长效缓释脲甲醛站组成物总量的24~30%,矿物凝集剂粘物料总量的1~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文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