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阴高鹏专利>正文

腐植酸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449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及其生产工艺,此复合肥料由包衣和核体组成。核体包括腐植酸,包衣包括氮、磷、钾组成的氮元素,氮磷、氮钾二元素,氮磷钾三元素肥料;生产工艺包括:腐植酸制粒和包覆造粒,即将肥料熔融液固化在腐植酸颗粒上。包覆造粒方法包括流化床造粒、喷流床造粒、流化转鼓造粒或转鼓料帘造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可完全溶于水,有效腐植酸成分含量高且不易脱落,外形圆润光滑,水份小、强度高,养份配比可调节范围大,同时适用范围广、无污染、可提高农产品品质、肥效好,还可改良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肥料,具体是涉及。 技术背景随着国际上煤、石油、天燃气等能源的紧张、我国磷矿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钾肥完全依靠进口的状况日益严重,化肥三大元素氮、磷、钾的原料也随之紧张,同时含氮、磷、钾的常规化肥施用后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并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因此,化肥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廉价而又不会枯竭、能促进氮磷钾吸收的化肥原料-腐植酸。另外工业尾液是腐植酸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有利于环保。 近十几年来实践证明,腐植酸对农业有很大的贡献。但仅用腐植酸作肥料效果并不理想。腐植酸最突出的效果是与化肥一起使用可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利用率;刺激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减少农药在作物体内的残留、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活化土壤养份、改良土壤、节水保水抗旱等作用。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腐植酸或硝基腐植酸是良好的硝化抑制剂,在尿素中加入此物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延长尿素氮在土壤中保留时间,提高尿素利用率,减少尿素分解转化形成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氧化物形成的环境污染。 日本特许公告昭34,8375,昭34,8376分别提供了一种采用液氨和有机溶剂作介质,在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由包衣和核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包括腐植酸;所说包衣包括氮肥、磷肥或钾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由包衣和核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包括腐植酸;所说包衣包括氮肥、磷肥或钾肥。2.根据权利要求1的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为含有按重量计的6~85%的腐植酸;所述氮肥为尿素、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其中的一种、两种、三种或四种;所述磷肥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聚磷酸铵其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钾肥为氯化钾和/或硫酸钾;所述肥料颗粒直径为1~5mm、核体直径为0.5~4mm。3.根据权利要求2的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使腐植酸复合肥的配方不受熔融物肥料配方限制,可变幅度宽,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根据需要可将如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一类氮肥原料,普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聚磷酸铵一类磷肥原料和硫酸钾、氯化钾一类钾肥原料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料与腐植酸混合制粒,然后再包覆造粒。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颗粒直径为1~5mm、核体直径为0.5~4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腐植酸制粒,所说腐植酸为通过A、B或C方法中的任一方法制得的腐植酸通过圆盘或转鼓造粒制成球状核体其中A为以褐煤或风化煤为原料,经酸化后制得腐植酸;B为以含有腐植酸的工业废液经蒸发浓缩制得腐植酸;C为以植物组织或真菌为原料通过化学或微生物发酵制得腐植酸;(2)包覆造粒将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氮元素,氮磷、氮钾二元素,氮磷钾三元素肥料熔融液固化在腐植酸颗粒上,制成腐植酸颗粒复合肥料。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腐植酸颗粒状复合肥料的包覆造粒方法包括流化床造粒、喷流床造粒、转鼓流化床造粒或转鼓料帘造粒。7.根据权利要求5的腐植酸粒状复合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下述①、②、③、④或⑤方法,将制取的腐植酸通过圆盘或转鼓造粒制成0.5-4mm球状核体①将含有腐植酸的泥炭、褐煤、风化煤破碎制成60-200目的粉状,烘干得到腐植酸,②由褐煤、风化煤经硝酸氧化,分解而成的再生腐植酸,将浓度为10-20%的硝酸,酸煤比为3∶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2.5小时,洗涤水用量是煤的三倍,硝基腐植酸用300℃烟道气进行气流干燥,时间3-4秒得硝基腐植酸,硝基腐植酸肥为黑色或棕色,呈酸性,其产品腐植酸干基75-80%,灰分<10%,干物质中全氮>3.5%,水分<10%,PH值3.0-3.5,③用氨水或碳酸氢铵处理泥炭、褐煤、风化煤制成的腐植酸铵肥料,其养分含量以干基计水溶性腐植酸≥25%,速效氮≥3%,水分≥35%,直接氨化法原料中腐植酸含量>20%,铁钙镁含量<2%,水分≤30%时,原料风干粉碎后过0.5~0.27mm左右孔径的筛子,由皮带输送机送入粉煤漏斗,然后原料煤粉同含量为7%-10%左右的氨水或碳酸氢铵水溶液,按一定比例均匀而连续加入氨化罐中进行密封氨化,氨水用量一般为原料煤粉质量的10%-30%;主要根据原料煤中腐植酸含量的多少而定,成正比,氨化时温度以80℃-90℃为宜,因氨化反应速度很慢,需密封,熟化时间随温度高低而有差异,一般气温需5-7天,夏季3天,冬季15天左右,烘干制得腐植酸铵,碳化氨水法凡褐煤、风化煤中钙镁含2%-5%,用碳化氨水或碳酸氢铵法,加氮量多少,视风化煤中钙镁含量而定,一般情况下50公斤风化煤加10%-15%碳化氨水约12.5公斤,或5~7.5公斤碳酸氢铵,放入容器中在常温下闷置4-5小时,再加热至80℃-90℃,保持1-3小时,在复分解反应过程中脱钙后,游离腐植酸与氨结合,烘干生成腐植酸铵肥料,酸析氨化法原料中含钙镁5%以上,加入浓度为15%重量比为35%盐酸进行酸化,反应30-40分钟,难溶的腐植酸钙镁盐变成可溶性盐类洗去,酸析后的煤粉进行水洗过滤,水洗2-4次烘干,使腐植酸游离出来煤粉与氨水结合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进行氨化成为腐植酸铵,一般煤∶氨水=1∶0.2~0.3,再次烘干即可得腐植酸铵,④由泥炭、褐煤、风化煤粉加氢氧化钠或钾和水,加热制成腐植酸钠或钾,原料与加水以1∶10的质量比进行湿法球磨成煤浆,输入配料槽,加入氢氧化钠或钾,控制反应槽内PH值11左右,液固体积比为7-10∶1,温度控制在85℃-90℃,搅拌反应40min,输入沉淀池,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为成品腐植酸钠或钾肥,腐植酸钠或钾是黑色有光泽的颗粒或粉末状,溶于水,微碱性,腐植酸钠成分符合HA≥40%(55%,70%),PH值8-11,水分≤25%(20%,10%);腐植酸钾成分符合HA≥45%,K2O8-9%,PH值9-10,水分≤15%,⑤黄腐酸为黑色粉末状,溶于酸、碱和水,呈酸性,在自然环境中稳定,水分<10%,黄腐酸>80%,PH值2.5左右,用离子交换法,先将软化水和再生输入喷雾干燥器离子交换树脂注入反应罐,再加入过粒径0.16mm以下的风化煤粉,使水∶树脂∶煤粉为质量比5∶3∶1,反应后沉淀,使煤粉渣和树脂沉降,上层清液经离心,脱灰后,流入蒸发器浓缩,输入喷雾干燥器干燥,可得黄腐酸成品,用硫酸-丙酮法,取粒径0.27mm-0.4mm的原料和含水10%-20%的丙酮,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罐,经搅拌使之悬浮,再加入硫酸,反应完毕后,将物料倒入沉淀池,自然沉降8小时,上层清液输入蒸发器中,却除大部分溶剂,浓缩,烘干,可得黄腐酸成品,所述B法为以工业制备味精过程中的废液、工业制备赖氨酸过程中的废液、工业制备制糖过程中的废液、工业制备酒精过程中的废液、工业制备造纸过程中的黑液制备腐植酸,(1)以工业制备味精、赖氨酸过程中的废液制备腐植酸①先用液氨调废液PH调至5.0左右,并将其浓缩到25Be°以上,经降温结晶和离心分离提出硫酸铵,然后再浓缩到40Be°以上通用滚膜干燥机制得粉状腐植酸,在其中加少量水及粘土制成颗粒腐植酸,经烘干即得,②将发酵废液提取菌体蛋白后,经过三或四效浓缩,强制浓缩,用液氨调废液PH至5.0左右,经降温结晶和离心分离提出硫酸铵,将浓缩液雾化喷入圆盘或转鼓中氮磷钾粉料上再烘干制粒,此工艺腐植酸由于渗入肥料,所以含量较低,③将废液用液氨调PH值为5.0左右,用三或四效蒸发器浓缩经喷浆转鼓造粒制得球形腐植酸颗粒,(2)以糖蜜酒精废液生产腐植酸首先将PH值4.2-4.5酒精废液经石灰中和后,也可经过沉淀,将大量的悬浮物及滤泥烘干制成粉状腐植酸,同时将上清液送入四效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把酒精废液的浓度从12-15Be°提高到70Be°左右,PH值为6.5-7.0,再将浓缩液经滚膜干燥或者喷雾干燥制成粉状腐植酸,或将浓缩液喷浆造粒制成颗粒状腐植酸;或将上述腐植酸加入粘合土5-15%及少量水,经过圆盘和转鼓造粒,烘干得颗粒腐植酸,或将上述高度浓缩液按比例配入钙镁磷肥、氯化钾,再加入硫酸脱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阴高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