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814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0-30份、苘麻子3-9份、柏子仁6-15份、海浮石5-10份、冬凌草20-40份、狗脊5-10份、丁公藤5-10份、黄精10-20份、乌蔹莓10-30份、翠云草15-25份、党参15-30克、火麻仁9-15份、地梢瓜10-20份、萆薢5-15份、白芷15-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通过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养血、疏风散寒、清热解表、通络止痛之功,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适应症广、不易复发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疼痛发作。三叉神经痛扳机点多发生在上、下唇,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舌,眉,胡须等处。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打呵欠、面部机械刺激、张嘴、笑、舌头活动、进食、饮水、风、声、光刺激等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病程越长疼痛时间越长,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西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一般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往往因为其具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而使病人不能耐受,导致不能坚持治疗,而功亏一篑。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按照益气养血、疏风散寒、清热解表、通络止痛等治疗法则,提供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0-30份、苘麻子3-9份、柏子仁6-15份、海浮石5-10份、冬凌草20-40份、狗脊5-10份、丁公藤5-10份、黄精10-20份、乌蔹莓10-30份、翠云草15-25份、党参15-30克、火麻仁9-15份、地梢瓜10-20份、萆薢5-15份、白芷15-25份。优选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5-25份、苘麻子5-7份、柏子仁9-12份、海浮石6-8份、冬凌草25-35份、狗脊7-9份、丁公藤6-8份、黄精12-18份、乌蔹莓15-25份、翠云草18-22份、党参20-25克、火麻仁10-14份、地梢瓜12-18份、萆薢7-13份、白芷18-23份。更优选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20份、苘麻子6份、柏子仁10份、海浮石7份、冬凌草30份、狗脊8份、丁公藤7份、黄精15份、乌蔹莓20份、翠云草20份、党参23克、火麻仁12份、地梢瓜15份、萆薢10份、白芷2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药加入砂锅中,加入冷水至没过药材并浸泡1小时,然后中火烧至沸腾后继续小火慢煎30分钟,过滤得1次滤液;(2)再向砂锅中加入约800ml冷水,继续火烧至沸腾后,慢火煎煮20分钟后,过滤得2次滤液;(3)将1次滤液和2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400ml即可。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用法与用量:水煎口服,一日一剂,一方为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用200ml。10天为1疗程,一般2-4个疗程即可治愈。各原料药的药理如下:冬葵子:味甘,性寒。利水,滑肠,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苘麻子:味苦,性平。归大肠、小肠、膀胱经。清热利湿,解毒,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目翳。柏子仁:味甘,性平。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海浮石:味咸,性寒。归肺、肾、肝、大肠经。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治痰热喘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淋病,疝气,疮肿,目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血,支气管炎,淋巴结结核。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清热毒、活血止痛、抑菌、抗肿瘤作用。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关节风湿痛、蛇虫咬伤。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质坚行散,降而能升。具有强腰膝,祛风湿,固肾气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脊强,足膝软弱无力,风湿痹痛,遗尿,尿频,遗精,白带。丁公藤:味辛,性温。归肝、脾、胃经。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乌蔹莓:味苦酸、性寒。归心、肝、胃三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咽喉肿痛、疖肿、痈疽、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翠云草:味甘、淡,性凉。清热利湿,止血,止咳。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风湿关节痛,肺结核咯血;外用治疖肿,烧烫伤,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质润气和,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肺虚喘咳,气短懒言,自汗,血虚萎黄,口渴。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益脾补虚,养阴润燥,通便。用于脚气肿痛,体虚早衰,心阴不足,心悸不安,血虚津伤,肠燥便秘。地梢瓜:味甘,性平。益气,通乳。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萆薢:味苦,性平。归肾、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多与火邪有关。正如《证治准强》中所言,“面痛皆属火盛”。外感所致常由风邪挟寒、挟火、挟痰杂而致病;内伤者多由阳明燥热、情志内伤所致。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通过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养血、疏风散寒、清热解表、通络止痛之功,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适应症广、不易复发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0份、苘麻子9份、柏子仁15份、海浮石10份、冬凌草20份、狗脊10份、丁公藤10份、黄精10份、乌蔹莓30份、翠云草25份、党参15克、火麻仁9份、地梢瓜20份、萆薢5份、白芷2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药加入砂锅中,加入冷水至没过药材并浸泡1小时,然后中火烧至沸腾后继续小火慢煎30分钟,过滤得1次滤液;(2)再向砂锅中加入约800ml冷水,继续火烧至沸腾后,慢火煎煮20分钟后,过滤得2次滤液;(3)将1次滤液和2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400ml即可。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用法与用量:水煎口服,一日一剂,一方为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用200ml。实施例2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5份、苘麻子7份、柏子仁12份、海浮石8份、冬凌草25份、狗脊9份、丁公藤8份、黄精12份、乌蔹莓25份、翠云草22份、党参20克、火麻仁10份、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0‑30份、苘麻子3‑9份、柏子仁6‑15份、海浮石5‑10份、冬凌草20‑40份、狗脊5‑10份、丁公藤5‑10份、黄精10‑20份、乌蔹莓10‑30份、翠云草15‑25份、党参15‑30克、火麻仁9‑15份、地梢瓜10‑20份、萆薢5‑15份、白芷1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0-30份、苘麻子3-9份、柏子仁6-15份、海浮石5-10份、冬凌草20-40份、狗脊5-10份、丁公藤5-10份、黄精10-20份、乌蔹莓10-30份、翠云草15-25份、党参15-30克、火麻仁9-15份、地梢瓜10-20份、萆薢5-15份、白芷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冬葵子15-25份、苘麻子5-7份、柏子仁9-12份、海浮石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