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路长距离一线总线主机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730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路长距离一线总线主机驱动电路,包括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8组T型电路、8组电流源电路和8组保护电路。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包括A、B两组数据输入/输出端;A组数据输入/输出端的8个端口、8组T型电路、8组电流源电路、8组保护电路与8路一线总线一一对应;A组数据输入/输出端的8个端口分别连接对应的T型电路;B组数据输入/输出端的8个端口分别连接作为主机的微控制器的8个I/O口;8组电流源电路分别连接对应的T型电路、保护电路;8路一线总线的数据线一端连接对应的保护电路,数据线另一端连接从机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驱动多达8路一线总线,并使每一路一线总线通信距离达到700米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数据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了由微控制器充当的主机与多路一线总线(1-WireBus)上的从机器件进行长距离通信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一线总线(1-WireBus)技术是达拉斯半导体(DallasSemiconductor)公司设计开发的一种通信方式,主机与从机器件之间通过1条数据线进行双向数字通信。在实际应用中,主机通过1条双绞线(共2根线,下同)与多个从机器件进行双向数字通信。一线总线技术需要在数据线上接一只上拉电阻,在主机和从机都释放总线(即主机和从机都为高阻态,下同)时,由上拉电阻将数据线置成高电平。一线总线技术以其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少、成本低廉、软件设计相对简单、拥有多种类型的从机器件而广泛应用于环境状态监测、居民小区监管、低速测控等领域。一线总线技术有两个技术特点,其一是一线总线(指一线总线的数据线,下同)的高电平是上拉电阻起作用而形成的,电平上升速率比较慢;其二是一线总线上传送的数字信号的波形持续时间长度(即脉冲宽度)差别很大。从“复位”波形的最长大于480微秒到“读时隙”波形的最短小于15微秒。这两个特点成为制约一线总线传输距离的瓶颈。以五类双绞线为例,每百米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路长距离一线总线主机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路长距离一线总线主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8组T型电路、8组电流源电路以及8组保护电路;所述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包括A、B两组数据输入/输出端;所述A组数据输入/输出端的8个端口、8组T型电路、8组电流源电路、8组保护电路与8路一线总线是一一对应的;所述B组数据/输出端的8个端口分别与作为主机的微控制器的8个I/O口相连;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的使能端和方向控制端分别与微控制器的其他2个I/O口相连;每组T型电路均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多路长距离一线总线主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8组T型电路、8组电流源电路以及8组保护电路;所述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包括A、B两组数据输入/输出端;所述A组数据输入/输出端的8个端口、8组T型电路、8组电流源电路、8组保护电路与8路一线总线是一一对应的;所述B组数据/输出端的8个端口分别与作为主机的微控制器的8个I/O口相连;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的使能端和方向控制端分别与微控制器的其他2个I/O口相连;每组T型电路均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的公共端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每组保护电路均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入电源正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八路双向三态缓冲器的A组数据输入/输出端的8个端口分别与对应的T型电路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8组电流源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源正极,8组电流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T型电路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对应的保护电路中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8路一线总线的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成郭俊黄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