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专用的发酵仓技术

技术编号:149156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涉及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向发酵仓内的垃圾加入浓度为0.5%~1.0%的好氧微生物,加入量为垃圾总重量的0.5%~1.0%;破袋、风选,同时收集渗沥液备用;进行第一次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15~25天,使堆肥物料的含水率为30%~40%,同时收集渗沥液备用;再向堆肥物料中加入好氧微生物,进行第二次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25~35天,同时向堆肥物料中补充前述步骤中收集的渗沥液,使堆肥物料含水率保持在45%~5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减容比例大,无害化效果好,资源化利用率高,能体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同时对“三废”处理能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对污水的零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专用发酵仓,底板上设有通气排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生物
,尤其是一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垃圾处理方法的专用设备,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专用发酵仓。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垃圾成分的差异,各国(不同区域)的处理方式亦不尽相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在国外已很普遍,技术也比较成熟,有焚烧法、填埋法等,这些现有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一次性投入大、运行成本高、浪费土地资源,不适用中小型城市的推广应用,而已往生物堆肥技术中堆肥腐熟周期较长,一般4~6个月,堆肥发酵过程中要想控制合理的水气指标很难,高水分影响物料中杂质筛选、有机质转化腐熟及最终产品精选,更重要的是“三废”处理技术难度高,很难达标。现有的生活垃圾的发酵仓都是小型的封闭式厌氧罐式发酵仓,运行成本高,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处理周期短、能够实现污水零排放的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专用的发酵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仓式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工艺,并按千吨级垃圾生产规模研究设计的,包括如下步骤(1)向发酵仓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发酵仓内的垃圾加入浓度为0.5%~1.0%的好氧微生物,加入量为垃圾总重量的0.5%~1.0%,再利用常规工艺及设备进行破袋、风选,同时收集渗沥液备用;(2)将经步骤( 1)处理的垃圾进行第一次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15~25天,使堆肥物料的含水率为30%~40%,同时收集渗沥液备用;(3)向经步骤(2)处理的堆肥物料中加入浓度为0.5%~1.0%好氧微生物,加入量为堆肥物料总重量的0.5%~1.0% ,进行第二次静态连续好氧堆肥发酵25~35天,发酵过程中用通用的翻拌机翻拌通风,同时向堆肥物料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平魏自民王增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