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182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包括至少一个配重机构,配重机构包括连接在叉车车架上的基板、连接在基板上的至少一个配重以及罩设在配重外的罩盖,配重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罩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或者叉车的车架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配重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配重进行增减,其具有结构简易、配重安装方便的优点,同时罩盖的设置保证了在配重增减后,车体保持相同的造型,保证了叉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叉车的车架的配重因外形、造型等因素,配重定型后不可增减。而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需要或增加配重,或减少配重的情况,以往,常常是在有空间的地方增加配重,而减少则没有办法,而增加配重往往会造成叉车的造型的变化。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配重重量方便调整且能保持车体造型的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包括至少一个配重机构,配重机构包括连接在叉车车架上的基板、连接在基板上的至少一个配重以及罩设在配重外的罩盖,配重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罩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或者叉车的车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配重机构为两个,对称配设在所述叉车车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配重的中心设有穿孔,所述配重通过螺钉锁定在所述基板或者所述叉车车架上,螺钉穿设于穿孔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罩盖与所述配重之间的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基板,所述罩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装架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基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板上设有环形支撑台,所述罩盖的端面抵靠在环形支撑台上,所述罩盖的中心通过螺栓锁定在所述安装架上。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配重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配重进行增减,其具有结构简易、配重安装方便的优点,同时罩盖的设置保证了在配重增减后,车体保持相同的造型,保证了叉车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车架配合柴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伸缩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伸缩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配重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高空平台夹具配合拱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高空平台夹具配合拱形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下车架111-第一纵板112-第二纵板113-第一连接板114-第二连接板115-横板12-后板13-前板14-上板141-第一上板142-第二上板143-加强板15-环形支撑柱20-上车架21-第一侧板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2-第二侧板221-第三端222-第四端23-支撑板24-加强块25-回转支承30-伸缩臂结构31-基本臂32-第一伸缩臂33-第二伸缩臂34-货叉351-驱动油缸352-第一举升油缸353-第二举升油缸361-第一链轮362-第一链条3621-第一连接端3622-第二连接端371-第二链轮372-第二链条3721-第一连接部3722-第二连接部40-配重机构41-基板42-配重43-安装架44-罩盖45-螺钉51-第一支腿52-第二支腿53-第一支撑板54-第二支撑板55-第一连接件56-第三支腿57-第四支腿58-第三支撑板59-第二连接件591-第四支撑板511-第一油缸561-第三油缸60-驾驶室70-旋转接头71-导向轴72-旋转套731-进油通道732-出油通道733-第一环形凹槽734-第一密封圈741-进气通道742-出气通道743-第二环形凹槽744-第二密封圈751-进线通道752-出线通道753-环形电极754-电刷80-散热系统81-水冷散热器82-油冷散热器83-风冷散热器84-风扇装置85-第一安装架86-第二安装架87-导流通道90-高空平台夹具91-框体911-叉装孔92-第一铰接件93-第一驱动油缸94-第二铰接件95-第二驱动油缸96-连接梁97-调整油缸98-第一U型支撑部981-夹持油缸99-第二U型支撑部100-拱形构件200-柴油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11,360度任意回转伸缩臂叉车,包括叉车本体和设置在叉车本体上的伸缩臂装置,所述叉车本体包括下车架10和上车架20,上车架20通过回转支承25可转动地连接在下车架10上,叉车本体还包括传动机构和行走机构,这些结构采用现有叉车的常规结构。伸缩臂装置连接在上车架20上,叉车本体的驾驶室60设置在上车架20上。本技术还包括旋转接头70,旋转接头70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导向轴71和旋转套72,导向轴71与下车架10固定连接,旋转套72与上车架20固定连接,在导向轴71内设有进油通道731、进气通道741以及进线通道751,在旋转套72内设有出油通道732、出气通道742以及出线通道752,导向轴71与旋转套72之间设有油液对接机构、电对接机构以及气体对接机构,油液对接机构设置在进油通道731与出油通道732之间,电对接机构设在进线通道751与出线通道752之间,气体对接机构设置在进气通道741与出气通道742之间。通过设置旋转接头实现旋转电、气、液的旋转对接,在上车架20的连续旋转过程中,上车架20和下车架10的油液、气体以及电能够实现对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油液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轴71的外壁或者所述旋转套72的内壁的第一环形槽733以及沿所述导向轴71轴向分设在第一环形槽733两侧的第一密封圈734,第一环形凹槽733与所述进油通道731和所述出油通道732均连通;采用这种结构,在导向轴71与旋转套72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进油通道731与出油通道732始终连通,从而保证油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在本技术中,所述电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轴71的外壁或者所述旋转套72的内壁的环形电极753和与环形电极753对应的电刷754,电刷754与进线通道751的电线电连接,环形电极753与出线通道752的电线电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在导向轴71与旋转套72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电刷754与环形电极753始终电接触,从保证电力的稳定输送。在本技术中,所述气体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轴71的外壁或者所述旋转套72的内壁的第二环形槽743以及沿所述导向轴71轴向分设在第二环形槽743两侧的第二密封圈744,第二环形凹槽743与所述进气通道741和所述出气通道742均连通。采用这种结构,在导向轴71与旋转套72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进气通道741和出气通道742始终连通,从而保证气体的顺利输送。在本技术中,将叉车的柴油机200设置在下车架10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伸缩臂装置包括伸缩臂结构30和设置在伸缩臂结构30上的货叉34,伸缩臂结构30包括包括基本臂31、第一伸缩臂32以及第二伸缩臂33,以伸缩臂设置货叉34的方向为前方,第一伸缩臂32套设在第二伸缩臂33外,基本臂31套设在第一伸缩臂32外。在实施例中,基本臂31铰接在上车架20上,在上车架20上还设有第一举升油缸352和第二举升油缸353,通过第一举升油缸352和第二举升油缸353使得伸缩臂结构30绕着铰接点转动,从而将伸缩臂结构30抬起,以调整货叉34的高度。在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包括至少一个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配重机构包括连接在叉车车架上的基板、连接在基板上的至少一个配重以及罩设在配重外的罩盖,配重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罩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或者叉车的车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包括至少一个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配重机构包括连接在叉车车架上的基板、连接在基板上的至少一个配重以及罩设在配重外的罩盖,配重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罩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基板上或者叉车的车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构为两个,对称配设在所述叉车车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的杠铃式可增减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的中心设有穿孔,所述配重通过螺钉锁定在所述基板或者所述叉车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一虎庄佳慧郭海波郭潇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南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