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猪黄膘肉的饲料日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猪黄膘肉又称黄脂肉,这种猪肉的脂肪组织形成一种棕色或者黄色无定性的非饱和叠合物小体,呈现黄色。在人们的意识中黄膘猪肉不能食用。黄膘肉在宰前检疫中很难发现,都是宰后才能检出。猪黄脂病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脂肪组织明显发炎,“蜡样”色素沉积到脂肪细胞中。脂肪组织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生成蜡样质,据报道:蜡样质为2~40μm的棕色或黄色小滴或无定形小体,不溶于脂肪溶剂,在抗酸性染色中呈很深的复红色,正是这种抗酸色素才是使脂肪组织变黄的根本原因。黄膘肉的发生除了夏季高温高湿的饲养环境外,与所饲喂的饲料密切相关。饲喂的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引起,体内缺乏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剂,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增强,蜡样质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加快,脂肪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脂肪变黄形成黄膘肉。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黄膘肉的发生,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的方式,防止饲料中易氧化物质在生产、运输及储存中的氧化。采用这种方式只是减少了猪摄入的氧化脂肪量,没有清除猪体内的自由基,没有减缓摄入猪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猪黄膘肉的饲料日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40‑50份,小麦10‑20份,豆粕10‑15份,麸皮8‑12份,米糠5‑10份,大豆油2‑4份,石粉0.5‑1.5份,磷酸氢钙0.5‑1.5份,氯化钠0.3‑0.5份,小苏打0.2‑0.4份,赖氨酸盐酸盐0.1‑0.3份,蛋氨酸0.05‑0.2份,苏氨酸0.05‑0.2份,色氨酸0.05‑0.2份,微量元素预混剂0.3‑0.5份,维生素预混剂0.3‑0.5份;所述微量元素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碱式氯化铜0.04‑0.05份,甘氨酸铁0.11‑0.13份,一水硫酸锰0.02‑0.04份,一水硫酸锌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猪黄膘肉的饲料日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40-50份,小麦10-20份,豆粕10-15份,麸皮8-12份,米糠5-10份,大豆油2-4份,石粉0.5-1.5份,磷酸氢钙0.5-1.5份,氯化钠0.3-0.5份,小苏打0.2-0.4份,赖氨酸盐酸盐0.1-0.3份,蛋氨酸0.05-0.2份,苏氨酸0.05-0.2份,色氨酸0.05-0.2份,微量元素预混剂0.3-0.5份,维生素预混剂0.3-0.5份;所述微量元素预混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碱式氯化铜0.04-0.05份,甘氨酸铁0.11-0.13份,一水硫酸锰0.02-0.04份,一水硫酸锌0.015-0.03份,蛋氨酸锌0.04-0.06份,亚硒酸钠0.005-0.01份,碘酸钙0.005-0.007份,酵母硒0.02-0.1份,微量元素载体0.173-0.265份;每千克所述维生素预混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维生素A为7500-10000IU,维生素D3为3000-5000IU,维生素E为300-500IU,维生素K3为5-8mg,维生素B1为3-5mg,维生素B2为2-8mg,维生素B6为3-8mg,维生素B12为30-50mg,烟酸40-60mg,叶酸为0.6-1.2mg,生物素为0.2-0.5mg,泛酸钙为20-30mg,没食子酸丙酯300-500mg,维生素载体为200-3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猪黄膘肉的饲料日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玉米43-48份,小麦12-18份,豆粕10-13份,麸皮9-11份,米糠7-9份,大豆油2-3份,石粉0.7-1.2份,磷酸氢钙0.8-1.3份,氯化钠0.3-0.4份,小苏打0.2-0.3份,赖氨酸盐酸盐0.15-0.25份,蛋氨酸0.05-0.1份,苏氨酸0.1-0.17份,色氨酸0.05-0.15份,微量元素预混剂0.4-0.5份,维生素预混剂0.4-0.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猪黄膘肉的饲料日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玉米45份,小麦16份,豆粕10份,麸皮10份,米糠10份,大豆油2份,石粉1份,磷酸氢钙1.05份,氯化钠0.3份,小苏打0.2份,赖氨酸盐酸盐0.2份,蛋氨酸0.05份,苏氨酸0.15份,色氨酸0.05份,微量元素预混料0.5份,维生素预混料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贤彬,冯光德,何健,周建川,敖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