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蔗糖加工厂废糖蜜生产生物叶面肥的方法。技术背景废糖蜜系制糖后的主要副产物,其残存有大量的蔗糖组分、以及众多微量元 素、谷氨酸、乳酸、丁酸、完氨酸、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等有益组分。过去废糖蜜 主要用于制酒精,但产生的糖蜜酒精废液难以处理,易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随 着种植业的迅速发展,种植业对叶面肥的需求不断增加,将废糖蜜生物发酵制成 生物叶面肥,不仅可以使废糖蜜资源化,生成高附加值的生物产品,提高经济效 益,还可以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使废糖蜜中^f敖量元素、有冲几组分回归自然。通过对废糖蜜接种好气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有益微生物,进行好氧发 酵,所产生多种生物酶能将废糖蜜中的有机物质分解,生成大量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泛酸、叶酸、核酸、维生素B类群及其它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物质,能直 接渗透到叶片组织里,可供给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从而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其 喷洒到植物叶面后,能使叶片上附着大量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和发展,促 进作物发育生长;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生成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A、维生素D 以及多种植物激素等,对作物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营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糖厂废糖蜜生产生物叶面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发酵容器用开水杀菌消毒;废糖蜜煮沸灭菌,待其温度降到35℃以下时接种微生物菌种,接种的微生物菌种为好气性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发酵物料配比为废糖蜜20~30kg、接种微生物0.3~1kg、灭菌水20~30kg;发酵物料装入发酵容器后用灭菌木棍进行搅拌混匀,然后在容器口覆盖纱布2~3层,进行培养发酵;在发酵第4天开始,每天对其进行曝气,上午和下午各30min,直至产生浓厚的酒香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官文,冯国杰,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