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电池
技术介绍
电能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必不可缺的二次能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环境的影响,对电池充电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以目前新能源电动车为例,充电速度慢,充电桩无法统一,尤其电池部分几乎为一次性消费品,电池使用寿命低、回收价值低,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费用居高不下,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电动车发展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进行加热还原介质,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完成充放电工作的热能电池。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内部通过石棉隔断分为稀硝酸溶液腔和水银腔,惰性正极插在稀硝酸溶液腔内,网状负极插在水银腔内,在水银腔外或者内部连接有加热器,连接管一端与水银腔相通,另一端与冷凝器相通,在连接管上安装有单向阀,冷凝器通过管路与稀硝酸电解液池连通,稀硝酸电解液池通过管路与稀硝酸溶液腔连通,在管路上安装有电解液流量控制阀。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稀硝酸电解液池内的稀硝酸进入稀硝酸溶液腔内,稀硝酸渗透过石棉隔断进入水银腔与水银发生电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电能,网状负极和惰性正极输出电能为放电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稀硝酸汞,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12)内部通过石棉隔断(9)分为稀硝酸溶液腔(10)和水银腔(8),惰性正极(4)插在稀硝酸溶液腔(10)内,网状负极(5)插在水银腔(8)内,在水银腔(8)外或者内部安装有加热器(7),连接管(3)一端与水银腔(8)相通,另一端与冷凝器(2)相通,在连接管(3)上安装有单向阀(6),冷凝器(2)通过管路与稀硝酸电解液池(1)连通,稀硝酸电解液池(1)通过管路与稀硝酸溶液腔(10)连通,在管路上安装有电解液流量控制阀(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12)内部通过石棉隔断(9)分为稀硝酸溶液腔(10)和水银腔(8),惰性正极(4)插在稀硝酸溶液腔(10)内,网状负极(5)插在水银腔(8)内,在水银腔(8)外或者内部安装有加热器(7),连接管(3)一端与水银腔(8)相通,另一端与冷凝器(2)相通,在连接管(3)上安装有单向阀(6),冷凝器(2)通过管路与稀硝酸电解液池(1)连通,稀硝酸电解液池(1)通过管路与稀硝酸溶液腔(10)连通,在管路上安装有电解液流量控制阀(11)。2.权利要求1所述热能电池的工作过程,其特征在于:稀硝酸电解液池(1)内的稀硝酸进入稀硝酸溶液腔(10)内,稀硝酸渗透过石棉隔断(9)进入水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