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0592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内多条主测线中每一条上针对目的层的多个CMP点的反射时间;基于所获得的反射时间在整个目标区上进行二维网格延拓,得到网格中的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其中,i表示节点编号;将从至的时窗作为以节点i为共中心点的地震数据的所述互相关时窗,其中,Δt1和Δt2相等或不等。本公开通过设置沿目的层的互相关时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互相关时窗难以适用于构造起伏较为复杂的区域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更为有效的剩余静校正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和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对地震资料进行剩余静校正处理是利用动校后的CMP(CommonMiddlePoint,共中心点)道集和模型道做互相关,然后可基于该互相关值计算炮点和检波点的剩余静校正量。互相关计算要在给定的时窗内进行,而选择的时窗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剩余静校正的效果。如果时窗选取的太浅,由于浅层反射受速度影响较大,因此当速度不准时会有残留的剩余静校正量;如果时窗选取的太深,由于深层反射对静校正不太敏感,因此也无法得到准确的剩余静校正量。可见,太浅或太深的互相关时窗都会影响剩余静校正的计算效果。目前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剩余静校正处理时普遍采用固定互相关时窗。固定互相关时窗剩余静校正对于地下构造较为平缓、埋深变化不大的地震资料较为适用。但是,对于三维工区不同测线构造起伏、埋深变化较大的地震资料,固定互相关时窗总会使得某些测线的互相关时窗不是太浅就是太深,难以得到较好的剩余静校正效果。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确定合适的互相关时窗对于解决构造起伏较为剧烈地区的剩余静校正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即使在构造起伏较为复杂的区域也能得到合适的用于进行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本公开还提出了相应的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内多条主测线中每一条上针对目的层的多个CMP点的反射时间;基于所获得的反射时间在整个目标区上进行二维网格延拓,得到网格中的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其中,i表示节点编号;将从至的时窗作为以节点i为共中心点的地震数据的所述互相关时窗,其中,Δt1和Δt2相等或不等。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获得用于进行剩余静校正的互相关时窗的装置,包括:CMP点反射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内多条主测线中每一条上针对目的层的多个CMP点的反射时间;二维延拓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得的反射时间在整个目标区上进行二维网格延拓得到网格中的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其中,i表示节点编号;互相关时窗确定单元,用于将从至的时窗作为节点i的以为互相关时窗中心的以所述互相关时窗,其中,Δt1和Δt2相等或不等。本公开的各方面通过设置沿目的层的互相关时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互相关时窗难以适用于构造起伏较为复杂的区域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更为有效的剩余静校正处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剩余静校正处理的单一固定互相关时窗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根据本公开所获得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应用根据本公开所获得的沿层互相关时窗截取数据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应用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互相关时窗进行剩余静校正的效果。图6示出了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应用根据本公开所获得的沿层互相关时窗进行剩余静校正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1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1至3。步骤1,获取目标区内多条主测线中每一条上针对目的层的多个CMP点的反射时间。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理解一致,此处每个CMP点的反射时间指该CMP点相对于目的层的自激自收时间。工区上的测线的数目非常多,为了减小计算量,此处所使用的多条主测线可以是从工区上的众多测线中等间隔的抽取的,例如,每间隔20条抽取一条,或者每间隔100条抽取一条,等等。对于构造相对平缓的区域(例如工区),可设置较大的抽取间隔;对于构造变化剧烈的区域(例如工区),可设置较小的抽取间隔。主测线可基本上与区域内的主要地质构造的走势相垂直,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后续剩余静校正的效果。步骤2,基于所获得的反射时间在整个目标区上进行二维网格延拓,得到网格中的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其中,i表示节点编号。可根据需要来设置网格的形状、疏密程度以及网格上节点的布置。可基于在步骤1中获取的那些CMP点的反射时间进行内插和外推,以得到每一主测线及其延长线上的多个节点的反射时间。例如,针对每一主测线,可以以在步骤1中获得的其两端的两个CMP点为界,对位于该主测线上该界内的每个节点,可采用直线内插法,基于与该节点相邻的在步骤1中获得的两个CMP点的反射时间进行插值,以得到其反射时间;对位于该主测线的延长线上的节点,即界外的节点,可采用常数外推法获得其反射时间,即将在步骤1中获得的该测线的第一端的那个CMP点的反射时间作为位于该第一射线的从该第一端伸出的延长线上的所有节点的反射时间,将在步骤1中获得的该测线的第二端的那个CMP点的反射时间作为位于该第一射线的从该第二端伸出的延长线上的所有节点的反射时间。此处的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分主测线的两个端点。可采用直线内插法,可基于相邻主测线上的节点的反射时间,得到位于该相邻主测线间的测线上的节点的反射时间。这类插值得到的主测线间的测线可称为联络测线。该联络测线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通过上述二维网格延拓,可得到区域内的二维网格上的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后续处理的性能,可对直接延拓得到的反射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可用来表示直接延拓后得到的节点的反射时间,其中i可表示节点编号。例如,可对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进行平滑处理,将处理后的反射时间用于进行后续处理的反射时间。步骤3,将从至的时窗作为以任意节点i为共中心点的地震数据的所述互相关时窗,其中,Δt1和Δt2相等或不等。例如,可以以为界,对共中心点为节点i的CMP道集和模型道进行外切除;可以以为界,对共中心点为节点i的CMP道集和模型道进行内切除,以得到该沿目的层的互相关时窗内的地震数据和模型道数据。然后,可将经过上述处理的地震数据与模型道数据进行互相关,为了处理方便,为该互相关处理设置一个范围很宽的固定互相关时窗(例如100~3000ms的时窗)。该固定互相关时窗的上限可不低于在步骤3中针对各个待处理CMP道集确定的各个互相关时窗的上限,同时,该固定互相关时窗的下限可不高于在步骤3中针对各个待处理CMP道集确定的各个互相关时窗的下限。由于已经应用根据本公开得到的沿目的层的互相关时窗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所以,即使该固定互相关时窗的范围很大,其计算得到的互相关值还是等于在该沿目的层的互相关时窗内进行的互相关计算得到的值。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沿目的层的互相关时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互相关时窗难以适用于构造起伏较为复杂的区域的问题。实施例2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内多条主测线中每一条上针对目的层的多个CMP点的反射时间;基于所获得的反射时间在整个目标区上进行二维网格延拓,得到网格中的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其中,i表示节点编号;将从至的时窗作为以节点i为共中心点的地震数据的所述互相关时窗,其中,Δt1和Δt2相等或不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得剩余静校正的沿层互相关时窗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内多条主测线中每一条上针对目的层的多个CMP点的反射时间;基于所获得的反射时间在整个目标区上进行二维网格延拓,得到网格中的各个节点的反射时间其中,i表示节点编号;将从至的时窗作为以节点i为共中心点的地震数据的所述互相关时窗,其中,Δt1和Δt2相等或不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获得的反射时间在整个目标区上进行二维网格延拓包括:对每一主测线及其延长线上的节点进行插值;对相邻主测线间的联络测线上的节点进行插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每一主测线及其延长线上的节点进行插值包括:采用直线内插法,基于该主测线上相邻两个CMP点的反射时间进行插值,得到位于该主测线上该相邻两个CMP点间的节点的反射时间;将该主测线的第一端的CMP点的反射时间作为位于该主测线上从该第一端伸出的延长线上的所有节点的反射时间,将该主测线的第二端的CMP点的反射时间作为位于该主测线上从该第二端伸出的延长线上的所有节点的反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相邻主测线间的联络测线上的节点进行插值包括:采用直线内插法,基于该相邻主测线上的节点的反射时间,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盈居兴国余青露高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