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一种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由侧柏叶、制何首乌、桑葚、党参、丹参、赤芍、冬瓜皮、水红花子、鸡内金、车前草、青皮、艾叶、青高制作而成。本中药组合物的组份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滋补肝肾、填精益髓、补气活血的功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在现代都市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逐日忿发追求体型的美观和端庄,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的人过早的出现斑秃、白发、普秃、全秃及全头零星脱发,直接影响了这些人的美容。尤其是年轻人经常为日渐稀薄的头发或者很早就生出的白发所苦恼。脂溢性脱发以往称早秃,男性型秃发,雄性秃发,弥漫性秃发,普通性脱发等,其病与遗传,雄性素,皮脂溢出相关。症状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临床表现为患者头皮脂肪过量溢出,导致头皮油腻潮湿,加上尘埃与皮屑混杂,几天不洗头就很脏,并散发臭味,尤其在气温高时更是如此;有时还伴有头皮搔痒炎症,主要是由于头皮潮湿,细菌繁生感染引起脂溢性皮炎。脱发一般先从两额角、前额和头顶中间开始,继而弥漫于整个头顶,但头部四周的头发却不怎么掉。症状严重者脱发区变得油光发亮,剩余的头发变得细软枯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使用安全的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侧柏叶20-30份、制何首乌20-30份、桑葚20-30份、党参20-30份、丹参10-15份、赤芍10-15份、冬瓜皮6-12份、水红花子6-12份、鸡内金10-15份、车前草6-12份、青皮5-10份、艾叶10-15份、青蒿5-10份、补骨脂15-25份、金樱子5-10份、黄芪10-15份、墨旱莲10-15份、银柴胡15-25份、苦参10-15份、乌梢蛇10-15份、防风10-15份、赤芍10-15份、丁香10-15份、生姜10-15份、鸡血藤(红藤)10-15份、菟丝子15-25份、葛根10-15份、麦冬10-15份。作为优选,一种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侧柏叶25份、制何首乌25份、桑葚20-30份、党参25份、丹参12份、赤芍12份、冬瓜皮8份、水红花子8份、鸡内金12份、车前草8份、青皮8份、艾叶12份、青蒿8份、补骨脂20份、金樱子8份、黄芪12份、墨旱莲12份、银柴胡20份、苦参12份、乌梢蛇12份、防风12份、赤芍12份、丁香12份、生姜12份、鸡血藤(红藤)12份、菟丝子20份、葛根12份、麦冬12份。将上述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归肺、肝、脾经,具有凉血止血,止咳化痰,生发乌发之功效。制何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之功效。桑葚: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之功效。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之功效。冬瓜皮:味甘,性凉;归脾、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水红花子: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消,散结止痛之功效。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膀胱经;具有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化石,敛疮生肌之功效。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肾、肝、脾经;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明目,凉血解毒,祛痰之功效。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效。艾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祛湿止痒之功效。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退虚热,解暑热,截疟,退黄之功效。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助阳气,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消风祛斑之功效。金樱子:味酸、甘、涩,性平;归胃、膀胱、大肠经;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银柴胡: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退虚热,除疳热之功效。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肺、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定痉止痛之功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具有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之功效。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效。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毒之功效。鸡血藤(红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止泻之功效。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发表解肌,透疹,解热生津,升阳止泻之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本中药组合物的组份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滋补肝肾、填精益髓、补气活血的功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1、临床资料:选择确诊的脂溢性脱发患者18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男性68例,女性22人,年龄20--48岁,病程1—3年;对照组90人,男性65例,女性25例,年龄22--42岁,病程0.5--4年;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取的汤剂,每日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养血生发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15天为一个疗程。3、疗效判定:①治愈:毛发停止脱落,脱发处长出新发,头发生长密度正常,发质粗细正常。②显效:毛发停止脱落,毛发再生达70%以上,头发较治疗前增多,但仍稀疏。③有效:毛发脱落停止,毛发再生达20%以上。④无效:毛发继续脱落或脱发再生不足10%。4、治疗结果:经过1—6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中治愈7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治愈率78.8%,总有效率95.5%;对照组中治愈49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治愈率54.4%,总有效率87.7%;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典型病例:1.钱某,男,32岁,患有脂溢性脱发三年,头发油腻,头顶脱发严重,头皮瘙痒。服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汤剂两个疗程,头发开始停止脱落,又继续服用四个疗程,长出新的头发,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2.邓某,男,48岁,公司高管,由于工作压力大,近半年来头发开始脱落,头皮油腻,头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侧柏叶20‑30份、制何首乌20‑30份、桑葚20‑30份、党参20‑30份、丹参10‑15份、赤芍10‑15份、冬瓜皮6‑12份、水红花子6‑12份、鸡内金10‑15份、车前草6‑12份、青皮5‑10份、艾叶10‑15份、青蒿5‑10份、补骨脂15‑25份、金樱子5‑10份、黄芪10‑15份、墨旱莲10‑15份、银柴胡15‑25份、苦参10‑15份、乌梢蛇10‑15份、防风10‑15份、赤芍10‑15份、丁香10‑15份、生姜10‑15份、鸡血藤(红藤)10‑15份、菟丝子15‑25份、葛根10‑15份、麦冬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侧柏叶20-30份、制何首乌20-30份、桑葚20-30份、党参20-30份、丹参10-15份、赤芍10-15份、冬瓜皮6-12份、水红花子6-12份、鸡内金10-15份、车前草6-12份、青皮5-10份、艾叶10-15份、青蒿5-10份、补骨脂15-25份、金樱子5-10份、黄芪10-15份、墨旱莲10-15份、银柴胡15-25份、苦参10-15份、乌梢蛇10-15份、防风10-15份、赤芍10-15份、丁香10-15份、生姜10-15份、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星,
申请(专利权)人:马洪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