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蓉专利>正文

一种头框承力式眼镜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429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框承力式眼镜架,涉及眼镜非光学部件的结构件领域。为了减轻佩戴眼镜时的不适和消除眼镜对鼻梁和耳朵的挤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镜架,在正常佩戴眼镜时,不会对佩戴者的鼻梁和耳朵造成任何压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头框1戴在头上固定,旋臂2安装在头框两侧,旋臂2上的支腿14与镜腿3连接,镜腿3与镜框4连接。旋臂2是可以旋转的机构,同时内部有利用高强磁铁和制动钢板间摩擦力制成的制动装置。旋臂2能在手的推动下克服摩擦力带动镜框4、镜腿3绕轴转动,松开手后眼镜能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自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替代传统镜架,并且能作为新型眼镜的开发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眼镜非光学部件的结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框承力式眼镜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眼镜结构基本都是由镜框、镜片、镜腿、鼻托等部件组成,主要靠鼻托和镜腿支撑在鼻梁和耳朵上部承力,因而对鼻梁和耳朵上部形成局部挤压。佩戴眼镜时会感觉不舒适,长期佩戴甚至会产生器质性变化。现有部分专利和产品的设计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的方案,但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无法同时满足稳定、舒适、方便、美观等要求。另外,智能眼镜的发展势头迅猛,眼镜上叠加的功能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眼镜重量更重,对鼻梁和耳朵的压力更大,急需一种能承担较大重量并且佩戴稳定舒适的镜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消除眼镜对耳朵、鼻梁的挤压,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眼镜架,在稳定、舒适、方便、美观地使用眼镜的同时,不会对佩戴者的鼻梁和耳朵上部皮肤造成任何挤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镜片的镜框两端通过桩头上的铰链与镜腿连接,镜腿与旋臂上的支腿连接,旋臂与头框连接,将力传递到头框上,头框戴在头上,将力沿头框分散传递到头上。本技术为一种头框承力式眼镜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头框1、旋臂2、镜腿3、镜框4。头框1数量一件。头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框承力式眼镜架,包含头框、镜腿和镜框,其特征是:主要由一件头框(1)、两件旋臂(2)、两件镜腿(3)、一件镜框(4)组成,头框(1)戴在头上固定,旋臂(2)安装在头框(1)两侧,旋臂(2)的中心固定在头框(1)上,镜腿(3)后端连接在旋臂(2)上,镜腿(3)前端与镜框(4)连接,头框(1)外形为C形,头框(1)两侧设置与头部对称平面平行的平台,用于与旋臂(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框承力式眼镜架,包含头框、镜腿和镜框,其特征是:主要由一件头框(1)、两件旋臂(2)、两件镜腿(3)、一件镜框(4)组成,头框(1)戴在头上固定,旋臂(2)安装在头框(1)两侧,旋臂(2)的中心固定在头框(1)上,镜腿(3)后端连接在旋臂(2)上,镜腿(3)前端与镜框(4)连接,头框(1)外形为C形,头框(1)两侧设置与头部对称平面平行的平台,用于与旋臂(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框承力式眼镜架,其特征是:旋臂(2)对称布置在头框(1)两侧的平台上,旋臂(2)主要由太阳轮(6)、行星轮(5)、内齿圈(8)、环形行星架(7)以及支腿(14)、压盖(9)和螺钉(10)组成,其中太阳轮(6)、行星轮(5)、内齿圈(8)和环形行星架(7)组成行星轮机构,其中太阳轮(6)固定,内齿圈(8)作为输入端,环形行星架(7)作为输出端,环形行星架(7)采用强磁铁制作成环状平板,在磁力作用下与制动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蓉
申请(专利权)人:余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