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步东晋专利>正文

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4321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第一底盘,所述第一底盘上均匀留有环状轨道槽,所述第一底盘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盘,所述第二底盘上与环状轨道槽对应位置开有凹槽,且凹槽的宽度大于环状轨道槽的宽度,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且立杆从环状轨道槽中通过,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行星球,所述行星球包括下半球和上半球,所述下半球和上半球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上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卫星球。本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而且设置有环状轨道槽、滑动块、和转动杆,能生动的演示出了行星公转和自转的奥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教具
,具体为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演化生成的。当时由于太阳星云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而在这其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及其自身的自转包含了众多的宇宙奥秘。在物理教学中,往往需要配合模型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清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第一底盘,所述第一底盘上均匀留有环状轨道槽,所述第一底盘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盘,所述第二底盘上与环状轨道槽对应位置开有凹槽,且凹槽的宽度大于环状轨道槽的宽度,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且立杆从环状轨道槽中通过,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行星球,所述行星球包括下半球和上半球,所述下半球和上半球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上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卫星球。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恒星球。优选的,所述立柱和转动杆通过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环状轨道槽至少有八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而且设置有环状轨道槽、滑动块、和转动杆,能生动的演示出了行星公转和自转的奥秘,可以让青少年在娱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宇宙的奥秘,从中掌握更多的天体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星球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第一底盘、3环状轨道槽、4第二底盘、5凹槽、6滑动块、7立杆、8行星球、9下半球、10上半球、11立柱、12转动杆、13卫星球、14恒星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恒星球14,底盘1包括第一底盘2,第一底盘2上均匀留有环状轨道槽3,环状轨道槽3至少有八个,第一底盘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盘4,第二底盘4上与环状轨道槽3对应位置开有凹槽5,且凹槽5的宽度大于环状轨道槽3的宽度,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6,滑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7,且立杆7从环状轨道槽3中通过,立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行星球8,行星球8包括下半球9和上半球10,下半球9和上半球10之间通过立柱11连接,立柱11上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2,立柱11和转动杆12通过轴承连接,转动杆12远离立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卫星球13。本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而且设置有环状轨道槽3、滑动块6、和转动杆12,能生动的演示出了行星公转和自转的奥秘,可以让青少年在娱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宇宙的奥秘,从中掌握更多的天体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包括第一底盘(2),所述第一底盘(2)上均匀留有环状轨道槽(3),所述第一底盘(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盘(4),所述第二底盘(4)上与环状轨道槽(3)对应位置开有凹槽(5),且凹槽(5)的宽度大于环状轨道槽(3)的宽度,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6),所述滑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7),且立杆(7)从环状轨道槽(3)中通过,所述立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行星球(8),所述行星球(8)包括下半球(9)和上半球(10),所述下半球(9)和上半球(10)之间通过立柱(11)连接,所述立柱(11)上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远离立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卫星球(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教学中天体绕行模拟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包括第一底盘(2),所述第一底盘(2)上均匀留有环状轨道槽(3),所述第一底盘(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盘(4),所述第二底盘(4)上与环状轨道槽(3)对应位置开有凹槽(5),且凹槽(5)的宽度大于环状轨道槽(3)的宽度,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6),所述滑动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7),且立杆(7)从环状轨道槽(3)中通过,所述立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行星球(8),所述行星球(8)包括下半球(9)和上半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步东晋
申请(专利权)人:步东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