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粉煤灰砌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342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墙体砌块及其制造方法。该砌块的主要组分为粉煤灰、生石灰、石膏、氧化镁和水,各组分经计量、粉碎、磨细、轮碾、成型、自然养护和碳化等工序制成产品。碳化工序的具体做法是将自然养护后的半成品送入碳化室,将CO↓[2]气体输送到碳化室中,CO↓[2]浓度为7-12%,温度为40-60℃,湿度90%,时间48-72小时。该砌块强度随令期的延长而更加稳定,并具有隔音、保温和抗冻性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墙体砌块及其制造方法。一般建筑用粉煤灰砌块是由粉煤灰、生石灰、石膏制成,成型方法是采用振动成型、带钢模常压蒸汽养护,由于是带钢模养护,增加了钢模量,蒸汽养护设备投资大,耗煤量高,人力、物力消耗多。砌块中生石灰的煅烧是在950℃-1200℃条件下生成,生烧量小于15%,过烧含量大于5%,结构松散多孔,影响砌块的质量。普通的粉煤灰砌块由于未进行碳化处理,和空气中的氧气长期接触强度逐渐下降,后期强度减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粉煤灰砌块的某些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经碳化处理的粉煤灰砌块及其制造方法,以提供一种新型高层建筑墙体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碳化粉煤灰砌块主要组份为粉煤灰50-60%,生石灰12-18%,石膏0.8-1.5%,氧化镁1.5-3%,水25-35%,还可加少量炉渣,全部组份总和为100%。各组份经计量、粉碎、磨细、轮碾、成型、自然养护和碳化等工序制成产品。由石灰石煅烧生石灰采用连续式混料煅烧工艺,煤与石灰石的重量比为煤石灰石=6.5-7.5∶100,窑内充填系数90%,在温度850℃-1000℃条件下慢火闷烧4-5天。煅烧后的生石灰与石膏分别计量、粉碎、磨细后再与粉煤灰、氧化镁、炉渣分别计量混合,然后送入轮碾机进行轮碾,开始加少量水碾2-3分钟,待各种物料均匀后再加水进行湿碾,3-7分后送入成型机成型。成型后的半成品自然养护20个小时左右,送入碳化室进行碳化,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碳化室中,CO2浓度为7-12%,碳化室温度40-60℃,空气相对湿度90%,碳化时间48-72小时。碳化工序使用的CO2气体来自石灰窑烧石灰产生的CO2废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砌块所用的生石灰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自然养护后的砌块经碳化处理,使其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随令期的延长而更加稳定,并具有隔音、保温和抗冻性能。2、本专利技术利用石灰窑中的CO2气体为碳化气源,利用了废气,节约了能耗和设备,并减轻了环境污染。3、本专利技术砌块的生产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全年可生产300天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一、生石灰的煅烧。煤与石灰石的重量比为煤石灰石=6.5~7.5∶100,石灰石中的CaCO含量为85%以上,无烟煤的发热量为5000-7000大卡/kg,物料装窑后填充系数90%左右,采用连续式混料煅烧工艺使空气和物料相向运动逆向热交换进行煅烧,在温度850℃-1000℃条件下慢火闷烧4-5天。煅烧生石灰的物理性能水化时间28.5分,水化温度30.5℃,比重2.8克/cm2,松容度0.94-1.04克/cm3,磨细度4900孔/cm2,余量小于15%。二、其它物料的要求粉煤灰容重480-570/米3颗粒直径50-100微米占50%以上砂粒含量85%左右毛细孔隙为70%左右渗漏量为1.7毫米/小时石膏对化学成分的要求CaO为32,SO3为43,结晶水为19.7。比重为2.3-2.4。氧化镁MgCO3经煅烧生成高镁质生石灰(MgO)占20%以上,煅烧温度600-900℃,水化时间30分钟左右,水化温度40℃以上。三、各组份物料配比、工艺过程粉煤灰500kg,生石灰150kg,石膏10kg,氧化镁20kg,水320kg(整个工序中水用量)。先将150kg生石灰和10kg石膏破碎、磨细后再与500kg粉煤灰、20kg氧化镁和适量水放入轮碾机进行轮碾,先加少量水碾2-3分钟,待各种物料均匀后再加水湿碾,3-7分钟后送入成型机成型,成型的砌块经1天的自然养护后送入碳化室。将石灰窑的CO2气体通过风机和管道输送到碳化室,CO2气体的浓度为7-12%,碳化室的温度控制在40-60℃,碳化过程中需加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碳化时间为48-72小时。最后,将经碳化处理的砌块运送至成品场堆放。权利要求1.一种,砌块的主要组份为粉煤灰、生石灰和石膏,各组份经计量、粉碎、磨细、轮碾、成型、自然养护等工序制成产品,其特征在于砌块的组份还加有氧化镁,各组份的配比为粉煤灰50-60%,生石灰12-18%,石膏0.8-1.5%,氧化镁1.5-3%,水25-35%,全部组份总和为100%;在工序上增加了碳化工序,具体做法是将自然养护后的半成品送入碳化室,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碳化室中,CO2浓度为7-12%,碳化室温度40-60%,空气相对湿度90%,碳化时间48-72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煅烧生石灰采用连续式混料煅烧工艺,煤与石灰石的重量,为煤石灰石=6.5~7.5∶100,窑内充填系数90%,在温度850℃-1000℃条件下慢火闷烧4-5天。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煅烧后的生石灰磨细度为4900孔/cm2筛,余量小于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粉煤灰、生石灰、石膏、氧化镁等物料经磨细计量后轮碾工序为将物料送入轮碾机内加入少量水碾2-3分钟,待各种物料均匀后再加水进行湿碾,3-7分后送入成型机成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墙体砌块及其制造方法。该砌块的主要组分为粉煤灰、生石灰、石膏、氧化镁和水,各组分经计量、粉碎、磨细、轮碾、成型、自然养护和碳化等工序制成产品。碳化工序的具体做法是将自然养护后的半成品送入碳化室,将CO文档编号C04B28/18GK1101635SQ9311903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乔家礼, 郭洪坤, 张维礼, 杨敬海 申请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灰沙砖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化粉煤灰砌块及其制造方法,砌块的主要组份为粉煤灰、生石灰和石膏,各组份经计量、粉碎、磨细、轮碾、成型、自然养护等工序制成产品,其特征在于砌块的组份还加有氧化镁,各组份的配比为:粉煤灰50-60%,生石灰12-18%,石膏0. 8-1. 5%,氧化镁1. 5-3%,水25-35%,全部组份总和为100%;在工序上增加了碳化工序,具体做法是将自然养护后的半成品送入碳化室,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碳化室中,CO↓[2]浓度为7-12%,碳化室温度40-60%,空气相对湿度90%,碳化时间48-7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家礼郭洪坤张维礼杨敬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灰沙砖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