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839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包括进烟管、排风管、混合管和收集桶;进烟管、排风管和收集桶均连接在混合管上;其中混合管包括一个封闭的混合空腔,在混合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烟尘捕获面,烟尘捕获面上密布有若干用于进行烟气流通的通孔,在混合空腔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通过喷洒机构使得烟尘捕获面和混合空腔内部空间的空气保持湿润,同时通过喷洒机构对烟尘捕获面进行连续的冲洗;其中收集桶连接于混合管的下方,对喷洒清洗下来的混合液体进行收集;排风管连接于混合管的上方,在排风管内设置有一个用于提供负压的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通过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驱动从进烟管进入的烟气朝向烟尘捕获面;进烟管连接在混合管的侧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尾部的除尘环保组件,属于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
技术介绍
在流态化锅炉中,虽然尾部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可以分离绝大部分的烟尘和粉煤灰,但是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的烟尘会随着尾部烟气排入到大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气体也缺少相应的净化设备,也会随着尾部烟气排入到大气中,会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这些烟尘和酸性空气也会腐蚀烟囱内壁,在烟囱内壁发生结块和局部腐蚀,使得烟囱的流动阻力变大,强度变低,会严重影响到锅炉的排烟效率,对锅炉操作员和锅炉本身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此外排放的粉尘烟气也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设备除灰效率低、且流阻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包括进烟管、排风管、混合管和收集桶;进烟管、排风管和收集桶均连接在混合管上;其中混合管包括一个封闭的混合空腔,在混合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烟尘捕获面,烟尘捕获面上密布有若干用于进行烟气流通的通孔,在混合空腔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通过喷洒机构使得烟尘捕获面和混合空腔内部空间的空气保持湿润,同时通过喷洒机构对烟尘捕获面进行连续的冲洗;其中收集桶连接于混合管的下方,对喷洒清洗下来的混合液体进行收集;排风管连接于混合管的上方,在排风管内设置有一个用于提供负压的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通过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驱动从进烟管进入的烟气朝向烟尘捕获面;所述进烟管连接在混合管的侧壁上,进烟管的连接位置与烟尘捕获面的安装位置对应,其中进烟管与地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小于等于9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烟尘捕获面为网状或者孔板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烟尘捕获面包括若干阵列设置在混合管内壁的烟尘捕获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喷洒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排风管内的喷淋管,在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花洒状的喷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烟尘捕获板之间通过一个螺杆固定,在螺杆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夹紧烟尘捕获板的螺母,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在混合管的内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烟尘捕获面为若干个同心设置的环形圆筒面,前述各环形圆筒面构成的圆柱形空腔的顶部与排风管连通,且最外侧环形面的顶部侧壁与混合管顶部侧壁之间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喷洒机构包括若干沿混合管轴线阵列设置的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喷淋间隙,除最底部的喷淋板之外,各喷淋板的中部还设置有一个导流孔;其中顶部喷淋板导流孔的直径大于底部喷淋板导流孔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收集桶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桶状空间,在收集桶内设置有分离滤桶,所述分离滤桶的顶部开口且与混合管的底部连通,在分离滤桶上密布有水分离孔。所述收集桶的内壁与分离滤桶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一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通过一个循环泵与喷洒机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进烟管一端部,与混合管的连接位置上还设置有一个轴线与地面夹角大于0°的防潮段,进烟管与混合管连接位置的冷凝水通过防潮段滴入到收集桶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除灰器,本技术采用水对烟气进行吸收,并且通过一个过滤用的分离机构,在保证烟气中不可溶或者微溶气体进行良好排放的同时,实现对废气和颗粒物以及可溶杂质的分离,通过过滤板可以对颗粒物与液体进行分离,便于颗粒物的回收,防止颗粒物对水和土壤造成污染;除此之外,本技术的桶状机构非常的便于清洗,在清洗的同时也不需要对整个设备进行拆卸。2、进烟管和防潮段与地面之间的倾角可以防止喷洒机构的水汽进入到进烟管,导致进烟管内壁发生局部降温,使得烟气中的颗粒在进管内壁发生结块,从而导致进烟管的堵塞。3、阵列设置的烟尘捕获板可以极大的提高烟尘与水幕的接触面积。4、烟尘捕获板采用螺杆固定的方式,可以及时的对严重堵塞的烟尘捕获板进行更换。5、环形圆筒面状的烟尘捕获面极大的提高了烟尘的捕获效率和接触面积,提高了烟尘的过滤效果,且采用一般的铁丝网两边进行焊接就可以获得,维护成本低。6、板状的喷淋结构相比于网孔状的更不容易堵塞,且出水量大;此外板状的喷淋结构维护成本也更低,采用各类耐高温材料均可制得。7、本技术的收集桶可以方便的实现水和烟尘杂质之间的分离,拆卸方便,不容易对水源造成污染。8、循环用水可以降低工厂的用水成本,提高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总图;图2是实施例1收集桶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烟尘捕获板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烟尘捕获板的结构示意图A;图5是实施例1烟尘捕获板的结构示意图B;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总图。图中: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采用烟尘捕获板5-3结构的尾部烟气净化装置,其主要包括进烟管1、排风管7、混合管4和收集桶3,其中进烟管1垂直设置混合管4的侧壁上,收集桶3连接于混合管4下方,排风管7连接于混合管4上方;进烟管1通过一个与地面之间倾斜的防滴落段2连接到混合管4上,使得进烟管1的水平高度高于进烟管1与混合管4连接位置的水平高度,防止混合管4内的水滴进入到进烟管1内,导致进烟管1内烟气发生结块;混合管4为一个管状空腔,在混合管4内设置有烟尘捕获板阵列5,烟尘捕获板阵列5如图3所示,包括两根通过固定块5-1固定到混合管4内壁上的支撑杆5-2,固定块5-1焊接于混合管4外壁,支撑杆5-2为螺纹管,在支撑杆5-2上通过螺母夹紧固定有若干烟尘捕获板5-3,通过对湿润的烟尘捕获板5-3实现对烟气中杂质的吸附和分离;烟尘捕获板5-3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是包括一个外框5-3-1,在外框5-3-1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5-2连接的固定孔,同时在支撑框内设置有金属或纤维滤网5-3-2;另一种则是硬质板状5-3-4,在其上部加工有用于与支撑杆5-2连接的固定孔以及密布有若干用于透气和过水的流动孔5-3-3;烟尘和水汽在前述的烟尘捕获板5-3的表面接触,发生降温并且使得烟尘中的可溶和不可溶杂质被水吸附,并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收集桶3内。如图2收集桶3为双层结构,外部为一个封闭的外壳3-4,内部为一个顶部开口的分离滤桶3-3,在外壳3-4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用于与混合管4连接的连接环,同时在外壳3-4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分离滤桶3-3的支撑环,在分离滤桶3-3的开口端还选配有一个防堵盖板3-1,防堵盖板3-1为锥形结构,在其上部开设有若干隔离孔,可以防止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到分离滤桶3-3内;分离滤桶3-3采用金属网3-2制作而成,且为了保证分离效果,分离滤桶3-3可以采用多层金属网3-2的混合结构,还可以在外壁添加纤维以提高过滤能力;在外壳3-4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排水管3-5,可以实现分离出的水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排风管7主要用于排出热空气,并为烟气朝向烟尘捕获板5-3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进烟管、排风管、混合管和收集桶;进烟管、排风管和收集桶均连接在混合管上;其中混合管包括一个封闭的混合空腔,在混合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烟尘捕获面,烟尘捕获面上密布有若干用于进行烟气流通的通孔,在混合空腔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通过喷洒机构使得烟尘捕获面和混合空腔内部空间的空气保持湿润,同时通过喷洒机构对烟尘捕获面进行连续的冲洗;其中收集桶连接于混合管的下方,对喷洒清洗下来的混合液体进行收集;排风管连接于混合管的上方,在排风管内设置有一个用于提供负压的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通过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驱动从进烟管进入的烟气朝向烟尘捕获面;所述进烟管连接在混合管的侧壁上,进烟管的连接位置与烟尘捕获面的安装位置对应,其中进烟管与地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小于等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进烟管、排风管、混合管和收集桶;进烟管、排风管和收集桶均连接在混合管上;其中混合管包括一个封闭的混合空腔,在混合空腔内设置有若干烟尘捕获面,烟尘捕获面上密布有若干用于进行烟气流通的通孔,在混合空腔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通过喷洒机构使得烟尘捕获面和混合空腔内部空间的空气保持湿润,同时通过喷洒机构对烟尘捕获面进行连续的冲洗;其中收集桶连接于混合管的下方,对喷洒清洗下来的混合液体进行收集;排风管连接于混合管的上方,在排风管内设置有一个用于提供负压的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通过负压气流驱动机构驱动从进烟管进入的烟气朝向烟尘捕获面;所述进烟管连接在混合管的侧壁上,进烟管的连接位置与烟尘捕获面的安装位置对应,其中进烟管与地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小于等于9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烟尘捕获面为网状或者孔板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烟尘捕获面包括若干阵列设置在混合管内壁的烟尘捕获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喷洒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排风管内的喷淋管,在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花洒状的喷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尾部除尘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烟尘捕获板之间通过一个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永伟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