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宗锡专利>正文

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255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及其生产方法,其水泥成分包括有硅酸钙类、铝酸钙类、铁酸钙类和硫酸钙类。其生产方法为将上述四类的矿物成分不同,含量不同的熟料磨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可获得四类不同的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其优点是生产方法独特,改变了现长期使用的生产方法的局限性,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具有自身养护、自身密实、自身固相的特点,其分烧组配系列水泥从性能、强度、综合指标上均优于现有水泥,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系列水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列水泥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目前的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都存在着强度低的缺限,即抗压强度均不能达到100兆帕。硅酸盐水泥含有游离活跃的氧化钙、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影响其体积安定性,且水泥石中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钙,耐软水侵蚀性和耐化学侵蚀性差,耐热性能差,在受热温度达700-800℃时;强度显著变劣,影响正常使用。铝酸盐水泥活性高,水化热大,且集中放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因铝酸盐属低碱性,对碱溶液侵蚀抵抗能力差,虽耐高温性能较好,但有晶型转化析出氢氧化铝凝胶,孔隙率增大,因而强度也不高,这是现用水泥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专利技术一种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及其生方法,这种系列水泥及其生产方法采用多类矿物成分的混合,即打破现有水泥是一类矿物成分的局面,用以发挥各类矿物成分的特性,克服现用水泥及其生产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可以通过下述实施方案来达到本专利技术为系列产品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是由对硅酸盐和铝酸盐两类水泥生料、熟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其生产方法和其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而产生的。本专利技术包含有硅酸钙类、铝酸钙类、铁酸钙类和硫酸钙类的熟料组配而成,其生料的成分为硅酸钙类成分是CaO、SiO2。铝酸钙类成分是CaO、Al2O3。铁酸钙类成分是CaO、Fe2O3。硫酸钙类成分是CaSO4。其生产方法的配方调整方法为硅酸钙类调节CaO与SiO2的比值,铝酸钙类调节CaO与Al2O3的比值,铁酸钙类调节CaO与Fe2O3的比值,硫酸钙类直接选用石膏。比例的调节范围,硅酸钙类、铝酸钙类、铁酸钙类三类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例为1~0∶0~1,这是极限值。还可以调整为硅酸钙类、铁酸钙类生料的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为2∶1~3∶1,铝酸钙类生料的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为1∶1~1∶2。 <p><p>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的工艺步骤为1、首先将生料的一次性组配变为按化学成分分类组配成各类生料,同时增大各类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调节范围。为制造各类矿物成分不同,含量不同的熟料做好准备。2、将一次性煅烧变为对各类化学成分含量不同的生料,根据其特性选择适宜的温度进行分别煅烧,制成水化凝结硬化速度不同,水化产物不同、强度高低不同、水化热大小不同、放热形式不同等特性的各类矿物成分不同、含量不同的熟料。3、增加了水泥的组配工序,根据各类熟料矿物的特性或根据需要,将性能各异的熟料有机的组合,即可获得矿物成分不同、含量不同、不同特性的分烧组配系列水泥。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为A、生产系列分烧组配水泥原料1→按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1→煅烧→磨细熟料1→备用;B生产系列分烧组配水泥原料2→按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2→煅烧→磨细熟料2→备用;C、生产系列列分烧组配水泥原料3→按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3→煅烧→磨细熟料3→备用,以此类推即可生产出备用的熟料1、熟料2、熟料3、熟料4……,按比例混合备用的熟料即可完成生产工艺,制出分烧组配系列水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积多类优良矿物成分与一身,打破现水泥是一类矿物成分的局面,同时又减少了一些性能较差的矿物成分,如混杂的矿物成分硅酸盐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并充分利用各类矿物成分的特性,使各类矿物成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其他矿物成分产生影响,变自身不利因素为其他矿物成分的有利条件,形成互为依托、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弥补的势态,使分烧组配水泥具有自身养护、自身密实、自身固相的优良品格,从而使其成为生产方法独特,改变了长期使用的生产方法的局限性。使其成为强度高,综合指标高的一种新型系列水泥。下面将结合实际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阐述。生料的制备将组配好的生料混合磨细采用湿法或干法制造均可。生料的煅烧将符合要求的各类生料粉或生料浆分别送入回转窑,小规模生产也可采用立窑,根据各类生料的特性,分别选择适宜的温度进行分别煅烧,经冷却,即得各类特定矿物成分的熟料。分烧组配水泥熟料的生产,只要对现生产设备略加改选,采用分烧组配水泥的生产工艺,即可生产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分烧组配水泥的组配将四类矿物成分不同,含量不同的熟料磨细,按所需比例混合均匀,即可获得四类矿物成分不同,含量不同的成品分烧组配系列水泥。组配是分烧组配系列水泥生产方法的生产工艺流程中的精华,是一种重要环节,如组配不当,就不能得到较高性能的水泥。因此,组配时应特别注意各类熟料矿物成分的以下特性1、水化凝结硬化速度的快慢;2、水化时放热的大小,快慢及放热形式即集中或缓慢;3、强度的高低;4、需水量的大小;5、水化产物及耐侵蚀性能的优劣;6、水化产物分散性的优劣;7、凝结硬化时收缩的大小;8、水化产物的类型即凝胶类或晶体类;9、水化速度受温度影响10、受养护期龄的影响;11、硬化后水泥不耐高温性能的变低及膨缩性能。根据上述特性,在组配时应综合考虑,有机结合,统筹安排熟料的比例。本专利技术可制成下列系列分烧组配水泥按硅酸钙类、铝酸钙类、铁酸钙类熟料所占水泥重量比例大小进行分类,可制成硅酸盐类、铝酸盐类和铁酸盐类三大不同特性的组配系列水泥。按比例硫酸钙类熟料与铝酸钙类熟料混合制成膨胀剂,再与硅酸钙类、铁酸钙类、铝酸钙类熟料组配可制成具有膨胀性能的硫酸盐类系列水泥。权利要求1.一种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包含有硅酸钙类、铝酸钙类、铁酸钙类和硫酸钙类的熟料组配而成,其特征在于生料的组配成分为硅酸钙类的成分是CaO、SiO2,铝酸钙类的成分是CaO、Al2O3,铁酸钙类的成分是CaO、Fe2O4,硫酸钙类的成分是CaSO4。2.一种分烧组配系列水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料配方的调整方法为硅酸钙类调节CaO、SiO2的比值,铝酸钙类调节CaO与Al2O3的比值,铁酸钙类调节CaO与Fe2O3的比值,硫酸钙类直接选用石膏,比例的调节范围硅酸钙类、铝酸钙类、铁酸钙类三类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例为1~0∶0~1,这是极限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为硅酸钙类、铁酸钙类生料的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为2∶1~3∶1,铝酸钙类生料的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比值为1∶1~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如下表分烧组配系列水泥矿物成分的配方<tables id="table1" num="001"><table width="712">硅酸盐类水泥(各矿物成分的含量)铝酸盐类水泥(各矿物成分的含量)铁酸盐类水泥(各矿物成分的含量)硫酸盐类水泥(各矿物成分的含量)硅酸钙类熟料A≥60%(40~0)%(40~0)%(85~0)%铝酸钙类熟类B(40~0)%≥60%(40~0)%(85~5)%铁酸钙类熟料C(40~0)%(40~0)%≥60%(85~0)%硫酸钙类熟料D(20~5)%总计100%100%100%100%</table></tables>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工艺流程为A、生产系列分烧组配水泥原料1→按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1→煅烧→磨细熟料1→备用;B、生产系列分烧组配水泥原料2→按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2→煅烧→磨细熟料2→备用;C、生产系列分烧组配水泥原料3→按比例混合磨细成生料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烧组配系列水泥,包含有硅酸钙类、铝酸钙类、铁酸钙类和硫酸钙类的熟料组配而成,其特征在于生料的组配成分为:硅酸钙类的成分是CaO、SiO↓[2],铝酸钙类的成分是CaO、Al↓[2]O↓[3],铁酸钙类的成分是CaO、Fe↓[2]O↓[3],硫酸钙类的成分是CaSO↓[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宗锡
申请(专利权)人:范宗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