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0938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通过连接管与槽式聚光集热器以热循环方式连通的蓄热箱、槽式聚光集热器和蓄热箱之间设有高温泵,还包括有支架、传动模块和感应太阳光并控制传动模块动作的太阳能跟踪模块,通过传动件等间隔的与槽式聚光集热器的角度调节部转轴连接,实现单根传动件同时驱动多个并排的槽式聚光集热器转动角度;通过减小集热器采光开口尺寸,其开口宽度小于3米,并降低聚光比,利用光敏元件实现太阳能一维跟踪聚光,更加适合在中温太阳能领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低温太阳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低温领域的产品比较成熟-例如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并得到很好的推广,主要用来产生热水。而耗能最多、排放最大的中高温工业领域,适合的太阳能产品少。为高效产生中高温热源,一般需要采用聚光集热器,现在商业化最好的是槽式聚光,主要应用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太阳能热发电的槽式聚光集热器一般采用太阳钟跟踪,每个模块内部采用串联连接方式,运动方式一般为吸热管和反射镜同时绕轴转动;其尺寸大,一般采光开口尺寸为5-6米,聚光比高,运行要求高,安装、维护严格,只适合于大投资、大规模的应用,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大部分商业领域,其温度要求、热量要求、投资要求等均达不到大型槽式聚光集热器的合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使得太阳能热发电用槽式聚光集热器能适用于工商业领域以及中低温领域。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通过连接管与槽式聚光集热器以热循环方式连通的蓄热箱、槽式聚光集热器和蓄热箱之间设有高温泵,还包括有支架、传动模块和感应太阳光并控制传动模块动作的太阳能跟踪模块,传动模块包括有传动件和带动传动件移动的驱动电机,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两侧的轴承以转轴方式安装在支架上,各槽式聚光集热器上设有角度调节部,且各角度调节部与传动件共垂直面,传动件为直杆结构或牵拉绳结构,在传动件上等间隔与各角度调节部转轴连接,传动件在一端连接驱动电机。进一步,所述槽式聚光集热器的转轴包括转轴内套和绕转轴内套转动的转轴外套,所述转轴内套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套与聚光集热器相对固定,并延伸出槽式聚光集热器底部作为角度调节部。进一步,所述太阳能跟踪模块包括有至少两个光敏元件和信号控制模块,至少两个光敏元件设置于槽式聚光集热器的采光面,并与信号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在入射太阳光不能垂直反射板采光平面时,两个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太阳光能量不同,转换的信号强弱不同,偏转角度超过一定数值时,两个光敏元件转换的信号差值超过控制部分所给定的界限,产生信号控制传动系统运行转动玻璃反射镜。所述至少两个光敏元件在槽式聚光集热器的采光面的转轴两侧对称设置,此方式的光敏元件产生信号更加灵敏。所述太阳能跟踪模块还包括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驱动电机的移位端与传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槽式聚光集热器包括有吸热管,其进、出口均通过槽式聚光集热器的转轴内套与连接管连接;所述吸热管为U型结构,吸热管内还包括有吸热体。上述设置方式,可实现各采光面平行并联而吸热管通过U型结构平行串联。本技术的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传动件等间隔的与槽式聚光集热器的角度调节部转轴连接,实现单根传动件同时驱动多个并排的槽式聚光集热器转动角度。2、通过减小集热器采光开口尺寸(开口宽度小于3米)并降低聚光比的方法,利用光敏元件实现太阳能一维跟踪聚光,更加适合在中温太阳能领域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热量输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传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高温泵,2-蓄热箱,3-连接管,4-吸热管,5槽式聚光集热器,51-第一槽式聚光集热器,52-第二槽式聚光集热器,511-第一轴承外套,512-第一轴承内套,第一采光面513,521-第二轴承外套,522-第二轴承内套,第二采光面523,61-传动件,62-驱动电机,7-支架,71-第一支撑部,72-第二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的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热量输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传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有: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5、通过连接管3与槽式聚光集热器5以热循环方式连通的蓄热箱2、槽式聚光集热器5和蓄热箱2之间设有高温泵1,还包括有支架7、传动模块(未标示)和感应太阳光并控制传动模块动作的太阳能跟踪模块(未图示);传动模块包括有传动件61和带动传动件61移动的驱动电机62,作为一个实施例,传动件61采用直杆结构或牵拉绳结构或牵拉绳结构,驱动电机62为伸缩式反复电机或摇杆式电机;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5两侧的轴承以转轴方式安装在支架7上,支架7上等间隔设置支撑部71用以设置槽式聚光集热器5的轴承,各槽式聚光集热器5上设有角度调节部(未标示),且各角度调节部与传动件61共垂直面,在传动件61上等间隔与各角度调节部转轴连接,传动件61在一端连接驱动电机62。进一步,所述槽式聚光集热器5的转轴包括转轴内套511、521和绕转轴内套512、522转动的转轴外套,所述转轴内套与支架7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套与聚光集热器5相对固定,并延伸出槽式聚光集热器5底部作为角度调节部(未标示)。所述太阳能跟踪模块包括有至少两个光敏元件(未图示)和信号控制模块(未图示),至少两个光敏元件设置于槽式聚光集热器5的采光面,并与信号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进一步,槽式聚光集热器5反射太阳光的凹面为采光面,所述两个光敏元件在槽式聚光集热器5的采光面上以转轴同轴对称设置,此方式的光敏元件产生信号更加灵敏。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两个槽式聚光集热器5为例,第一槽式聚光集热器51和第二槽式聚光集热器52并排分别安装于支架7的第一支撑部71和第二支撑部72,第一槽式聚光集热器51具有第一转轴内套512和第一转轴外套511,第二槽式聚光集热器52具有第二转轴内套522和第二转轴外套521,第一转轴内套512与第一支撑部71固定连接,第二转轴内套522与第二支撑部72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外套511与第一槽式聚光集热器51相对固定设置,第二转轴外套521与第二槽式聚光集热器52相对固定设置,第一转轴外套511和第二转轴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通过连接管与槽式聚光集热器以热循环方式连通的蓄热箱、槽式聚光集热器和蓄热箱之间设有高温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架、传动模块和感应太阳光并控制传动模块动作的太阳能跟踪模块,传动模块包括有传动件和带动传动件移动的驱动电机,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两侧的轴承以转轴方式安装在支架上,各槽式聚光集热器上设有角度调节部,且各角度调节部与传动件共垂直面,传动件为直杆结构或牵拉绳结构,在传动件上等间隔与各角度调节部转轴连接,传动件在一端连接驱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通过连接管与槽式聚光集热器以热循环方式连通的蓄热箱、槽式聚光集热器和蓄热箱之间设有高温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架、传动模块和感应太阳光并控制传动模块动作的太阳能跟踪模块,传动模块包括有传动件和带动传动件移动的驱动电机,至少一个槽式聚光集热器两侧的轴承以转轴方式安装在支架上,各槽式聚光集热器上设有角度调节部,且各角度调节部与传动件共垂直面,传动件为直杆结构或牵拉绳结构,在传动件上等间隔与各角度调节部转轴连接,传动件在一端连接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式聚光集热器的转轴包括转轴内套和绕转轴内套转动的转轴外套,所述转轴内套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套与聚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龙廉永旺李华山马伟斌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