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280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2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条形操作平台和多个用于支撑操作平台的柱架,多个柱架位于操作平台下方且间隔设置,柱架包括两根竖直平行的柱腿,两根柱腿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柱腿上,柱腿的底部设有滑轮组,滑轮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底部的万向轮,柱腿底部边缘与底座顶部铰接连接,使得底座能够分别转动至柱腿底部和柱腿侧面,柱腿上设有底座转动限位装置,当底座转动至柱腿底部时,底座转动限位装置能够对底座的转动进行锁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既能够依靠柱腿进行支撑,固定稳固,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又能够依靠万向轮进行移动,使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式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门式脚手架是建筑用脚手架中,应用最广的脚手架之一。由于主架呈“门”字型,所以称为门式或门型脚手架,也称鹰架或龙门架。这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可调底座等组成。它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为了方便移动,门式脚手架结构底部加装有万向轮,方便操作人员使用。但是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一般会将脚手架进固定,通常采用直接卡住万向轮的方式,加大万向轮的摩擦力,使万向轮不易滚动。但这种设计往往不够保险,当卡扣失效或者推动万向轮的力足够大的时候,脚手架依然会发生移动。另外在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将上半身伸出脚手架来操作,这样就增加了施工人员从高处摔下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在转移移动时方便,在使用时稳固,能够提高在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性的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条形操作平台和多个用于支撑操作平台的柱架,多个柱架位于操作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条形操作平台和多个用于支撑操作平台的柱架,多个柱架位于操作平台下方且沿操作平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柱架包括两根沿操作平台宽度方向设置且竖直平行的柱腿,两根柱腿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柱腿上,柱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操作平台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腿的底部设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底部的万向轮,所述柱腿底部边缘与所述底座顶部铰接连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分别转动至所述柱腿底部和所述柱腿侧面,所述柱腿上设有底座转动限位装置,当所述底座转动至所述柱腿底部时,所述底座转动限位装置能够对所述底座的转动进行锁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条形操作平台和多个用于支撑操作平台的柱架,多个柱架位于操作平台下方且沿操作平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柱架包括两根沿操作平台宽度方向设置且竖直平行的柱腿,两根柱腿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柱腿上,柱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操作平台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腿的底部设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底部的万向轮,所述柱腿底部边缘与所述底座顶部铰接连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分别转动至所述柱腿底部和所述柱腿侧面,所述柱腿上设有底座转动限位装置,当所述底座转动至所述柱腿底部时,所述底座转动限位装置能够对所述底座的转动进行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转动限位装置包括插套、插杆和插座,插座固定连接在柱腿靠近底部的位置,插座的底部沿柱腿长度方向设有插孔,插座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且沿所述柱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插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