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盐碱地的形成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耕作管理等,盐碱地的形成会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当土壤盐碱化严重的时候将导致植物无法生存。玉米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植物之一,一般情况下玉米的亩产量可达500公斤以上,但是大部分盐碱地的土壤中种植的玉米亩产量不足400公斤,大大减少了土地利用率。传统玉米种植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化学肥料,化学肥料虽然见效快,但是由于盐碱地保水肥能力较差,减小了化学肥料的肥效时间,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我国的土壤资源中存在大量的盐碱地,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适用于盐碱地玉米种植的方法,以提高盐碱地种植玉米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盐碱地种植的玉米的亩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翻耕:将种植区盐碱地土壤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40-60cm,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壤;步骤2,灌洗:向土质松软的土壤中灌水,使用流水冲洗土壤中原有的盐分,灌水 ...
【技术保护点】
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翻耕:将种植区盐碱地土壤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40‑60cm,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壤;步骤2,灌洗:向土质松软的土壤中灌水,使用流水冲洗土壤中原有的盐分,灌水冲洗2次,得到轻度盐碱土质的土壤;步骤3,开沟渠:沟渠深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相邻沟渠之间间隔10‑20cm;步骤4,覆埋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将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施于沟渠底部,并用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后保持种植区的土壤表面平整,发酵5‑10天,得到有机肥土壤;所述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300~500:1000~200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深翻耕:将种植区盐碱地土壤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40-60cm,得到土质松软的土壤;步骤2,灌洗:向土质松软的土壤中灌水,使用流水冲洗土壤中原有的盐分,灌水冲洗2次,得到轻度盐碱土质的土壤;步骤3,开沟渠:沟渠深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相邻沟渠之间间隔10-20cm;步骤4,覆埋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将有机底肥和无机底肥施于沟渠底部,并用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后保持种植区的土壤表面平整,发酵5-10天,得到有机肥土壤;所述有机底肥由沼液、作物秸秆、甲基纤维素和肥皂粉按照300~500:1000~2000:0.5~1:0.5~1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为200-250kg/亩;所述无机底肥为过磷酸钙和尿素,其中过磷酸钙的用量为4-5kg/亩,尿素的用量为30-40kg/亩;步骤5,浅翻耕:将有机肥土壤进行浅翻耕,翻耕深度为10-15cm,得到土质松软的有机肥土壤;步骤6,开排水渠:排水渠深度为20-40cm,宽度为10-15cm,相邻排水渠之间间隔80-100cm;步骤7,播种玉米:相邻排水渠之间的土壤上播种玉米种子;步骤8,玉米生长期间每月用水灌洗一次,并且每次灌洗后施用营养液,直至玉米成熟,所述营养液是由沼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春,赵洪祥,边少锋,方向前,谭国波,张丽华,孟祥盟,闫伟平,孙宁,徐长洪,韩喜国,刘志全,冯士成,邹云峰,李文,张佰祥,李海,窦金刚,王保贵,杨波,任延辉,李素琴,方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