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982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包括蜡状芽孢杆菌、有机肥和其他组分;所述的有机肥中含氮量为30~40%、含钾量为5~10%、含磷量为20~30%;所述的其他组分为腐殖酸、滑石粉、椰壳粉、城市淤泥、木薯渣、碳化稻壳、蒙脱石、草木灰、草酸、硼砂、木粉、秸秆、膨润土、粉煤灰、贝壳粉和甲壳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蜡状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6509,分离号为2006‑80。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有机肥和其他组分混合,并添加了可分解草甘膦的蜡状芽孢杆菌制成土壤调节剂,可调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加快草甘膦的固化和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
技术介绍
草甘膦是一种内吸附传导型光谱灭生性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具有低毒、易分解、无残留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田间除草、非耕地除草等,甘草磷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形成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不良的影响。经研究表明,草甘膦与土壤固化可失去毒性,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也能将草甘膦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60d降解50%,180d可降解9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包括蜡状芽孢杆菌、有机肥和其他组分。其中,所述的有机肥中含氮量为30~40%、含钾量为5~10%、含磷量为20~30%。其中,所述的其他组分为腐殖酸、滑石粉、椰壳粉、城市淤泥、木薯渣、碳化稻壳、蒙脱石、草木灰、草酸、硼砂、木粉、秸秆、膨润土、粉煤灰、贝壳粉和甲壳粉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的蜡状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1.6509,分离号为200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蜡状芽孢杆菌、有机肥和其他组分;所述的有机肥中含氮量为30~40%、含钾量为5~10%、含磷量为20~30%;所述的其他组分为腐殖酸、滑石粉、椰壳粉、城市淤泥、木薯渣、碳化稻壳、蒙脱石、草木灰、草酸、硼砂、木粉、秸秆、膨润土、粉煤灰、贝壳粉和甲壳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蜡状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6509,分离号为2006‑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蜡状芽孢杆菌、有机肥和其他组分;所述的有机肥中含氮量为30~40%、含钾量为5~10%、含磷量为20~30%;所述的其他组分为腐殖酸、滑石粉、椰壳粉、城市淤泥、木薯渣、碳化稻壳、蒙脱石、草木灰、草酸、硼砂、木粉、秸秆、膨润土、粉煤灰、贝壳粉和甲壳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蜡状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1.6509,分离号为2006-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蜡状芽孢杆菌、有机肥、其他组分的质量份数比为1~5:1~3:4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组分由质量份的腐殖酸5~10份、滑石粉1~5份、椰壳粉2~5份、城市淤泥3~5份、木薯渣2~5份、碳化稻壳1~3份、蒙脱石1~5份、草木灰4~7份、草酸3~6份、硼砂1~4份、木粉1~2份、秸秆1~3份、膨润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钰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