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3345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包括有管体,管体上设有介质流道以及用于控制介质流道内介质流量的控制阀,介质流道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位于出口端的介质流道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介质流道滑动配合,介质流道内设有静密封面,活塞杆上设有与静密封面相匹配的动密封面,所述的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的贴合、分离分别对应形成对介质流道出口端的截止、导通,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活塞杆的复位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龙头,其能在外接管道脱落时自动将介质流道的出口端截止,从而能避免介质外泄,大大节省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龙头,包括有管体,管体上设有介质流道以及用于控制介质流道内介质流量的控制阀,介质流道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但是,这种结构的水龙头,其结构过于简单,在与一些外接管道连接时(比如洗衣机的进水管等),经常会因外接管道脱落,而控制阀又处于打开状态,这样水会一直从出口端流出,浪费资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龙头,其能在外接管道脱落时自动将介质流道的出口端截止,从而能避免介质外泄,大大节省了资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龙头,包括有管体,管体上设有介质流道以及用于控制介质流道内介质流量的控制阀,介质流道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其特征在于:位于出口端的介质流道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介质流道滑动配合,介质流道内设有静密封面,活塞杆上设有与静密封面相匹配的动密封面,所述的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的贴合、分离分别对应形成对介质流道出口端的截止、导通,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活塞杆的复位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贴合,介质流道截止,使用时,将外接管道与管体的出口端连接,外接管道推动活塞杆向介质流道内侧滑动,使得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分离,此时介质流道导通,打开控制阀,介质可以从出口端流至外接管道内;当外接管道脱落时,活塞杆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使得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贴合,介质流道截止,从而能避免介质外泄,大大节省了资源。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活塞杆包括有基座、杆体,杆体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管体外,所述的动密封面设置在基座与杆体之间,所述的杆体与介质流道的出口端之间设有用于在介质流道出口端导通时供介质流出的间隙。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杆体延伸至管体外,这样可以方便外接管道推动活塞杆向介质流道内侧滑动;当外接管道连接后,活塞杆向介质流道内侧滑动,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分离,介质从间隙处进入外接管道内,其结构简单。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杆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杆体上设有供介质流出的流出通道,流出通道与开口导通。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在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分离时,介质也会从开口处进入流出通道再流入外接管道,可以增大介质的流量。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管体包括有分体设置的主管体、副管体,主管体与副管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控制阀、介质流道的入口端设置在主管体上,介质流道的出口端、活塞杆设置在副管体上。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这种管体设置方式,可以方便对活塞杆的安装、拆卸,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副管体包括有第一管道以及与第一管道导通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内径大于第二管道的内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内壁之间形成肩阶,静密封面设置在肩阶上,所述的基座位于第一管道内,杆体位于第二管道内,间隙位于杆体与第二管道之间。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得静密封面、间隙的设置更加合理,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复位件为弹簧,介质流道内设有环形凹槽,活塞杆上设有凸台,所述的弹簧一端套设在凸台上,另一端置于环形凹槽内。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复位件采用弹簧,结构简单,复位性能好;这种弹簧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复位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副管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活塞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水龙头,包括有管体1,管体1上设有介质流道2以及用于控制介质流道2内介质流量的控制阀3,控制阀3可以为球阀、蝶阀等,介质流道2的一端为入口端21,另一端为出口端22,位于出口端22的介质流道2内设有活塞杆4,活塞杆4与介质流道2滑动配合,介质流道2内设有静密封面5,活塞杆4上设有与静密封面5相匹配的动密封面6,所述的静密封面5与动密封面6的贴合、分离分别对应形成对介质流道2出口端22的截止、导通即在静密封面5与动密封面6贴合时,介质流道2出口端22截止;在静密封面5与动密封面6分离时,介质流道2的出口端22导通。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活塞杆4的复位件。其中,所述的活塞杆4包括有基座41、杆体42,杆体42一端与基座41一体设置,另一端延伸至管体1外,基座41与杆体42之间设有密封圈形成动密封面6,所述的杆体42与介质流道2的出口端22之间设有用于在介质流道2出口端22导通时供介质流出的间隙7;所述的杆体42的侧壁上设有开口421,杆体42上设有供介质流出的流出通道422,流出通道与开口导通。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管体1包括有分体设置的主管体11、副管体12,主管体11与副管体12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螺栓等连接,所述的控制阀3、介质流道2的入口端21设置在主管体11上,介质流道2的出口端22、活塞杆4设置在副管体12上。其中,副管体12包括有第一管道121以及与第一管道121导通的第二管道122,第一管道121的内径大于第二管道122的内径,第一管道121与第二管道122的内壁之间形成肩阶123,静密封面5设置在肩阶123上,所述的基座41位于第一管道121内,杆体42位于第二管道122内,间隙7位于杆体42与第二管道122之间。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复位件为弹簧8,介质流道2内设有环形凹槽23,基座41上设有凸台411,所述的弹簧8一端套设在凸台411上,另一端置于环形凹槽23内。初始状态下,静密封面5与动密封面6贴合,介质流道2截止,使用时,将外接管道与管体1的出口端22连接,外接管道推动活塞杆4向介质流道2内侧滑动,使得静密封面5与动密封面6分离,此时介质流道2导通,打开控制阀3,介质可以从间隙7、流出通道流向外接管道;当外接管道脱落时,活塞杆4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使得静密封面5与动密封面6贴合,介质流道2截止,从而能避免介质外泄,大大节省了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龙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包括有管体,管体上设有介质流道以及用于控制介质流道内介质流量的控制阀,介质流道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其特征在于:位于出口端的介质流道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介质流道滑动配合,介质流道内设有静密封面,活塞杆上设有与静密封面相匹配的动密封面,所述的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的贴合、分离分别对应形成对介质流道出口端的截止、导通,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活塞杆的复位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龙头,包括有管体,管体上设有介质流道以及用于控制介质流道内介质流量的控制阀,介质流道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其特征在于:位于出口端的介质流道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介质流道滑动配合,介质流道内设有静密封面,活塞杆上设有与静密封面相匹配的动密封面,所述的静密封面与动密封面的贴合、分离分别对应形成对介质流道出口端的截止、导通,还包括有用于复位活塞杆的复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包括有基座、杆体,杆体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管体外,所述的动密封面设置在基座与杆体之间,所述的杆体与介质流道的出口端之间设有用于在介质流道出口端导通时供介质流出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鸿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鸿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