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经皮给药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电动微针经皮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等大分子为主的生物制剂愈来愈多,给药途径是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因为生物制剂口服时很容易在肝脏和胃肠道中降解,降低生物制剂的有效利用度;注射时又难保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频繁注射还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便和痛苦。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drugdeliverysystems,简称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dermalthrapeuticsysterms,简称TTS)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一种方法,药物经由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局部给药不仅可在目标处得到高的药物浓度,还可把副反应减少到最小,且没有口服,给药吸收率低。与普通给药方式相比,经皮给药有以下优点:1、避免药物口服时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提高治疗效果;2、提高用药安全性,如发现不良反应,可立刻停止给药,减少口服或肌注的危险性。3、提供一种温和的给药方式,改善受药者的适应性,避免了儿童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电动微针经皮给药装置,包括电动微针本体,所述电动微针本体的第一端设有做往复运动的微针,第二端电连接有控制器和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换能器,该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电动微针本体的第一端上,并且该超声波换能器上开设有供微针通过的孔;所述电动微针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微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电动微针经皮给药装置,包括电动微针本体,所述电动微针本体的第一端设有做往复运动的微针,第二端电连接有控制器和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换能器,该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电动微针本体的第一端上,并且该超声波换能器上开设有供微针通过的孔;所述电动微针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变向齿轮组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微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电动微针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轴、第一连杆、连接头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套设在曲轴上,第二端与连接头的第一端铰接,所述连接头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微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电动微针经皮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互相垂直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曲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