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复合式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699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目前桥梁建筑用的挂篮,大致分为菱形桁架式与三角斜拉式挂篮,其承载能力较小,且结构与重量均达不到标准要求,尤其是对桥型广的建筑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包括:主桁架(1),所述的主桁架前支点下方安装有前滑船(6),所述的前滑船底面粘贴有四氟板,所述的四氟板与工字钢轨道贴合,所述的主桁架后支点上安装有2个后锚杆(8),所述的后锚杆与后滚轮(7)连接,所述的后滚轮安装在工字钢轨道上,所述的主桁架的2个侧支点分别安装有滑梁前吊杆(4)、底模前吊杆(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建筑用复合式挂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建筑用的挂篮,大致分为菱形桁架式与三角斜拉式挂篮,其承载能力较小,且结构与重量均达不到标准要求,尤其是对桥型广的建筑梁。本产品是一种复合式挂篮,其结构受力明确,具有较大承载能力,重量也比较轻,工作系数一般小于0.4,因其前端主桁架悬空,前吊点位置升高,故宜采用液压提升系统控制,施工简便迅速,同时具有承载能力大、适用桥型广、操作迅速简便、可反复多次使用的优点,可避免一桥一篮,重复投资,因此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其组成包括:主桁架,所述的主桁架前支点下方安装有前滑船,所述的前滑船底面粘贴有四氟板,所述的四氟板与工字钢轨道贴合,所述的主桁架后支点上安装有2个后锚杆,所述的后锚杆与后滚轮连接,所述的后滚轮安装在工字钢轨道上,所述的主桁架的2个侧支点分别安装有滑梁前吊杆、底模前吊杆。所述的建筑用复合式挂篮,所述的滑梁前吊杆下方与内模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内模滑梁另一端与滑梁后吊杆连接,所述的底模前吊杆下方与底模平台一端连接,所述的底模平台另一端与底模后吊杆连接。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是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主要是针对桥型广的建筑桥梁,其结构受力明确,具有较大承载能力,重量也比较轻,施工简便迅速,操作迅速简便、可反复多次使用的优点,避免一桥一篮,重复投资,因此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技术的前滑船底面粘贴有聚四氟乙烯树脂板,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板是模压板,其抗压强度高,且与钢的摩擦系数极小,具有耐腐蚀、耐气候、高润滑、不粘附性等优点。本技术的复合式挂篮的行走方式为前滑后滚,在前支点处设置滑船,滑船底面黏贴聚四氟乙烯树脂板,后支点锚固小车轮子反扣在工字钢轨道翼缘板下,以抵抗行走时悬臂端因模板自重等引起的倾覆力矩,同时在挂篮顶端可设置防雨棚,有利于改善劳动环境。本技术的复合式挂篮的工作系数一般小于0.4,因其前端主桁架悬空,前吊点位置升高,故宜采用液压提升系统控制,施工简便迅速。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其组成包括:主桁架1,所述的主桁架前支点下方安装有前滑船6,所述的前滑船底面粘贴有聚四氟乙烯树脂板,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板与工字钢轨道贴合,所述的主桁架后支点上安装有2个后锚杆8,所述的后锚杆与后滚轮7连接,所述的后滚轮安装在工字钢轨道上,所述的主桁架的2个侧支点分别安装有滑梁前吊杆4、底模前吊杆5。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建筑用复合式挂篮,所述的滑梁前吊杆下方与内模滑梁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内模滑梁另一端与滑梁后吊杆10连接,所述的底模前吊杆下方与底模平台2一端连接,所述的底模平台另一端与底模后吊杆9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用复合式挂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其组成包括:主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桁架前支点下方安装有前滑船,所述的前滑船底面粘贴有聚四氟乙烯树脂板,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板与工字钢轨道贴合,所述的主桁架后支点上安装有2个后锚杆,所述的后锚杆与后滚轮连接,所述的后滚轮安装在工字钢轨道上,所述的主桁架的2个侧支点分别安装有滑梁前吊杆、底模前吊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复合式挂篮,其组成包括:主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桁架前支点下方安装有前滑船,所述的前滑船底面粘贴有聚四氟乙烯树脂板,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板与工字钢轨道贴合,所述的主桁架后支点上安装有2个后锚杆,所述的后锚杆与后滚轮连接,所述的后滚轮安装在工字钢轨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龙陈彦君梁旭源
申请(专利权)人: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