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贵堂专利>正文

一种墙体保温砖、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6977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保温砖,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墙体保温砖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建筑物废弃物颗粒30-60份,膨胀珍珠岩30-60份,水泥10-30份和添加剂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温砖保温性能强(其导热系数在0.08-0.28w/m.k之间),体积轻、强度高(抗压强度为2.5-4.0MPs),憎水性强,耐碳化性高,抗冻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Wall heat insulating brick,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ll heat insulating brick,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sulating brick mainl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in part by weight: building waste particles 30-60, expanded perlite 30-60, cement and additives for 5 to 15 copies of 10-30 copies. The invention of insulating brick insulation performance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0.08 0.28w / m.k), light volume, high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2.5 - 4.0MPs), strong hydrophobicity, high carbonization resistance, frost resistance ability,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涉及建筑用的墙体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 建筑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保温市场上采用聚苯板、密质聚苯板和保温砂浆(水泥混合聚苯颗粒)的 保温材料在技术上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和不尽如人意的部分。聚苯板是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有机材料。受温度影响敏感,分子活动非常活跃。耐热温度只有7(TC,经实验测得7(TC时,48小时后尺寸变化率达到5%。中国东北 地区冬季户外温度为-45T: -20 °C,南方地区夏季墙面温度最高可达到70 °C 75 °C。聚苯板材料受室外空气温度的剧烈变化,本性上就无法改变膨胀和翘曲,以上 数据证明,翘曲、开裂不可避免。使用聚苯板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出现问题的时间 长短取决于粘结物体,通常选用纤维素醚和丙烯酸作为粘结体,混合水泥砂浆。这 三种物质都有老化期和导热系数,既不能阻止聚苯板的翘曲、开裂,也会进一步加 剧温度的传导。加之聚苯板施工上采用铆钉稳固上墙。这种施工方法使得聚苯板与 墙面产生空鼓距离。存在距离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阻止了温度的向内传导。面 临的问题是, 一旦聚苯板翘曲,冷、热气流就进入空鼓距离,成为冷、热气流储存 点,储存到一定值,内墙就成为桥体,破坏了室内的恒温环境。不能改变聚苯板的 本性就不能解决翘曲、开裂的问题。这也是中外科学家在使用聚苯板上至今难以攻 克的问题。作为聚苯板生产的主要原料苯乙烯和丁垸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苯和一 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一旦燃烧起来,人吸入该种有害气体,便丧失自救能力,最终 丧命。中国的居住环境又相当密集, 一旦产生燃烧,就会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 使人民都生活在不安全的隐患中。聚苯为石油中的提取物,中国的保温材料均采用 聚苯板,必会大量进口石油,进而引起世界性石油价格上涨;同时也会反过来导致 聚苯板材料的昂贵。造成外汇大量的流失之外,如单独依靠聚苯板进行保温,造成 全国的保温结果计划无法顺利实施,使保温政策无法贯彻始终,中途夭折。以中国市场的需求度,世界的石油储备仍无法满足。保温砂浆仅由水泥加聚苯颗粒外加粘接剂混合而成。水泥的导热系数高到 l-2w/m k,包裹导热系数为0. 042-0. 043 Wm k的聚苯颗粒,所形成的水泥聚苯 砂浆导热系数为0.095_0.098w/m*k。经由上海建委测试中心测试结果显示,现市 场上使用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在0. 1-0. 2 w/m k,根本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保温材料导 热系数在0.06 w/m,k以下的规范。由于水泥的导热系数高,水泥黏结物间存在微 传导。水泥黏结物间存在微传导即是指冷、热气流先在微距离中积聚,积聚开始时 水泥还能像水流的过滤网一样产生一定阻隔效果, 一定时间的积聚,墙体储存冷、 热空气达到一定值,使内墙成为冷、热桥体,将冷、热气流导入室内,导致室外的 冷、热气流传导进室内,最终破坏了室内空间的恒温条件。目前,建筑物拆除后留下有大量的水泥、砖等废弃物质,这些废弃物质由于大 多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都被作为垃圾处理。处理这些废弃物质一方面需要耗费大 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也对周围的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能够将这些建筑废弃物质加以循环利用,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也大 大减轻了这些废弃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保温 砖,该保温砖的材料主要由建筑物废弃物所组成,所制备得到的保温砖的各项性能 符合保温建筑材料要求,完全可代替现有的保温砖使用。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墙体保温砖,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建筑物废弃物颗粒30-60份, 膨胀珍珠岩30-60份,水泥10-30份和添加剂5-15份;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是建筑物废弃物颗粒40-60份,膨胀珍珠岩30-50 份,水泥15-25份和添加剂5-10份;更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是建筑物废弃物颗粒40份,膨胀珍珠岩35份, 水泥15份、添加剂10份。其中,所述的建筑物废弃物颗粒可以是建筑物拆除后所废弃的水泥、砖或切块 等,再将上述废弃物打成粒径为40-100目的颗粒。所述的添加剂由3800目以上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3800目以上的超微硅粉 和3800目以丄的超微铁粉按照1.2:6:2.8的重量比例混合在一起而得;其中,所 述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为专利号为ZL200310113325.2(授权公告号CN 1268574C) 中国专利所公开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所述的膨胀珍珠岩为开孔膨胀珍珠岩或闭孔膨胀珍珠岩。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制备上述承重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制备保温砖的方法,包括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建筑物废弃物颗粒30-60份,膨胀珍珠岩30-60份,水泥10-30份和添加剂5-15份;将以上各组分混 合在一起后,加入为物料总重量的20-25%的水,再按照常规的制砖方法压合成各种 规格的砖体或切块。本专利技术保温砖保温性能强,体积轻、强度高,憎水性强,耐碳化性强,抗冻 胀能力强,可与建筑同寿命。本专利技术保温砖中含有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可增加内聚力,并有效控制珍珠岩 材料的反弹,使保温砖更加密实;所含有的超微铁粉氧化锈结后,使砖的强度加大。 水泥和超微硅粉产生晶结格,使所制备的砖更密实、强硬,吸水率小,抗压强度高。本专利技术保温砖主要利用建筑物的废弃物制备而成,既节省了成本,又最大限度 的减轻了建筑物拆除后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或影响,所制备的保温砖符合建筑 材料的各项性能,完全可以同现有的各种保温砖一样作为保温材料使用。经检测, 本专利技术保温砖的抗压强度为2. 5-4. 0MPs,其导热系数在0.08-0.28w/m k之间,具 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 的目的,决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建筑物废弃物颗粒的制备将建筑物拆除后所废弃的水泥、砖或切块等打成粒 径为40-100目的颗粒,即得;添加剂的制备按照专利号为ZL200310113325.2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方法制备超 微建材高效添加剂,将所制备得到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粉碎成3800目以上;将市售的硅粉粉碎成3800目以上的颗粒备用;将市售的铁粉粉碎成3800目以上的颗 粒备用;将所制备的3800目以上的超微建材高效添加剂、3800目以上的硅粉和3800 目以上的铁粉按照1. 2:6:2. 8的重量比例混合在一起,得到添加剂;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单位kg):、建筑物废弃物颗粒40,开孔膨胀珍珠 岩35,水泥15,添加剂10;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20kg的水,运用传统制 砖工艺压合制成砖。将本实施例所制备的保温砖进行检测,其各项性能结果见表1。表l本专利技术保温砖性能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名称及单位导热系数w/m k《0.18抗压强度(MPs)3.6吸水率(%)18实施例2建筑物废弃物颗粒的制备将建筑物拆除后所废弃的水泥、砖或切块等打成粒径为40-100目的颗粒,即得-,添加剂的制备按照专利号为ZL200310113325.2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方法制备超 微建材高效添加剂,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保温砖,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建筑物废弃物颗粒30-60份,膨胀珍珠岩30-60份,水泥10-30份和添加剂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堂康玉范
申请(专利权)人:刘贵堂康玉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